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习篇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原始人的~艺术住所
没有人知道,曾经有一群原始人居住在这样一个山洞中。这个山洞位于法国南部蒙蒂尼亚郊区的山野里,很不起眼!而在1940年的一天,几个孩子在附近玩耍,他们的小狗钻进这个狭窄的山洞,孩子们去寻找,走进洞中以后,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惊呆了!
原来,山洞里面有一个长达180米的大岩洞,在洞顶、洞壁上面布满了红色的、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壁画,画的内容有鹿、牛和奔跑着的野马。这一切都太意外了!后来考古学家经过考察,认定这个山洞曾是原始人聚居的地方。洞顶、洞壁上面的壁画规模十分巨大,动物的形象画得非常逼真,轮廓准确,线条粗健有力,代表了埋没了一两万年的原始人的艺术。山洞被命名为拉斯科洞窟,闻名世界。
没错,人类的祖先会寻找干燥的山洞居住,因为在远古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掌握建造房子的技术。有了安身的地方以后,他们又萌发了一些美好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包括狩猎的丰收,还有上天的保护。于是,原始人开始装饰他们的居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都画在洞顶及洞壁上。壁画包括野牛、野马和野鹿等,他们期望这些动物有一天会被他们所猎获。
知识扩展:
你知道在中国发现的人类最早的住所是在哪里吗?原来,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岩洞。那时的人们主要居住在自然形成的洞窟中靠近洞口的地方,以遮风挡雨,他们还不会盖房子呢!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自然洞窟有十余处。这些洞窟大部分位于湖滨或河谷。
~原始人的~房屋
人类最初的居所分为巢居和穴居两种。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巢居。巢,就是鸟窝的意思。在南方,由于潮湿多雨,我们的祖先为了防水、躲避野兽,最早就在树上搭房居住,这就是“巢居”。巢居经历过很多次的变迁。最初,人们在一棵树上盖房子,称为木巢。但是后来,人们发觉房子高高地搭在树上,上下很不方便,便索性找相邻的四棵树搭成房子,被称为“多木巢”。再后来,人们学会了砍树盖房,他们终于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来盖房了。这样的巢居房屋又称为干栏,也叫吊脚楼。现在,在南方偏远的地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这种形式的房子。
在我国北方,祖先们采用的不是巢居的方式,而是穴居。穴居,也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做房子。因为北方的气候干燥,细密的黄土挖起来很方便,所以穴居是北方的原始居住方式。
穴居和巢居一样,历经变迁。最初,人们模仿天然地洞来挖坑、搭棚,被称为地穴。后来,人们挖的坑很浅,房屋搭出了地面,被称为半地穴。最后,房子盖在有地台的地面上,成了真正的房子—地面房。
~原始村庄的出现~
原始人渐渐会种庄稼,有了农业生产。于是,他们不再流浪,而是开始了定居生活,原始的村庄也就此形成了。
原始的村庄,就是一些小房子呈环状围着大房子,分布陈列而成。大房子往往是原始部落的中心,是首领居住的地方,要是部落举行什么重大仪式或开会决定重要的事情,也是在这里进行。大房子下面有个土台,是用木棍把土夯实而成的。这样,大房子建在上面,屋子里就不会潮湿。在村庄的居住区周围,还挖有深沟,防止敌人或野兽侵入。村庄的周围有长满树木的放牧区、土壤肥沃的耕地,等等。
知识扩展:
在南方,人们的房子从树上渐渐移到地面,在北方,人们的房子从地下渐渐移到地上。巢居和穴居互相影响、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式的房屋。
~北京城第一设计师~刘秉忠
刘秉忠是元朝时期北京城的第一设计师。这个人很博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忽必烈身边诸葛亮式的人物。他为元朝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议,包括政治、法度、礼乐、教育等方面。忽必烈对他的建议非常赞许,一一采纳。1260年6月,忽必烈在刘秉忠设计建成的都城开平即位,听从刘秉忠建议颁布年号为“中统”,1264年,又改年号为“至元”。
那时,刘秉忠跟随在忽必烈左右,但是因为他已经出家,所以身上穿的仍是和尚服。一位官员上奏说,刘秉忠在皇上还当藩王的时候就跟随侍候皇上了,在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对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忠心耿耿,劳苦功高。皇上登基,万象更新,刘秉忠却还穿着出家人的衣服,也没有封号,是不适当的,应请他穿符合礼仪的衣服,封他应有的职位。忽必烈准奏,赐刘秉忠一品官衔,并位列三公。刘秉忠也不辜负忽必烈的恩宠和信任,以天下为己任。他举贤荐能,完全出自公心,经他识别提拔的人,差不多都成了名臣。
刘秉忠除帮助忽必烈设计了建国的蓝图外,他还是元朝两座都城即上都和大都的设计者,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留下了世人惊叹的极其辉煌的成果。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城的前身。
元大都从公元1267年开始修建,公元1285年建设完工。它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也是历朝历代规模最大的北京城。马可·波罗在公元1275年来到元大都,那时宫城刚刚建成,都城还在建设之中,但宫殿的雄伟壮丽已经使他为之倾倒。遗憾的是,刘秉忠没有看到修建的新都城是什么样子,就因病去世了。但大都的蓝图是以他为主设计的,因此,他的早逝并不影响他成为世界史上伟大的城市设计师之一并名垂青史。
~中国最早~ 城市的出现
中国最早的城市,大约在5500年前就出现了。那时,中国由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进入到了由奴隶主统治的奴隶社会。为了防止奴隶反抗,也为了抵挡外族侵略,奴隶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土城,这些土城就是最早的城市。
尽管那是在三四千年前,城市的布局就已经很规矩了。长宽各九里,并建有钟楼和鼓楼。宫殿在城的中央,市场在城的后面,宫殿的左右分别是宗庙和祭坛。我国古代的城市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形式布局的。
