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理想与求知(2)

李嘉诚荣膺世界华人首富以后,并没有退休养老的打算,他仍在不断地学习,每天继续在他的办公室里工作。他是一位真正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的杰出企业家。他说:“不读书,不掌握新知识,不提高自己的知识资产照样可以靠吃‘老本’潇潇洒洒过日子,是旧时代不少靠某种‘机遇’发财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态。如今已经不可取了。”李嘉诚正是这样奋力追逐着时代的脚步,在现代社会的激流中领跑急行。

李嘉诚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人们:“知识改变命运。”他坚信:“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这是李嘉诚几十年从商历程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善于学习。当然这里的学习是指广泛意义上的学习。中国的电池大王——深圳比亚迪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目前积累的财富已经超过20亿元,生产的镍镉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应该说与他爱好学习有关系。1987年,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研究生就读期间,他刻苦学习,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电池研究中去。仅仅5年后,26岁的王传福就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这为他后来成立比亚迪公司奠定了基础。他经常阅读电池行业的信息,一次从报纸上得知日本公司要停止在本土生产镍镉电池,他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便毅然下海创办了后来的比亚迪公司。

无论是创业还是给别人打工,技能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在学校里学习也罢,边工作边学习也罢,都有可能通过学习知识,让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嘉诚一生中无数次地把握住财富的机会,每每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和垂青,别无他法,不过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的必然收获。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我们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全球迈向一体化,科技不断创新,先进的资讯系统制造新的财富、新的经济周期、生活及社会。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转变,应该求知、求创新,加强能力,在稳健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居安思危。无论发展得多好,你时刻都要做好准备。财富源自于知识,知识才是个人最宝贵的资产。”

5.细节决定成败

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做煲茶的堂仔。广东人习惯喝早晚茶,天蒙蒙亮,就有茶客上门。店伙计按照季节的不同,必须在早上5时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李嘉诚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响铃,最早一个赶到茶楼。调快时间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日,他做任何事,都走在时间的前面。

茶楼的工时,每天都在15个小时以上。茶楼打烊,已是半夜人寂时。正可谓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这对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累了。白天时,茶客较少,但总会有几个老翁坐茶桌泡时光。李嘉诚是地位最卑下的堂仔,大伙计休息,他却要呆在茶楼侍候茶客。李嘉诚在对儿子谈到他少年的经历时说:“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三天三夜。”

茶楼是个小社会,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一个个都富有鲜明的个性,或贫,或富;或豪放,或沉稳。也许是泡在书堆里太久的缘故,李嘉诚对茶楼的人和事有一股特别的新鲜感。他会揣测某一茶客的籍贯、职业、财富、性格,他由此而养成观察人的习惯。在这里,他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这对他日后从事推销工作大有裨益。

李嘉诚尤其喜欢听茶客谈古论今,散布小道消息。他从中了解了社会和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不少事,在家庭、在课堂闻所未闻;不少说法,与其先父和老师灌输的一套,大逆相忤。李嘉诚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错综复杂,异彩纷呈。李嘉诚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如一张白纸,又因为先父的训言刻骨铭心,他在纷纭变幻的世界里没有迷失自我。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自如应对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

语言表明出身,语言除了社会的、阶层的或地理上的差别外,还有因个人的水平而出现差别的心理性的措辞。人的种种曲折的深层心理就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在自我表现的手段——措辞上。即使同自己想表现的自我形象无关,通过分析措辞常常就可以大体上看出这个人的真实形象,在这种意义上,正是本人没意识到的措辞特征比词语的内容远为雄辩地告诉我们其人自身。

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人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的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6.成功源于“不满足”

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不满足”。我们向前迈步,路就会在脚底下延伸;我们扬起帆,便有八面来风;我们向上攀登,便没有不可到达的高峰。

李嘉诚在做推销工作的时候,把推销当做事业对待,而不是仅仅为了钱。他很关注塑胶制品的国际市场变化,他的信息,来自于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他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生产。他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售,销量应该是多少。

加盟塑胶公司,仅一年工夫,李嘉诚就实现了他的预定目标。他超越了另外6个推销员,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手们只能望其项背。老板拿出财务的统计结果,连李嘉诚都大吃一惊——他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全公司的人都在谈论这位推销奇才,说他是“后生可畏”。

