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典型和非典型使役与标记论
沈家煊(1999: 36)指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建立的各种范畴大多是“典型范畴”,而且人总是通过“典型范畴”来认识新事物。人的认识和推理过程具有单向性或不对称性,总是从典型成员(无标记项)(unmarked)出发认识和推导出非典型成员(有标记项)(marked),而不是相反。典型成员或无标记项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salience),它们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在信息处理中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它们在概念化时最接近人的期待或预料。用显著的事物来认识和推导非显著的事物,这是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Dowty(1991: 571)指出,语义角色的类别并不是能够截然分开的,如同Rosch和其追随者1975年提出的事物的原型一样,角色种类是概念集合。如果我们接受一个语义角色中论元具有不同程度的家族成员特征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了有效地描述论元的选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两类角色类别,笔者称之为“原型施事/典型施事”(proto-agent)和“原型受事/典型受事”(proto-patient)。Dowty(1991: 571-575)接着讨论了“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所包含的特性。沈家煊(1999: 210)指出,最基本的对立是施受对立,人倾向于把事件或活动看作一个施事通过动作而作用于一个受事,这是一个关于事件或活动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即便是不太符合这种典型模型的事件和活动我们也尽量把它们看作“施动受”的过程。例如“我看见那座山了”,“我”并没有作用于那座山,倒是山作用于“我”的视网膜和视觉神经。但我们经常也把感事“我”看作施事,因为“我”毕竟把注意力施加于山。
使役过程的要素是施事/影响者、使役动词和受事/受影响者,根据以上观点,每一个要素都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不具有典型的施事/影响者的特性的为非典型的施事/影响者,不具有典型的受事/受影响者的特性的为非典型的受事/受影响者,不太符合典型的“施动受”的事件可以归为非典型的使役事件/使役过程。施事/影响者也可称为使因,使因可分为“原型施事和使因”和“非原型施事和使因”,前者为典型的,后者为非典型的。各种施事和使因见表2-1。
表2-1 原型使因和非原型使因
A为原型使因,B为非原型使因。原型施事是典型成员。原型施事也分不同情形。最典型的施事指一个有意志的人针对某个对象发出身体上的动作而产生某种结果(如句48的John),句(40)施事是“有意志的人”,虽没有“肢体上的动作”,但却有针对对象的行为,并产生了影响结果,也称作“原型施事”。自主的施事是典型的、无标记的施事,非自主的施事是不典型的、有标记的施事。句(40)(42)(44)(45)(48)(52)的主语是具有自主性的典型的施事,句(41)(43)的施事缺乏自主性。
表2-1中凸显程度高的、眼见为实的、具体可辨的原型施事、原型使因比非原型使因等间接使因更具有施事性,原型使因能更加便捷地连接上人脑百科知识库中储存的关于“典型使役”的图式,达成语句中使役过程的解读,而要解读带有非原型使因的使役构式则需发挥隐喻和联想能力。
就使役过程而言,典型的为包含两个参与者型事件的“施动受”的过程,即主语是施事,动词是典型的使役动词,受事是典型的受事。除此以外的使役构式为非典型的,包括表层一个参与者型事件、反身及物型事件等。
就受事而言,典型的受事属于无标记的,非典型的受事为有标记的。虽然非典型的受事在本书中统称为“受影响者”,但必要时,需要区分其中的受事和主体。各种受事/受影响者见表2-2。
表2-2 原型受事和非原型受事
句(54-56)原型受事为无标记的,(57-66)属于非原型受事,为有标记的,它们可以统称为“受影响者”,因为它们或可以被移动位置,或是动作受益体,或是信息的接受者,或是与主语同指的做受事的反身代词,或是心情受到影响,或是眼观不明显的影响,如句(57)桌子被擦之后还是桌子,并无实质性的变化,但桌子受到了影响有表面的变化:“桌子从不够干净变得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