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与扩大内需:基于财税政策视角的探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3/936153/b_936153.jpg)
三 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的国际比较
1.部门内各要素变化趋势
从居民部门各要素的变化趋势来看(见图2-2),无论是经常转移净额,还是社会补助,还是社会保险缴款净额,在近20年均有比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居民部门在再分配环节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险缴款净额在2000年之后急剧下降,其次是社会补助的下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03D22/10797206603789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1.jpg?sign=1738903956-TPLs4VVdLs9B9002b14tAjeghSuO2Q9D-0-c6c17ff3f62213a35847f752f36f58cf)
图2-2 再分配环节居民部门各要素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经常转移净额=经常转移来源-运用,社会保险净额=社会保险缴款来源-运用,其他转移净额=其他转移来源-运用。
对于政府部门(见图2-3),经常转移净额占比大幅度上升,其中,收入税净额占比和社会保险缴款净额占比,在1998年之后都大幅度上涨,联系到居民部门社会保险缴款的大幅下降,可以得出结论,政府部门资金来源的增加和资金运用的下降,共同推动了政府部门经常转移净额的大幅度上升。对于企业部门,则主要是收入税净额的大幅度下降推动了经常转移净额的大幅度下降(见图2-4)。简而言之,居民部门收入通过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缴款流入了政府部门,而企业部门收入则通过收入税流入了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导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进而导致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险缴款以及个人所得税超过了社会保险福利和其他社会补助。这集中反映了中国转移性财政支出比重过低的特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03D22/10797206603789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01.jpg?sign=1738903956-bbgzurLxGP6yRbMXM0OHISd15Z44u1gm-0-2475cc0c8546d48aca48b5b119e164f6)
图2-3 再分配环节政府部门各要素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经常转移净额=经常转移来源-运用,社会保险净额=社会保险缴款来源-运用,其他转移净额=其他转移来源-运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03D22/10797206603789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02.jpg?sign=1738903956-b11ooWE0EiYIrQtZuzRR6Mo9ojP7KaEA-0-7e0d2c4d9a53d0021a0a2aa11415c118)
图2-4 再分配环节企业部门各要素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经常转移净额=经常转移来源-运用,企业部门收入税和社会补助净额来源于运用方数据,其他经常转移净额=其他经常转移来源-运用。
2.国际比较
从国际比较来看,金砖国家的居民部门基本上都是再分配环节资金的净流入方,而除日本外主要OECD国家的居民部门则是资金的净流出方。对于政府部门,中国的问题似乎还不是最严峻的,中国政府部门再分配环节净额比发达国家平均低两到3个百分点,但是从趋势上来看,这11个国家中几乎只有中国的政府部门经常转移净额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说,虽然这些国家国民收入都有很大程度集中于政府部门,中国政府部门的集中度没有发达国家及其他金砖国家高,但是只有中国显示出越来越向政府部门集中的趋势,其他国家政府部门再分配环节净额占比都比较平稳或者有下降的趋势(见表2-9)。
对于企业部门,在选取的11个国家中,只有中国、美国和巴西企业部门再分配净额为负值,而且以中国的绝对值为最高。就此而言,中国企业收入税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已经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能保持一个上升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初次分配可支配收入在国际比较上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总的来说,由于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国民收入有越来越向政府部门集中的趋势,这也解释了中国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过高的原因,说明中国确实需要不断加大政府消费,增加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使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回归一个合理的水平(见表2-10、表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