~最早城市的“基础设施”~
城门——城门每天晚上都要关闭,每天早上打开,因此,即使百姓有急事要出城,也要挨到天亮才出得去。
护城河——不少古城为了防卫的需要,将河当成守护城市的天然屏障。如果是在不靠水的地方,也要挖一条护城河出来。除了保卫百姓,古人还认为河水流过正门象征着财源滚滚。
吊桥——它是架在护城河上的桥,平日放下,让百姓出入城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拉起吊桥、关闭城门。
市——商业密集的场所,人们在这一带进行各种买卖。过去老北京的东城区就是热闹的“市”。
钟鼓楼——举行重要仪式或报时的时候,钟鼓齐鸣。
~北京城中轴线~之谜
你知道吗?北京城有一条中轴线,它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7千米,标志着古都北京的中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由于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中正”的观点一直贯穿了各个历史阶段。因此,传统的思想认为,北京中轴线呈正南、正北走向,与地球子午线重合。然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在一次对北京航空影像图的观察中却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和子午线有些偏离,形成了一个夹角。
夔中羽为了证实自己的发现,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在永定门的甬路中央立了一根两米高的竿子,竿子在正午时分投下的影子,会落在地球的子午线上;他同时将一条黑色的胶带贴在地上,与北京的中轴线重合。正午时分,太阳将竿子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专家们赫然发现,子午线的影子与代表中轴线的黑胶带之间果真出现了一个夹角。这就证明,北京中轴线真的不是呈正南正北走向,而是和子午线偏离了2度多。
~中轴线何时起发生偏离~
北京城自元大都建成到今天已有几百年历史,这条中轴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偏离的呢?
夔中羽找来了北京至内蒙古的地形图,惊奇地发现,北京城中轴线向北延伸,一直延长到距北京城270千米的古开平!在700多年前,开平还有另一个名字——元上都,那里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位登基,将开平府定为首都,4年后才开始设计建筑元大都,开平府更名为元上都。而元上都和元大都的设计者是同一个人——刘秉忠。元大都修建完成后,忽必烈迁都,但并没有废弃元上都,而是执行了两都巡幸制。由此夔中羽推断,北京中轴线的偏离并不是偶然,可能是忽必烈为了实现两都统一的思想,为两都故意制造了一个内在的联系。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夔中羽的一个推断,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北京城中轴线的秘密终究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梁思成探秘~佛光寺
日本文化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在今天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铭刻着大唐印记的建筑奈良药师寺和京都朱雀门,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中国,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变更,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唐代的建筑。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前,有学者认为,如果要想看到典型的唐代建筑,只能到日本去。
为了寻找在中国的唐代建筑, 1932年至1937年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率领考察队走访了中国的137个县市,考察了1823座古建筑,最后终于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建于唐大中十一年的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为中国的建筑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受人敬仰的当代建筑大师。佛光寺大殿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关于在中国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
或许,我们不应该对历史那么苛刻,但只要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在历史的深处,一定有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最丰厚的遗产。
知识扩展:
随东大殿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大量唐代的壁画、题字等艺术珍品。在1937年以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继梁思成之后,古代建筑保护专家柴泽俊又相继发现了多处的唐代壁画,全部的唐代壁画多达60多平方米。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房屋
应县,位于山西省朔州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县城,却由于一座建于辽代的木塔而闻名至今,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应县木塔。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经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不断增修后,于金明昌六年(即公元1195年)最终落成。应县木塔,全称是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应县佛宫寺的主体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所以称其为“纯”木结构建筑,是因为应县木塔在建造过程中没有使用过除木料以外的任何材料,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神话。
