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
我们的上述结论有没有实证的依据呢?有。何以为据?美国。
进入20世纪,欧洲那种依靠殖民地和战争来解决总需求不足,解决双重过剩,突围低增长的道路行不通了。美国则是国土的扩张到了极限,人口增长逐步放慢,依靠扩张国土和人口急剧增长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道路也行不通了,同时社会总供给远远大于以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结果欧美国家纷纷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美国不仅掉了进去,还挣扎了11年。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图5-1是用对数刻度表达的美国历年来人均GDP增长曲线(1800—2015年)。箭头所指是1926年,当年美国人均GDP第一次达到了8302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但是,马上与中等收入陷阱打了一场遭遇战。
图5-1 美国人均GDP增长曲线(1800—2015年)
* 按2009年美元计算。
经过1927—1929年三年的徘徊,终于没有迈过这个陷阱而跌入了大萧条。人均GDP一路下滑,直到1933年的6192美元,一共下滑了25.4%。
大萧条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种激烈表现。拉美和亚洲某些经济体也是在中等收入阶段,遭遇到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而滑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了解了大萧条,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
大萧条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它的原因在大萧条前就埋下了。
首先,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基尼系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参见拙作《中国,你要警惕》)。美国当时面临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口增长速度的急剧放慢,实质上是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美国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在当时一直受到许多知识分子的批评。1900年,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发表了《嘉丽妹妹》。该书史诗般地表达了美国穷奢极欲和赤贫如洗的对立。在亲身经历和细微观察的基础上,德莱塞在自己的作品中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平。他忠于现实,忠实反映丑陋的现实,打破了美国文学中长期存在的“高雅”传统。他激情无畏,披荆斩棘,硬是在荒漠中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趟出一条路来。他的作品深受知识界和普通读者的追捧,却遭到了精英的漠视。精英的漠视改变不了现实。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经济进一步繁荣,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以至于某些有远见的精英也认识到,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加上人口增长速度的放慢,总需求的增长远远低于总供给的增长,总量矛盾加剧。
时间就这样走到了20年代。美国经济如同一部持续前进的火车,巨大的力量掩盖着它突出的弱点,有的部件开始松动,活塞开始失控,繁荣表象掩盖着极度的贫困。大多数美国精英人士没有意识到刻不容缓地解决相对贫困才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与此相反,一战以后,经济重回自由放任,政府减少必要的规则,最高税率降低到25%。
当时的美国非常富有,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经济平等和必要的政府干预。
其次,在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情况下,人口增长速度骤然放慢,经济亟须转型。我们知道,国土扩张和人口增长是美国突围市场经济低增长困局的主要变量。人口的急剧增长掩盖了贫富悬殊带来的总需求缺口。从20世纪初期到1927年,美国人口增长速度骤然下降(见图5-2)。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总需求的自然增长速度相应骤然下降,双重过剩无法被放慢的人口增长所吸收。人口增长速度的放慢,主要是移民达到了顶峰。内战以后美国大幅调整移民政策,新移民呈现爆炸性增长。进入20世纪,这种增长速度开始放慢。1900—1910年新移民大约为1630万;1910—1920年下降为1410万;1920—1930年再次上升为1660万。总之,移民增长速度出现了瓶颈,它对人口增长速度的贡献几乎为零。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使美国失去了破解市场经济低增长这个瓶颈的重要变量。在人口增长放慢这个历史时刻,美国经济亟须转型,从经济关系出发,调整分配关系,缓解贫富悬殊,通过提振中下层的总体消费而提振总需求,同时寻求新的需求点,以抵消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带来的需求增长缺口。然而,20世纪前30年,美国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统治阶级拒绝调整贫富悬殊,拒绝分配关系的转型,导致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一步步走向了大危机。在大萧条以前,贫富悬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图5-2 美国人口年增长率
