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研究(第八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与改革方向

张占仓  蔡建霞  陈环宇 注2
Study Progress and Reform Direction of Chinese New Urbanization
ZHANG Zhancang  CAI Jianxia  CHEN Huanyu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Henan,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sorting out the concepts about new urbanization,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ix aspects of new urbanization. Through respective study on literature, academic trend and user attention, we conclude that in spite of massive and deep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in the past, China has just initiated its study on new urbanization in large scale since 2013 characterized by unprecedentedly high academic attention, user attention and relatively consistent opinions on the key problems of new urbanization. On the reform of new urbaniz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key to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s to make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settle in their eligib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es or small towns ; the breaking point of land reform is to revitalize the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resources; the core of housing system reform is to enable the town residents afford housing; and the trend of urban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to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cosmopolitan cities and large central cities and promote the social resources moving toward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es with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system.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concept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is rich in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its study has entered the academic outbreak period,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China's balanced urban construction system is imperative.
Keywords  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rural-urban integr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system; smart city
摘  要   在系统梳理新型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通过研究文献量分析、学术趋势分析、用户关注度分析,得出中国对城镇化研究积累深厚,对新型城镇化研究积累还非常有限,2013年刚刚进入学术研究爆发期,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都空前提高,对新型城镇化关键问题的认识相对一致的结论。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改革问题,研究提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让能够并且愿意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点是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让进城居民能够有希望买得起住房,城镇体系改革与创新的趋势是限制特大型城市和大型中心城市发展,推动全社会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城镇体系要均衡化发展。研究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丰富,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已经进入学术爆发期,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是向质量提升转变,中国城镇体系建设均衡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   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智慧城市

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央第一次专门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标志着城镇化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需要中央进行顶层设计。面对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国城镇化浪潮,如何认真汲取国内外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训,创造性地开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各省市区进行了非常务实的实践与探索。但是,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仍然非常多(张占仓,2014),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不断的总结、提升和归纳,以利为实际工作持续推进提供科学、可靠、可行、智慧的依据。

1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1.1  概念表述

胡际权(2005)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2006年8月,浙江提出要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安徽省赴浙江城镇化调研组,2009)。2006年11月,广西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构想:“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走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7年,江西提出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2007年10月,河南提出新型城镇化道路为:科学发展、建管并重、城乡一体、集约节约、统筹协调(张占仓,2010)。

冉启秀等(2008)提出新型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居住等方面,由传统农村文明转变成为现代城镇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社会过程。吴江等(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2009年10月,山东提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孙东辉、周鑫,2009)。

张占仓(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杨晓东(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人本城镇化、品牌城镇化、集约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集群城镇化和绿色城镇化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仇保兴(2012)认为,新型城镇化要六个方面突破: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的城镇化,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3月17日,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张占斌(2013)把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作出新的诠释。

1.2  科学内涵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非常丰富,起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向质量提升转变,城乡一体、四化同步,建设智慧城镇;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布局;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城镇和低碳城镇;节约集约利用水、土等资源,建设紧凑型城镇;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景观。之所以科学内涵这么丰富,这就是中国特色之处。因为中国只有通过自己独特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能够系统、和谐、智慧地解决自己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独特问题。

2  关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中国城镇化研究由来已久,各类研究文献非常丰富。而新型城镇化研究非常热门,文献量却非常有限。对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研究进展情况,需要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2.1  研究文献量分析

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截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表1),对新型城镇化研究不足仍然是主要问题。时至今日,研究城镇化的文献非常多,而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文献量仅仅是研究城镇化文献量的2.6%,足见在学术领域对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

从论文最高被引情况分析,以城镇化为关键词被引最高的文献是洪银兴2003年发表的论文——“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其被引221次,应该算是业界认可度非常高的论文。以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被引最高的文献是胡际权2005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被引61次,学术界认可度也比较高。二者比较,对城镇化的研究比新型城镇化要深厚许多。因此,下一步对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实际过程中,涉及重大问题确实要审慎对待,不能够盲目冒进,因为全中国对其研究和认识的深度、广度、厚度都是有限的。