从外观上看,木塔共五层六檐,即六角形,但实际上木塔的各层之间都有一个暗层,因此木塔实际的层数应为9层。木塔每层均有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共有木柱24根,而木柱之间又由许多斜撑、横梁及短柱连接,从而组成不同方向的复合梁柱式木架,这使得木塔能存世近千年仍坚固如初。
应县木塔在继承汉唐以来重楼建筑形式的同时,更为广泛地使用斗拱结构,据统计,整座木塔共使用斗拱54种之多。
~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以木框架结构为主,分为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即在立柱上架梁,而后又在梁上重叠架梁的方式,所以被称做抬梁式。过去的宫殿、庙宇等建筑大都采用这样的建筑形式。从外观上看,重叠的抬梁能让建筑具有厚重感,从而体现建筑的威严。穿斗式,即在建造房室时,将柱子用穿枋串联形成排架从而形成建筑的主体框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多用于市井民居和小型建筑。井干式,即将木料交叉重叠、不断累加的建筑形式,这样的建筑形式较为简单,也较为原始,所以这样的建筑形式远离市井文化,一般在山区林场较为常见。
在布局方面,中国古代的建筑有的仅以“间”为基本单位建成单座建筑,即独体建筑,还有的又以“院”(即院落)为更大的建筑单位而组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不但“和天时,就地利”,更融入了民族特点和文化韵味,于是便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不拘一格的建筑特点。
知识扩展:
应县木塔不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又契合了宗教建筑的要求,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水平,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以及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故宫的建造者~蒯祥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建于明永乐4年至18年(公元1406至1420年)。在随后的时间里,故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居住过,从它建成之日到现在,共存世592年。
这座皇家庭院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中尤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中国明清建筑的典范,它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提到故宫,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建造者—被奉为江南苏式建筑“香山帮”的祖师,明代建筑世家出身的蒯祥。
蒯祥,中国明代著名的建筑匠师,(今)江苏吴县人,生于明建文元年,卒于明成化十二年。蒯祥的父亲蒯富是明洪武年间的著名木工技师,曾经被选入京师(南京)并被任命为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跟随父亲左右。当蒯富告老还乡的时候,蒯祥不但已经成为了当时小有名气的木工技师和营造设计匠师,还继承了父业而出任“木工首”。
~一生的成就~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蒯祥随成祖迁都北上,被成祖任命为北京新皇宫皇家工程的设计师。明景泰七年,即公元1456年,蒯祥被任命为工部左侍郎。
蒯祥一生参与的工程多为明早期的皇家工程,主要有北京故宫的前三殿,明十三陵的长陵、献陵、裕陵,北京西苑(即今天的北京北海、中海和南海)的殿宇建筑,以及隆福寺等。
~城市的中心~ —宫殿
宫殿是整个城市的中心,因为这里是帝王居住和管理国家的场所。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贵和权威,宫殿要坐落于高高的台基上。历经几千年的变迁,宫殿逐渐变得奢华而考究。
商周时期的宫殿,已具后来宫殿的雏形,但修建得比较简陋:夯土墙、茅草顶。这是因为商周时期仍然是奴隶社会,一切还很落后,包括建筑。并且,那时奴隶主也还没有把自己看成真龙天子。
到了秦汉时期,皇帝自命为天子,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此时的宫殿台基升高了,结构也复杂多了。殿不再是茅草,而是瓦覆盖,土墙也用砖加以包砌了。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到了明清时期,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极限,他们的宫殿也变得极其雄伟和富丽堂皇。
~富丽堂皇的明清宫殿~
让我们参观一下明清宫殿,看看它究竟是怎样的富丽堂皇。
琉璃瓦——皇家屋顶铺的可不是普通的瓦,而是金灿灿的琉璃瓦。这种琉璃瓦平民百姓家是没有的,它显示了皇族的高贵。
大门——大门上有朱漆金环,有的门上还嵌着许多金色圆钉。
开间——四根柱子之内的空间称为“一开间”,开间越多,建筑物的等级也就越高。
基座——带有一层层玉石栏杆的基座把宫殿高高抬起,远远望去,好像天上的仙境。普通的官府也有基座,不过要矮得多。
踏道——宫中常见的路面,上面雕刻着一些龙和凤。
~集历代造园艺术之大成的~圆明园
说起园林,你可能首先会想到北京的圆明园。圆明园可谓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圆明园不仅汇集仿造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建造圆明园的故事~
这样一座华美的园林,是怎样建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清的缔造者是中国北方的满人,他们很快地发现,看上去雄伟壮丽的皇宫并不适合居住。因为整个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高耸的宫墙虽然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也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酷热干燥的夏天一到,皇宫就变成一个火炉,习惯于北方寒冷地区生活的统治者很不舒服,于是刚一踏进紫禁城,皇帝就开始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了。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距离皇宫20多千米,有一片开阔地带。几百年前,这里泉水遍布,称为海淀。就是在这儿,康熙帝终于建成一座离宫。他把这座离宫赐给了四皇子胤禛,并赐名圆明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5个皇帝,历经150多年,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终于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让人叹为观止~