第三,大规模创新带来负面冲击。由于极端的贫富悬殊,总需求非常疲软,创新不仅没有帮助美国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反而导致大规模的失业,加剧了贫富悬殊。当时的美国不缺创新。美国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国家。进入20世纪,许多创新喷涌而出。电力、汽车、大型机器、农业机械、石油、化工、橡胶、化肥、现代航海技术等等被成功地商业化,美国在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领域都领先欧洲。创新改变了美国经济的体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创造出新的财富。但是,创新没有改善中下阶层的处境,反而加剧了他们的相对贫困。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反而降低了对劳动投入的需求。从192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下阶层失去工作;1925年以后失业率逐步上升,工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持续下降,工资增长明显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市场经济+创新固然给美国带来了活力,但是并没有解决经济关系中深层次的问题,反而加剧了美国已有的生产过剩的现象。市场经济+创新加剧了生产过剩,给经济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美国开始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徘徊。
1926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8000美元。与此同时,劳动者相对收入持续下降,消费不足,生产严重过剩,经济出现疲软。
1927年,人均GDP下滑,GDP总量只增长了0.92%。
1928年,人均GDP再度下滑,GDP总量增长1.15%。到了这个时候,生产过剩终于受到政商界的关注,亨利·福特是其中比较有远见的一位。早在1914年,他就考虑到生产过剩,为了让工人买得起汽车,而把工资翻了一番。由于化肥和农用机械的采用,导致农产品供给增加,农产品价格下降,大量农民破产,他们也加入失业大军。用后来的术语讲,美国已经面临库茨涅兹拐点,需要关注收入的公平,否则就要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四,资产泡沫打破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剧了贫富悬殊。与消费不足并行的是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资本泡沫。从1910年开始,美国的投资率开始下降。消费和投资的双重不足,导致了日趋严重的双重过剩。收入分配不公,基尼系数不断攀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企业利润。不断增加的企业利润催生了资产(股市)价格不断上涨。
在实体经济投资欲望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的过度储蓄被金融化,纷纷流入股票市场。去监管风潮,导致大规模的公司并购。在1920年代,大约有6000家企业被并购。美国股市屡创新高,虚拟繁荣之盛,史所未见。高速增长的股市,推动美国经济绝地反弹。
1929年,美国GDP增长6.15%。
极度的繁荣和极度的贫困构成了美国经济火车的两条铁轨,双重过剩导致了虚拟泡沫。在回光返照下,美国经济火车离脱轨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是美国独立以来经济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
美国经济高度繁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内市场,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免受战火的侵扰,开始学着主导战后的世界秩序。
在艺术上,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从欧洲流行到美国;在文学上,美国涌现了一批作家,他们不再是欧洲风格的模仿者,而像一连串闪耀的星星在世界文学天空中升起。
同时,社会又充满了迷茫。现实和超越、批判和否定、宣泄和焦虑,多种社会情绪交织震荡。华丽喧嚣的外表和浮躁动荡的内心似乎表达了社会对危机即将来临的恐惧感应。
统治集团和上层精英却没有去感知社会的精神脉搏,依然迷信单纯的市场经济和政府不干预,没有采取防止危机的政策调整,也没有拿出对付危机的应急方案。
市场经济开始吞噬自己的孩子了。
相对贫困变得猖獗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过剩开始像绞索一样使劲捏着经济的脖子。金融资产的命运也以回光返照的方式表达着这个历史进程。
美国出现了两个不均衡:巨大的贫富悬殊,巨大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悬殊。
这两个非均衡都是市场自发力量造成的。
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股市表现出冲天的牛劲,不断扩张,在1929年达到高峰。然而,股市高耸入云,依托其上的实体经济却在持续挣扎。如前所述,GDP在1927年、1928年两年下降或停滞,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工资下降,同时,许多农民在破产的边缘挣扎。工业和农业都面临困难。实体经济的困境导致银行坏账和隐性坏账大量增加。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时候,只有两个出路:要么虚拟经济破裂;要么实体经济赶上。当这两个部门出现巨大失衡的时候,市场是无法让它自动均衡的。这个时候需要政府的手(将在后面讨论)。
然而,政府和统治精英依然陶醉在无为而治的纯粹市场浪漫曲里。
崩溃是必然的了。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政府制造了大萧条。
当大萧条降临的时候,美国经济的华丽外表就如同纸牌屋一样倒塌了。
1929年9月至10月上旬,股市开始下跌,然后出现相对稳定期。10月18日,重新开始下跌;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股市暴跌。投行和大银行为了稳定股市,大规模进场。星期五股市稍微回阳。但是,接下来的周一,股市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星期二,10月29日股市暴跌。从那以后股市虽然偶有反弹,但是,到了1932年美国股市只相当于1929年夏季的20%。美国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在大萧条中,有占总人口7.72%的人被饿死,有30%的工人失业。
如果按中国的人口规模计算的话,大约4630万人死于饥饿,大约有2.3亿工人失业!
如何才能跳出这个中等收入的陷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