在以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的文献被下载中出现了胡际权的博士学位论文被下载19 958次的记录,其被下载一次需要付费112元,那么它已经为中国知网创造了243.49万元的收益,可见知识创新的价值,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新型城镇化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程度。与此对应,在以城镇化为关键词的文献被下载最高的是张占斌2013年的论文——“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发表一年多被下载10 170次,说明社会对其需求比较强烈。在期刊论文中,以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搜索,被下载最高的论文都是张占斌的,原因首先是这篇论文内容丰富,创新点突出,其次这篇论文非常巧妙地既把城镇化作为关键词,也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关键词,而且涉及目前全社会最为关注的改革问题,贴近现实需求,引起了共鸣。

表1  中国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统计

资料来源:本表是中国知网2014年5月26日10:00的截面数据,分别以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搜索的结果。

从城镇化研究发表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看(表2),在中国知网数据中,以城镇化为关键词的文献1982年有2篇,1999年突破100篇(当年103篇),2004年突破1 000篇,2013年突破了10 000篇,说明城镇化研究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中,2010年是一个发表文献的高峰,2013年再创新高。说明在中国以城镇化为关键词进行的研究占有绝大部分份额,而以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发表的文献,2005年才开始出现,到2013年才增长到864篇。客观地看,中国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积累非常有限,研究基础还远远没有打牢。当然,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文献涉及新型城镇化研究,但是并没有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关键词,也说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地位有限。

表2  中国2005年以来发表的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资料来源:本表是中国知网2014年5月26日10:00的截面数据,分别以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搜索的结果。

2.2  学术趋势分析

我们使用中国知网“学术趋势搜索”新型城镇化,得到学术关注度变化曲线(图1)。从中可以看出,在2009年之前,新型城镇化学术关注度非常低,当年只有20篇研究文献,之后关注度迅速上升,2010年研究文献98篇,2011年上升为189篇,2012年436篇,2013年升至3 343篇,与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并在2013年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直接相关,说明该方面的研究刚刚进入学术研究爆发期。

图1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学术关注度

与此相关,我们搜索中国全部年份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热门被引文章(表3),排在前10位的学术论文最高被引26~70次,相对比较集中,说明学术领域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一致性比较好。这些论文中,发表最早的是2009年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被引用最多的论文是彭红碧与杨峰合著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个提法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表述比较吻合,成为被引最高的学术论文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表3  中国全部年份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热门被引文章

资料来源:本表是中国知网2014年5月26日10:00使用学术趋势搜索的截面数据。

2.3  用户关注度分析

我们使用中国知网“学术趋势搜索”新型城镇化,得到用户关注度曲线(图2)和近一年新型城镇化的热门下载文章(表4)。从中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用户关注度在2013年8月之后迅速提高,12月下载量达24 816篇,这应该与我们11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密不可分。2014年1月用户下载量微降至22 927篇,2月降到13 004篇(大约与春节有关),3月升至23 957篇,4月为23 808篇,维持在较高的用户关注度。

图2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用户关注度

表4  中国近一年新型城镇化的热门下载文章

资料来源:本表是中国知网2014年5月28日18:00学术趋势搜索的截面数据。

从近一年热门下载文章分析,列前十篇的文章均下载2 200次以上,均属于被高下载之列,集中度比较高。其中,张占斌与倪鹏飞的文章均发表于2013年年初,一年下载量均超过6 700次,说明市场化需求非常旺盛。王发曾(2010)等研究地方新型城镇化的文章,也能够入选被高下载之列,说明新型城镇化应用层面的研究也受到普遍重视。

2.4  研究进展小结

根据以上研究文献分析情况,中国对城镇化问题研究比较深厚,研究积累比较充分,重大问题的共识程度比较高,而对新型城镇化,全中国对其研究和认识的深度、广度、厚度都是非常有限的,应该处在起步状态,科学积累远远不足。但是,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从2013年开始已经进入学术研究爆发期,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都空前提高。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实际工作的战略意义。因为中国城镇化涉及几亿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全球任何国家都不曾遇到的重大问题,目前也确实面临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张占仓、蔡建霞,2013),所以要召开全国规格最高的专门会议,从顶层设计高度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集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次会议,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影响深远。面对新型城镇化研究积累不足的实际,下一步对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实际过程中,涉及重大问题确实要审慎对待,一般要在试点探索成功的基础上逐步铺开,不能够盲目冒进,更不宜搞新型城镇化的群众运动,要科学、理性、智慧、节约、集约,既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又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改革与创新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三中全会精神为我们从战略层面推进城镇化指明了方向,科学、合理、有效地贯彻落实这些精神,亟待在改革与创新上下功夫。

