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还在相信的历史谣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孟姜女有没有哭过长城?

千百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爱情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人认为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有人认为孟姜女哭的是秦长城,还有人认为孟姜女从来没有哭过长城,甚至有人认为孟姜女压根就没有哭过。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孟姜女哭长城”在不同时期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

最先记载“孟姜女哭长城”的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传》。

公元前550年,齐庄公派大将杞梁、华周攻打苢国。杞梁、华周与莒国国君在蒲侯氏相遇,莒国国君想策反二人,便用重金贿赂他们并请求结盟。杞梁、华周表示:“贪图私利,违抗君令,这是君主所不齿的!早晨接受命令,中午便弃之不顾,今后又有何颜面侍奉君主呢?”于是,二人与莒人大战于蒲侯氏。莒国国君亲自击鼓迎战齐军,结果,齐军战败,杞梁被杀。齐庄公被迫与莒国讲和,然后撤军而归。

据《左传》记载:“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意思是说,齐庄公回国后,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便派人向她吊唁。杞梁妻辞谢说:“杞梁有罪,岂敢劳烦国君吊唁?倘若免罪,还有先人给他留下的旧宅在,民妇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杞梁妻的言外之意是说,她不接受齐庄公在郊外吊唁自己的丈夫。于是,齐庄公又亲自到杞梁的家中去吊唁。

此时,杞梁妻还没有成为大家所熟知的“孟姜女”,而《左传》中也没有提及“哭”和“长城”。

随后的《礼记·檀弓》记载说:“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此时,才出现了杞梁妻“哭”的场景。

不久,杞梁妻“哭”丈夫一事逐渐在齐国传扬开来,它甚至改变了齐国的风俗。对此,《孟子》一书中曾记载道:“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沤,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汉朝时期

到了西汉时期,开始出现杞梁妻“哭城”的故事,但此时的城并非是指长城,而是城邑。

最先记载杞梁妻“哭城”一事的是《战国策》的整理者刘向。他在《说苑·善说篇》中说:“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厄。”此时,书中不但出现了“哭城”的情节,还出现了“崩城”的情节。“哭城”的情节尽管生动形象,但与《左传》、《礼记》记载杞梁妻在郊外“知礼”的行为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紧接着,刘向又在《列女传》中加入了杞梁妻“投淄水”而死的情节:“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靠近齐国都城临淄)而死。”

刘向仅仅记载了杞梁妻“哭城”一事,但并未记载杞梁妻哭的是哪一座城。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说杞梁妻哭的是杞国的杞城,还提到杞城被哭崩五丈,“或时杞国且圮,而杞梁之妻适哭城下……又城老墙朽,犹有崩坏。一妇之哭,崩五丈之城……”

此外,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邯郸淳在《曹娥碑》也说“杞崩城隅”,西晋时期的经学博士崔豹的《古今注》也说“杞都城感之而颓”。

事实上,无论是杞国还是杞城,都与杞梁以及其死亡之地无关,或许正是因为杞梁的名字中带有“杞”字,所以才出现了杞梁妻哭崩杞城的传说。

三国时期

哭是断然不会使城墙崩塌的,因此,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质疑说:“哭能崩城,复能坏山乎?”意思是说,如果哭能够使城墙崩塌,那么它不会使山崩塌吗?

到三国时期,便出现了杞梁妻“哭崩山”的传说,并且说被哭崩的山就是梁山(今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东部)。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又在《精微》篇中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

春秋时期,梁山的确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的崩塌事件,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王充的“崩山说”,再加上杞梁的名字中带有“梁”字,所以才会有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

针对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李白还曾在《东海有勇妇》一诗中写道:“梁山感杞妻,怮哭为之倾。”

南北朝时期

郦道元认为,杞梁妻哭的是莒城。他在《水经注·沭水》中记载说:“齐人杞梁殖袭莒,战死……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即是城也。其城三重,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大意是说,杞梁在莒国战死后,其妻在莒城痛哭了七天七夜,致使莒城崩塌。

杞梁死于莒国,在莒城哭泣,也在情理之中,但由于是郦道元的一家之言,又没有与之对应的传说作为背景,因此并未广为流传。

唐朝时期

由唐朝人撰写的《同贤记》记载了另一个版本的“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秦始皇征发劳役修建长城,燕人杞良为躲避劳役,跳进了孟超家的后园。当时,孟超的女儿孟仲姿正在后园中的水池里洗澡,不小心被杞良看了个精光。古代女性比较注重个人名节,所以孟仲姿就请求杞良娶她为妻。

杞良虽然不是那种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男人,但也不是那种看了一眼就非得买账的男人,所以他再三推辞,不肯迎娶。

然而,孟仲姿却说道:“女人的身体一辈子都不能再被第二个男人看到!你既然看了我的身体,就应该对我负责!”

