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考察体会和发展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正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现代农业示范和农民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样板、地方政府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国近20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各级政府、企业界、科技界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湖北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我国烟草行业有代表性的农业园区,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1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烟草行业在拓展产业功能和产业领域,提升烟草品牌及社会影响力的一大举措和亮点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立足烟草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充分发挥园区科技研发平台功能,整合全省系统科技资源,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密切合作,着力在烟叶品牌开发、特色品种选育、烟区生态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通过实施基础设施烟水建设工程和“专家+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的运作模式,使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引导山区烟草农业发展走向现代化。将传统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态、生活及社会文化等功能拓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型产业也是现代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清江源”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顺应了这种方向,立足烟草主导产业,培植休闲观光、循环农业、生态服务、科普教育等功能,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现代农业新的特色。
2 “清江源”园区建设是西南民族地区发挥资源特色和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种积极探索,值得总结提升和推广应用
西南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耕地破碎,但生态优美、环境质量高;经济基础差、人口素质低,但开发潜力和后发优势大。“清江源”园区立足烟草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突出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将土地整治、生态建设、景观营造与产业发展协调,将园区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改造及农民合作社建设等一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区建设充分挖掘本区域的生态优势与产业优势,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一个集现代烟草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教育培训、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把封闭落后农村地区变成城乡一体发展区域,这不仅为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板,也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发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行有效探索提供了经验。
3 对“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园区多功能和新型产业培育,为山区生态资产转化为经济资产开辟更多途径和成功模式。一方面,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生态建设,建立起生态景观优美、适宜观光游览的园区农业布局和生产模式,通过文化创意提升产业,拓展农业功能,服务于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和农业观光。一方面,需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丰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新型农业产业与生态服务、农业文化传承等功能一体化推进,引导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
(2)加大园区科技创新和创业基地能力建设。在现有园区科技中心基础上创建烟草科技创新平台,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烟草农业的科技创新基地,为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展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成为我国科技先导型烟草农业生产示范样板区,并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现代化和产业化之路。其次,探索建立烟草行业“创业园”和“科技孵化园”等,使园区成为烟草行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各类人才、农民创业基地。
(3)加大园区开放程度,实现“科技、资金和产业”在园区的高度积聚,使园区成为烟草行业的“硅谷”或“高地”,吸纳更多的行业资源、社会资源进入园区。吸引和培育一批科技型烟草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并鼓励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创办企业或采用各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烟草农业科技产业化,以“总部经济+基地”的形式和“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机制带动烟草行业和区域产业的整体提升与发展。
(4)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和机制,为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提供“试验田”,使园区成为烟草行业发展、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改革的试验区和先行样板。充分发挥园区在科技、资金、产业高度积聚优势,进一步强化园区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引导功能,创新园区管理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在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方面做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
陈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农业部农作物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