3.1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个部署非常清楚,就是全国分四种情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其中,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前两种情况,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和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之列,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确实需要限制人口规模。从2014年年初全国31个省市区地方两会安排部署情况分析,至少24个省份在城镇化章节涉及户籍问题,对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出初步部署。其中,广东、河北、江西、辽宁、青海、山西、四川、西藏、江苏、海南、湖南、安徽等省份明确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超过一半的省区并没有明确安排户籍制度改革内容。所以,提高对户籍制度改革紧迫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至关重要。我们一方面大喊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化质量,但同时对城镇化中最为要害的进城人员的户籍制度问题又避而不谈,那么新型城镇化“化”什么呢?不管是中央反复强调的以人为本,还是针对性更加突出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人的问题是关键,就是要拿出具体政策措施,让适宜而且愿意在城镇落户的居民顺利进入城镇,并且真正能够融入城镇生活。这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基层老百姓的真实需要,更是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其实,户籍改革真的那么难吗?应该不是。但是,“造城运动”确实有庞大的利益机制,涉及社会既得利益者;而户籍改革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需要冷静地正视这个问题,建议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列入城镇化考核指标,这样我们的新型城镇化才有利于逐步减去泡沫,把事实上的常住人口与我们政府机构控制的户籍人口尽快相融,还老百姓一个真实、科学、可以对历史交代的新型城镇化。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三个1亿人”问题,使户籍制度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期望顺利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3.2  关于土地制度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个《决定》意见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市场的开放,为全国城镇化推进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土地资源深化改革的制度基础。在此之前,一方面城市土地市场热火朝天,可是同时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一直没有开放,在这种严重不对称的资源配置制度框架下,中国土地市场畸形发育。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高达41 250亿元,创出了土地市场有史以来的新高。但被征地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土地市场火爆而得到多少实惠。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寸土寸金,各个城市不断出现新“地王”,并因为土地持续快速升值,导致房价过快上涨,引发买房者日益严重的不满情绪。而在广大农村,有大量闲置的建设用地长期得不到正常使用,甚至大量荒废。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离开农村并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大量居民,由于农村建设用地没有退出机制,所以数亿人的废旧宅基地大都处于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状态(张占仓等,2012)。近些年来,依据《土地法》由地方政府单方面征地、对被征地农民补偿不足的方法,确实为中国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征地拆迁纠纷一直影响巨大。这种由于缺乏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而导致的制度化的不公平,严重影响着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张占仓等,2012)。那么,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我们在对相关法规进行修改之后,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不仅将为城镇化推进能够提供比较充裕的建设用地资源,也将为手持土地这种最为宝贵资源的农民增加收入提供制度支撑,还有利于从根本上盘活农村大量闲置或者废弃的土地资源,确保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保住全国18亿耕地红线(姚士谋等,2013)。因此,各个地区根据三中全会的精神,大胆探索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的可行方法,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也将为中国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奠定土地资源供给的制度保障(张占仓等,2012)。