杞良感觉很无奈,但最终还是迎娶了孟仲姿。成亲后,杞良返回家中,但不幸被主管征发劳役事务的官员发现。官员对杞良的逃走耿耿于怀,便打死了杞良,还将其尸骨筑进了长城的城墙内。

孟仲姿听说后,赶到长城下号啕大哭,致使长城崩塌。在倒塌的废墟上,露出很多尸骨,并且互相交错。孟仲姿分辨不出哪具才是杞良的,所以就刺破手指,将血滴在尸骨上,并说:“如果是杞良的尸骨,血液就流进去吧!”通过“滴血认骨”,孟仲姿终于找到了杞良的尸骨,然后将其带回家安葬了。

《同贤记》的记载与先前的史籍记载有五处不同:一、故事的主人公由“杞梁”变成了“杞良”;二、主人公由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变成了秦朝时的燕地人;三、之前,杞梁的妻子由于没有留下姓名而被称为杞梁妻,现在变成了有名有姓的“孟仲姿”;四、杞梁原本是在与莒国国君作战时被杀,在此处变成了被官员打杀的;五、多出了一段孟仲姿通过“滴血认骨”找到杞良尸骨的情节。

孟姜女或许正是由“孟仲姿”演化而来,而杞梁由齐人变成燕人或许是因为这个传说起于燕地,也或许是因为燕地靠近秦长城,但“滴血认骨”始于三国,兴盛于六朝,比秦朝晚了近四五百年。“滴血认骨”虽然不科学,但古人仅仅使用于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之间,绝不会用于夫妻之间,所以孟仲姿“滴血认夫”显得极为荒诞。

比《同贤记》稍晚的《文选集注》与《同贤记》内容大致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一位叫孟姿的女子居住在长城附近。有一天,她正在后园的水池中玩耍,恰巧看到了为躲避徭役而逃入她家后园的杞梁。孟姿请求杞梁娶自己为妻,杞梁谢绝,但孟姿执意要嫁给杞梁,于是两人开始交往。后来,孟姿听说杞梁去世,尸体被筑进长城,于是向城而哭,长城为之崩塌。由于尸骨太多,难以辨认,孟姿变泪为血,然后“滴血认骨”,找到了杞梁。《文选集注》并未说杞梁是哪里人,也没说杞梁是如何去世的,仅仅把《同贤记》中的“杞良”又改为了“杞梁”,而“孟仲姿”也变成了“孟姿”,似乎与孟姜女的“孟姜”更为接近了,因为“姿”与“姜”都带有“女”字旁,并且字形也有些相似。

“孟姜女”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敦煌曲子词》中的《捣练子》一诗,诗中写道:“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此时,由“夫死哭城”变成了“寻夫送衣”。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边塞战争不断,男子多被派往边塞戍边,因此,“寻夫送衣”的诗歌在唐朝颇为常见。杞梁妻虽然与“寻夫送衣”毫无关系,但诗人们却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例如皮日休,他曾在《卒妻悲》中写道:“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这类诗歌不过是想借杞梁妻的悲惨境遇来表达对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

宋朝时期

到了宋朝,孟姜女的故事越来越流行。为歌颂孟姜女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各地纷纷为孟姜女建起了庙。目前,已知最早的孟姜女庙在安肃(河北徐水县),碑文《姜女庙记》则由北宋祥符年间的王梦征所作。

到了南宋时期,《孟子疏》一书中记载说:“或云,齐庄公袭莒,战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书记载的杞梁妻名为孟姜。

南宋学者周辉在《北辕录》中记载说:“八日,至雍丘县(今河南杞县),县故杞国……次过范郎庙,其地名孟庄,庙塑孟姜女,偶坐配享者,蒙恬将军也。”此书将杞梁记为“范郎”,或许是因为其他书籍称“杞梁”为“犯梁”的缘故,最后将“犯”讹传成“范”的缘故。此外,此书还说孟姜女来自杞国孟家庄。

元朝时期

到了元朝,人们开始将孟姜女写进戏曲。其中,最早写孟姜女的是陶宗仪的《辍耕录》。《辍耕录》所载院本“打略拴搐”类有《孟姜女》。

诗人马致远在《任风子》中曾提到“想当时范杞良筑在长城内”,戏曲家武汉臣在《生金阁》也曾提到“杀坏了范杞梁”。马致远记载的是“范杞良”,而武汉臣记载的是“范杞梁”,两人的记载都带有“范”“杞”二字,但后来在各地所流传的名字又有所不同,其中包括范希郎、范喜郎、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等。

明朝时期

根据1461年编撰完成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孟姜女本陕之同官人,秦时以夫死长城,自负遗骨以葬于县北三里许,死石穴中”。同官(今陕西铜川)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秦国,如果孟姜女来自同官,那么她便成了秦人。