圆明园—中国清代最为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始建于清康熙46年(公元1709年),在经过151年的存世后,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坐落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去体味它曾经的辉煌。
圆明园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多出1万平方米。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清同治年间改名为万春园)三部分组成,共有100余处园中园及风景点。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其中很多都是在中国极为罕见的。
知识扩展: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千米,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其中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
~精巧的~中国园林
在我国,与北方雄伟恢宏的宫殿遥相呼应的,是南方秀雅清逸的园林。园林也是我国建筑很重要的一部分。古时候,大户人家以及寺院都有自己的园林。尽管面积不大,但园林中开山凿池、栽花种树、仿造自然山水而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依然使人流连忘返。
假山是园中的一大景观。人们利用天然的石料,模仿自然界中山崖洞谷和各种动物的形象,堆砌出各种形态的假山。由于开采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修建假山用的石料一般都不大。但是,要将它们一块块叠加起来,并做到浑然一体,这就要求巧妙拼接、精心组合。
~园林中的水景~
除此之外,水也是园林的主要景致,甚至占据着园子的中心地带。工匠在园林中凿出了很多水池和小溪,它们与花木假山相互映衬,清爽灵动、情趣盎然。瀑布是园林中常见的水景,古人通常把高楼上的檐水引到假山顶上作为瀑布的水源,雨天观看,趣味十足。现代,咱们有了自来水,直接用水管将水引上山顶,就用不着等到雨天才能看瀑布了。
有山有水,当然也少不了花木。古代园林的造园家们以花草树木的栽种和配置来体现人对自然的亲和。这些花木的栽种是非常讲究的,人们根据地形、朝向、干湿情况以及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把它们与山石、水面、建筑等有机结合,并将它们按季节进行搭配,以达成花期衔接交替,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色。
知识扩展:
水池与周围的花木相映成趣是一景,而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时,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园林的~巧妙设计
园林里的路总是曲曲折折的,它们连接着亭台楼阁,穿越园中的假山、池水,带领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饱览园林中的各种美景。人们沿着这些小路在园林里东转西转,眼前不断出现新的景致,还会油然生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
除此之外,借景也是园林建造的巧妙手法之一。借景是指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的视线范围中来,让观赏者身在园内,却能欣赏到园外的美景。工匠常常用这种方式把远处的风光纳入自己的天地。
~借景效果显著的漏窗~
漏窗,一种中国独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被作为装饰小品广泛地应用在园墙和游廊上。
漏窗的高度一般与人的平视视角相同,透过漏窗,园外的景色隐约可见。而漏窗的形状也独特各异,从而让原本单调的园墙有了一种“灵性”,而另一些用作采光和通风的漏窗,一般离地面较高。
漏窗一般多在游廊和园墙上成排地出现,在江南的园墙建筑中应用十分普遍。在苏州园林的园墙建筑中,漏窗不但被广泛地使用,而且它们独有的“苏州特色”,也使得它们成为这种建筑形式的典范之作。
漏窗窗框的形状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其中以方、横长、圆、六角、直长,扇形等形状最为常见,体现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的变化感。
知识扩展:
如果说漏窗窗框的形状大体相同的话,那么漏窗的窗花图案则表现变幻无穷的特色,其题材多为花卉、鸟兽、山水等,也有取材于传奇小说、戏曲以及佛、道故事的。在著名的苏州园林中,漏窗的窗花变幻就有数百种之多。
~老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城里最有特点的住宅形式,恐怕当属四合院了。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这种建筑形式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由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的出现~
自从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以来,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其实,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爱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
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做倒座。假如一家人有钱,人口众多,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在合院中可种植些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知识扩展:
四合院建筑为什么讲究坐北朝南呢?其实,这也与我国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处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阳光大多数时间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进而形成“面南”的意识。此外,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也从一个侧面影响了“坐北朝南”模式的形成。
~南方地区的~民居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长期以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生活需要来建造房屋,形成了很多极具特色的民居式样。让我们来了解几种吧。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建筑墙体比较薄,外形显得轻巧玲珑。比如皖南民居、江南民居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民居。
~皖南民居~
皖南,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区。明清时期,徽商的辉煌不但成就了这里经济的繁荣,也成就了这里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皖南民居的传奇。
周易,是中国最为古老而神秘的典籍之一。古老的中国人以周易的理论为依据,认为人居住的房室与主人的人生息息相关,于是就有了贯穿中国人建筑思想的风水文化,而皖南民居就很好地将这一文化现象体现在建筑中。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也把追求文雅、清高、超脱的人生思想体现在营建住宅上,于是便有了今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民居。
~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民居~
在我国西南部,常年天气炎热、潮湿多雨。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多搭盖“干栏”居住。这种干栏式楼房为木质结构,一般先起底层,上立屋架,两头搭以偏厦,屋顶为人字形,顶上盖陶瓦、杉树皮或茅草,房间有三到五间。楼上住人,底层养牲畜和家禽,放农具,并置有舂碓、磨坊等。由于屋子下面架空了,所以这样的房屋既通风又防潮。
~江南民居~
江南潮湿多雨,为了通风散热,这里的房子大多朝向南方,屋脊通常建得很高,房间前后开窗,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也俗称“四水归堂”。
~北方地区的~民居
北方地区或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建筑墙体比较厚,建筑造型也显得稳重了一些。比如青藏高原的碉楼、新疆维族民居和陕北窑洞。
~青藏高原的碉楼~
碉楼具有特殊的民居建筑特色,在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藏民用石头垒砌成这样的房屋居住。为什么叫它碉楼呢?原来这种房屋的外墙厚实,窗户很小,形状很像碉堡,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自岷江以西,多碉楼建筑,而且愈往西则碉楼建筑愈多,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丹巴,则碉楼成群。
~新疆维族民居~
在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地区到处是漫漫黄土,干旱少雨。因此,维族人就地取材,用土坯和木架搭建房屋。在新疆,有一种圆穹窿顶建筑,施工精巧,造型优美。这种建筑在施工时,常用“八楞架”铺筑。工人们站在这种内脚手架上,用石膏浆把砖块层层粘放,直到封顶为止。
~陕北窑洞~
当你走进中国的黄土高原,你会看到中国最为独特的一种民居形式—依山开凿的洞穴,俗称窑洞。
窑洞的种类很多,而主要以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最为常见。
陕北窑洞以拱形依山而开,一般以7~8米深,3米宽和3米高的窑洞最为常见,而最深的窑洞可达20米。
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为了避免室内的潮湿,人们便把火炕设置在床头,除了用作除湿取暖外也作为火塘炉灶使用。
~客家圆楼~成因之谜
什么叫圆楼呢?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圆形民居。它是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对于圆楼产生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最感兴趣也是争论最多的话题。过去人们总说,客家圆楼是客家人南迁时,为了防御外族入侵,所以聚族而居所建的一种住宅形式。然而,为什么它会是圆的?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建筑都有防卫需求,为什么偏偏只在中国才出现这种规模庞大而奇特的圆形民居呢?显然,产生圆楼这种住宅形式的原因不止一种,防卫需求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事实上许多客家村落都是方楼、圆楼并存的。经过仔细考察发现,不论是福建的永定县还是南靖县,方楼的出现比圆楼都要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的住宅从方楼发展到圆楼了呢?通过与方楼进行比较,人们总结了圆楼具有的很多优点,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圆楼的优点~
与方楼相比,圆楼的木质构建尺寸是统一的,这对于建筑本身来说,不但节省了原料,也缩短了建造的周期。而相同周长的圆形较之方形的面积要更大(同周长的圆形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这便使圆楼有了比方楼更大的利用空间,这或许不是客家建筑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却是圆楼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时,去除了角房间的圆楼,无论从采光、通风、抗震以及抗阻寒风方面都比方楼优越,这也与弧形的圆楼外承重墙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