3.3  关于住房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住房保障体系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支撑之一。自我们国家实施城镇住房市场化以来,确实促进了中国住宅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很多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城市像欧洲”就是最为形象的表述。但是,由于城镇建设用地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我们宏观调控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城镇房价上涨过快也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因为我们至今没有建设起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资源配置没有真正地市场化,而是通过地方政府这道人为作用特别显著的门槛征地供应房地产市场,所以地方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征地权,通过征地获得了巨大的土地溢价利益,而真正供地的农民却在非常低的拆迁补偿制度约束下,并没有通过城镇化得到多少改革与发展的红利,以至于出现所谓“农村像非洲”的非常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在,明显的表现是,农村有房没人住(很多人进城打工了),城市有人没房住(真正想进城的打工者,包括新毕业的大学生,特别需要住房,但是收入低,买不起住房),高收入者拥有多套住房。这种状态离“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目标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对充满憧憬、充满梦想、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压力太大,确实对社会的长治久安不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这为我们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指出了具体途径。第一,要把解决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让最急需住房者看到希望,真正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进城人员的实质性问题。第二,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开放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盘活闲置的建设用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降低城镇建设用地成本,从制度与体制上抑制城镇房价过快上涨,让中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房子。第三,通过健全政府保障房制度,让需要保障房的居民,能够比较容易获得保障性住房。第四,通过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让住房公积金真正发挥促进住房持续消费、健康消费的作用。住房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需要真正为中低收入者着想,为国家的安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3.4  关于城镇体系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从中国城镇化的思想脉络可以看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大方向非常明朗,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路子坚定不移,把日益重要的城市群纳入发展的重点是大势所趋,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性任务迫在眉睫。充分考虑近几年表现非常突出的大气雾霾污染治理的现实需要,如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科学可行的路子需要认真探索与试验。就目前全国的情况分析,除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城镇化率本来就比较高以外,沿海地区各省城镇化率也已经比较高(表5),像江苏、浙江、广东等已经达到65%左右,距离国际公认的城镇化的第二个转折点70%非常接近,所以进一步的城镇化在数量上即将进入缓慢推进阶段,目前的城镇体系格局已经大致确定,特别是已经形成了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很快就要进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状态。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大都处在50%左右,最低的贵州、甘肃等还不足40%,未来城镇化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这些地区的城镇体系如何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特别是更加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禀赋,值得各地本着科学、可行、可持续的方针认真试验。起码,不是每个地区都要搞城市群和特大型城市,尤其是西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建设特大型城市成本就非常高,建设城市群成本更高,城市用水、环境治理等长期成本需要仔细研判,不能够简单地跟着沿海地区走,要高度重视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沈清基,2013)。实际上,沿海地区尽管环境容量比较大,但是目前出现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已经非常突出,节能减排等面临“大城市病”的制约已经非常大(宁越敏,2012)。所以,无论是城乡一体化的国家利益需要,还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城镇化道路给我们的启示(王学峰,2011),以及我们国家部分地区已经进行的探索性试验,都非常明确地昭示出,城镇体系布局要特别注意基于生态环境的因地制宜(樊杰等,2013),特别注意考虑农村转移人口的实际需要(顾朝林、李阿琳,2013),特别注意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樊杰等,2013),特别注意节约集约利用水、土资源(周春山、叶昌东,2013),特别注意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秦萧等,2013),特别注意建设包容性城市(宁越敏、杨传开,2013),这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和各地资源环境地域差异显著等客观因素决定的(王发曾等,2013),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义(新华社,2014)。

表5  中国部分地区城镇化率变化(%)

资料来源:本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整理得出。

4  结论

4.1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丰富

尽管专家们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些研究成果认可度比较高,提出了各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本文做出初步总结,归纳出六个方面的内容。但是,面对全世界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中国几亿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充分考虑中央第一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历史性影响,我们抱着对历史负责、对科学敬畏、对未来预留更多空间的态度,建议用更加包容的方法,鼓励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继续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并通过更多的实践与创新,挖掘潜藏于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心灵需求与真实愿望,创造更加符合各地资源环境、传统文化特征和创新需求的新型城镇化元素,包括城镇规划特色、城镇建设风格、地域文化标识、记得住的乡愁、时代发展标志、智慧城市建设等等,逐步构建、丰富和完善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也为全球的城镇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4.2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已进入学术爆发期

如果从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经过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情况的多方面探讨,我们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已经走过了起步阶段,从2013年进入学术研究爆发期,各种研究成果和研究论文爆发式激增,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空前高涨,全社会对新型城镇化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高度重视,中央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但是,与传统城镇化研究相比,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科学积累仍然非常有限,最高被引文献和期刊论文也就分别达到61次和54次,与传统城镇化论文被引221次相比,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成熟度确实有限。在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后,在中央明确提出未来城镇化工作的基本方向与方法之后,学界与政府部门都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更加深入的试验与探索,也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升、归纳出新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性智慧。因此,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为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机遇,需要更多学者,特别是创新活力充沛的青年学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老百姓之中,从细微之处入手,积淀一点一滴的创新火花,积累和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更加成熟的关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科学成果,为在学术爆发期有可能出最为经典的高水平成果而努力,共同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逐步进入更加令人兴奋的高潮期。