1519年,安肃知县张镇作在宋朝时期建造的孟姜女庙的古迹上重新修建了孟姜女庙,并在石碑中说孟姜女是燕人,安肃就是孟姜女的故乡。

到了1534年,湖南巡抚林大格修建了澧州孟姜女祠。澧州人李如圭在祠记中说孟姜女出生在秦国的澧州,去世时却是在同官。陕西人马理所著《同官孟姜庙碑记》、《孟姜女补传》及《孟姜女集》都继承了这种说法。

1594年,山海关尹张栋在山海关为孟姜女立祠,碑文上说,孟姜女姓许,名叫许孟姜,丈夫范郎筑城而死,许孟姜得知后,去寻找其夫,最后痛哭而亡。黄世康作的碑文也说孟姜女姓许,嫁给了秦人范植。范植去世后,许姜女在城下痛哭三日而亡。主持修建长城的大将军蒙恬大为感动,便将二人合葬在山海关。

此时,孟姜女的墓地已经有四处:临淄(《列女传》中说其投淄水而死的地方)、同官、安肃和山海关。

清朝期间

清朝人对于“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看法较为理智,大致可以分为四派:

第一派:只相信《左传》,他们认为杞梁妻并未哭,更没有哭城以及长城,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和朱书的《游历记存》等。因为杞梁妻既然可以在郊外吊唁,不至于会在路上不顾礼仪地恸哭,而齐庄公既然派人去吊唁杞梁,也不至于使杞梁暴尸荒野,所以杞梁妻也就没有必要到城下或长城下哭。

第二派:认为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如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和梁玉绳的《瞥记》等。

第三派:认为杞梁妻哭崩的是齐长城,如《职方典·山海关》中说“不知其谓长城者,乃泰山之下长城,非辽东之长城”。

第四派:认为孟姜女并不是杞梁妻,而是《汉书·匈奴传》中修筑长城的汉将之妻范夫人,范夫人曾在丈夫死后,将城修建完成。如俞樾的《小浮梅闲话》和何出光的《木兰祠赛神曲》。

到了1910年,在上海老北门城墙挖出一口石棺,石棺中横卧着一尊三尺长的石像,石像上刻着“万杞梁”三个字。此城为1553年建造,而石像也正是当时所埋。

筑城为何要埋石像呢?这还要提到《孟姜仙女宝卷》一书。书中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太白星降下童谣,说:“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于是,秦始皇将万喜良筑进了城墙里。这个传说来源于江苏,当时江苏人“范”与“万”不分,便把“范”误记为“万”了。之所以将万喜良埋进长城,是因为埋万喜良一人可以拯救一万人,并且能使长城永远坚固。上海城墙下之所以埋万杞梁的石像,也正是因为想使城墙坚固。不过,这个传说却说万喜良是江苏苏州人,孟姜女是上海松江人。

孟姜女到底有没有哭过长城呢?

从不同时期的时势和风俗来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以至于礼崩乐坏,儒家推崇礼仪,所以才会盛赞杞梁妻“知礼”。丈夫去世,作为妻子理应“哭之哀”。

到了汉朝,天人感应成为一种信仰,便出现了诸如荆轲刺秦王时白虹贯日、东海孝妇冤死时大旱三年的现象。杞梁妻哭崩城墙或梁山的传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唐朝时,边塞战争不断,大批民众被征发戍边,而长城又是边疆的屏障,因此才会出现杞梁躲避徭役,死后而被埋进长城里的传说。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送寒衣的传说。

宋朝以后,各地开始兴建孟姜女庙,并演化出了各种与本地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本地特色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如果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迁移的地域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是在随着历朝历代的文化中心的迁移而改变。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的文化最高,所以此事起于齐地。西汉定都长安,长安位于齐国西部,因此故事向西迁移,才有了哭崩梁山和长城的传说。随后,沿着长城迁移。长城东至辽左,《同贤记》中便有了杞梁为燕人之说;长城西至临洮,《敦煌曲子词》中便有了孟姜寻夫之说。北宋定都汴梁(河南开封),传说又从西部来到中部,因此才有雍丘县的范郎庙。湖南受到陕西的影响,所有才有澧州的孟姜山。广东、广西一方面受到北方的影响,一方面又继续往东影响福建、浙江,而浙江又向江苏传播。江浙一带是南宋时期的文化胜地,虽然受到传说影响较晚,但对全国的影响却非常大。封建王朝从辽到清朝一直建都于北京,因此北方逐渐成为传说的后起之秀,并有了孟姜女与夫合葬山海关的传说。

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每一个时代都会被改编成具有当时时代特色的传说,并且传说的发生地还会随着文化中心的迁移而转移,但这些传说已经完全掩盖了“杞梁妻吊唁”的历史真相。事实上,杞梁妻,也就是今天被我们称之为孟姜女的人,其实在吊唁期间并未哭泣,更不用说“哭长城”和“哭崩长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