18岁的李嘉诚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他已熟稔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处。因而虽身为总经理,他却把自己当做小学生。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们一道干,极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尝试,兴趣盎然,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裤带,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事后伤口发炎,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此事,说道:“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李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李嘉诚以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李嘉诚是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

李嘉诚本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二字。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老板自然舍不得李嘉诚离去,再三挽留。曾有个相士,拉住李嘉诚看相,说他“天庭饱满,日后非贵即富,必会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传为佳话,老板不信相术,但笃信李嘉诚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最出色的。因此,老板凭借与其相处几年的经验得出判断:李嘉诚绝非池中之物,他谦虚沉稳的外表下,实则蕴涵着勃勃雄心,他未来的前程,非吾辈所能比拟。

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去见师傅,说:“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徒弟答:“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师傅笑曰:“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师傅问。

“满了。”

师傅抓来一把砂,掺入碗里,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碗里,还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再问。

“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

这就是人生的哲学,何为“满”?何时“满”?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成功者和一般人的差别在于,一般人只看到面前的一片天空,而不知道远方还有更高更远的天地值得我们去开拓。鲁迅先生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这车轮必能把你带到更美好的世界,引领你到更开阔的天地。

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琐碎,才会对这个世界有所希冀,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追求,才会对身边的一切有所要求,才会有因不甘于重复而萌生的要改变的心,才能牵动我们的每一寸神经,每一块肌肉,才能使我们热血沸腾,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

不满足于现有的,不满足于已掌握的,才有科技的不断进步,才有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才有理想的不断实现,才致使许多幻想不至于陷入空谈,才致使许多新事物的出现。

7.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

李嘉诚说:“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

可以说,香港改写了李嘉诚的人生之路,香港造就出一代商界俊杰李嘉诚。数十年后李嘉诚重返家园,昔日跟随父母逃难的单薄少年,已经成为蜚声世界的巨富。

李嘉诚回首往事,如是描绘他少年时的心态:“小时候,我的家境虽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教育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先父来到香港,举目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感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产生很多感想,就这样,童年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都完全消失了。”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虽对香港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但他明白,要想在香港生存,非得融入这个社会不可。他不再向儿子谈古数典,对儿子的教育大有改观。他不再以古代圣贤的言行风范训子,而是要求嘉诚“学做香港人”。

从李云经身上,可以看出潮汕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他们不论漂泊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与当地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可贵的是,他们及他们的后代,把根留在祖国及家园,不忘自己是潮汕人。

李嘉诚对父亲的教诲心领神悟。香港的华人流行广州话,广州话与潮汕话属不同的语系,在香港,不懂得广州话寸步难行。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做一门大事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他年纪轻,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的广州话。

对李嘉诚而言,更困难的是英语关。李嘉诚进了香港的中学念初中。香港的中学,大部分是英文中学,即使在中文中学,英文教材也占半数以上。李嘉诚不再是学校的骄子,他坐在课堂里听课,如听天书,不知所云。其他同学,从小学起就开始学英语,李嘉诚深知自己的不足,心底泛出难言的自卑。

李云经询问儿子上学的情况,他说:“在香港,想做大事,非得学会英语不可。”

李嘉诚点点头,领会父亲的苦心。且不论个人的前途,就凭学费来之不易这一点,他也会以苦读上进来报答父恩母爱。数十年后,李嘉诚回忆父亲生病不求医,省下药钱供他读书;母亲缝补浆洗,含辛茹苦维持一家生计……不禁神色黯然。

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学放学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夜深人静,李嘉诚怕影响家人的休息,独自跑到户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蒙蒙亮,他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还是英语。

李嘉诚天赋高,记性强,经过一年多刻苦努力,终于逾越了英语关,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答题解题。

后来,李嘉诚辍学后,依然常年不辍自学英语。在日后的商战风云中,英语让李嘉诚受益匪浅。在长江塑胶厂创业的过程中,李嘉诚就靠一口流利的英语跟外商洽谈业务,赢得了一系列的订单。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这种自主的学习精神正是李嘉诚闯出惊人事业、叱咤商场的有力武器!

自主的学习精神是打开人生成功之道的必备素质。作为人来说,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无论你认为自己学问有多渊博,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真正的成功者,往往都“学然后知不足”,穷其一生,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不断学习。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方面的信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通过每天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更好地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