4.3  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是向质量提升转变

乘着2014中国新一轮改革元年的历史东风,各地要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从最基层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切实本着为老百姓创造改革红利的精神,务实推进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保障未来的城镇是为居民提供越来越好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人居环境。其中,在户籍制度改革上各地要多做具体事,给当地已经和愿意融入城镇生活者创造便利,让他们进城的愿望圆梦于深化改革的实务之中。在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中,确实本着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让市场配置最为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方向,从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入手,为中国城镇居民挖掘更多的建设用地资源,让中国的城镇化走在土地资源供求平衡的健康之路上,既为提供建设用地资源的农民给予市场化应有的经济补偿,也为城镇本身获得更加充裕的建设用地资源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破解城镇房价过快上涨的难题。对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要调动更多国家的资源,支持其加快改造进度,并更加长远地为其提供比较正常的宜居宜业条件,逐步消除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通过云计算平台或建设超级计算中心,推动智慧城镇建设,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与使用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居民生活幸福化。

4.4  中国城镇体系建设均衡化势在必行

国内外的城市发展实践都已经证明,一个国家要有适度的若干个特大型城市和城市群,以其形成中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通过资源共享机制,追求规模化效应,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而其他大部分地区要把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样既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近转入城镇的便利,也符合全球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趋势的需要。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53.73%,未来城镇化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近两年雾霾污染严重,堵车问题突出,房价持续升高,生活成本上涨过快,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影响巨大。因此,国家必须出台引导性政策,限制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继续沿着“经济城市”的方向膨胀,对于不是必须在中心城市拥有的职能,要下决心疏散出去。像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地比较集中的高等院校,北京非常集中的企业总部,很多省会城市非常集中的普通制造业,等等,都应该逐步疏散到真正适合的城镇。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既不在首都华盛顿,也不在经济中心纽约,而是在波士顿;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都长期在规模非常有限的城镇,但是并不影响它们为全世界造就了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而我们国家著名的大学都要集聚在少数特大型城市,确实背离了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而且因此导致各地招生制度的严重不公平,进而引导人口过度集中,产生了严重的大城市病。中国城镇体系建设的方向性调整迫在眉睫,城镇布局更加均衡化,而不是进一步集中化,发展的重点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是大势所趋,也只有这样,中国的城乡一体化才能够逐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城镇才能够建设成为“人文城市”。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赴浙江城镇化调研组:“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启示”,《安徽建筑》,2009年第2期。

[2] 樊杰、刘毅、陈田等:“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1期。

[3] 樊杰、周侃、陈东:“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与应用实践”,《经济地理》,2013年第1期。

[4]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 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地理》,2013年第1期。

[6]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http://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2013-03/17/c_115054227. htm。

[7]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8] 宁越敏:“中国城市化特点、问题及治理”,《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9] 宁越敏、杨传开:《中国城市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

[10] 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理论探索》,2010年第4期。

[1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

[12] 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 《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3] 秦萧、甄峰、熊丽芳等:“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9期。

[14] 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第2期。

[15] 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1期。

[16] 孙东辉、周鑫:“山东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11月9日。

[17]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经济地理》,2010年第12期。

[18] 王发曾、丁志伟、史雅娟:“我国城市—区域系统研究30年”,《中国城市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

[19] 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20] 王学峰:“发达国家城镇化形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4期。

[21] 习近平:“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 http://www. chinanews. com/gn/2013/03-08/4628312. shtml。

[22] 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http://news.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4-03/16/ c_11 9791251. htm。

[23] 姚士谋、张艳会、陆大道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李克强总理新思路的解读”,《城市观察》,2013年第5期。

[24] 杨晓东:“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中国市场》,2010年第42期。

[25]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6] 张占仓:“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困惑与创新方向”,《管理学刊》,2014年第1期。

[27]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9期。

[28] 张占仓、蔡建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亮点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7期。

[29] 张占仓、蔡建霞、陈环宇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河南科学》,2012年第6期。

[30] 张占仓、刘爱荣、杨迅周:《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实践》,人民出版社,2012年。

[31] 张占仓、孟繁华、杨迅周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对策研究综述”,《管理学刊》,2012年第4期。

[3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http://politics. people. com. cn/n/2013/1215/c1024-23842026. html。

[3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六大任务”,《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7日。

[34] 周春山、叶昌东:“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