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分工协作理论。
一 制度变迁理论
所谓制度,是指要求所有行为人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它包括法律等正式制度和习俗、宗教等非正式制度以及它们的实施机制。所谓制度变迁是指创新和打破一种既有的制度框架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制度变迁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主要代表的老制度主义学派,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的非中性以及过分形式化的表现方式,主张从制度分析出发建立经济学体系。凡勃伦指出,制度是人们思想和习惯长期积累的产物,而制度变迁则是一个“累积因果”的过程,一方面,现存的制度框架影响技术变迁的速度和方向;另一方面,技术又通过改变物质条件以及个人生活和思想的方法、模式和习惯而产生制度后果,以推动制度变迁。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对制度变迁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研究成果卓著。其中,诺思最有代表性。诺思主要从制度变迁的条件和动因、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步骤、制度变迁的主体以及制度变迁的方式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诺思及其合作者还设计出一个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理论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型,从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1989年林毅夫博士则结合中国的实际,将制度变迁扩展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基层的微观主体为潜在利润所诱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从易到难地推动制度创新以追求潜在利润的制度变迁方式。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国家政府为了追求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的目标,通过推行政策法令等强制规定而导致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方式。
农业是一个制度需求最为强烈的产业,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和解释中国农村改革较为曲折的三十多年。从1978年开始,安徽的小岗村开始实施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广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改革初期这个阶段的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农民福利实现“帕累托改进”,原因在于从农村开始的中国改革制度变迁的成本较低,但其相应的收益十分明显;而当改革从农村进入城市,农村制度变迁相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失去优势,从而出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资源向城市集中,使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相对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进入新世纪,国家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推出新农村建设方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财政支持的力度,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进程,以寻找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路径,农村经济又获得了新的快速发展。
二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是指企业、行业(产业)、市场这三者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组织理论就是研究企业、行业(产业)、市场这三者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规模经济和垄断是一对矛盾的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的论断,而“马歇尔冲突”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许多学者尊称马歇尔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而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则要归功于哈佛学派的梅森、贝恩等建立的第一个产业组织理论范式,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范式。SCP范式形成和盛行于20世纪3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以斯宾塞、施马兰西等为代表的新的产业组织理论开始形成。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重点是企业行为及其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无论传统还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是企业行为模式、竞争状况、社会福利效果和政府监管措施。[1]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经济又称规模节约或规模利益,是指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导致单位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收益上升的情况。它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时,由其自身内部因素导致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经济现象。后者则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时而导致单个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或收益上升的经济现象。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和发展,而垄断有可能使价格机制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与扭曲,从而抑制竞争,使经济失去活力,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科学。然而,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化生产,体现了规模经济的优势,有利于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善。规模经济既是竞争的起点又是竞争的结束。[2]
我国农业产业之所以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规模小,规模不经济。综观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过程,也就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走的是规模经济的道路。所以,通过农业产业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形式,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规模,还有利于形成农业关联产业群体的优势,即整个产业系统获得相应规模优势。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实施农业产业集中化、专业化获得农业产业的内部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以获得农工商产业系统所带给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这样,农业产业就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均衡发展,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
三 分工协作理论
分工是指生产劳动的划分及其专门化、独立化。协作是指劳动者组合在一起协力合作而进行的劳动。那么,分工协作就是指建立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协同劳动。有关分工问题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天赋的要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每个人应该做天然适合于自己的工作。真正从经济角度研究分工问题的第一人应该是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用制针的例子解释了分工的好处:第一,由于减少了工作转换次数节约了劳动时间;第二,劳动者由于专门从事单一、简化了的工作,可以积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积累人力资本;第三,操作过程的简化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使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有了更大的可能性,积累物质资本。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将协作生产的发展概括为简单协作—分工协作—使用机器的协作,并考察了分工协作的好处。阿伦·杨格进一步深化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提出了劳动分工水平自我演进的思想,史称“杨格定理”。此后,舒尔茨、贝克尔、杨小凯等对“杨格定理”进行了扩展和深化。特别是杨小凯,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原动力这一伟大洞见,提供了微观机制和数学框架。
分工协作是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一方面,一切分工都是劳动的较高社会结合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分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而当代社会的分工更是遍及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各个企业,分工水平相当高。另一方面,协作是分工的客观必然要求,它不仅使劳动专业化和工具专门化,而且也使劳动组织和劳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有利于创造集体生产力、提高个体与整体劳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技术进步等。在当下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分工协作将在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农业产业发展客观上要求其内部各环节、各领域、各经营主体进行分工与协作。发达国家由于实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农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等生产专业化,使其农业产业化的分工与协作水平达到了较高程度,大大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当下,我国农业很多仍是传统的家庭经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分工协作水平低,与关联产业缺乏有机的紧密联系,因此,很有必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即农户主要从事专业化种养,基地连接千家万户,龙头企业负责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各种协会、合作组织等服务机构负责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形成“一条龙”的经济发展格局。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简评[3]
一 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产业链文献综述
1.国外产业链理论研究
国外对产业链的研究,除了前面提到的赫希曼、荷利汉、史蒂文斯、哈里森等少数学者从自己的角度对产业链的概念进行研究探讨之外,就没有更多的学者从更广泛的层面对产业链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正如邹春燕分析检索英文资料发现(时间截止到2010年8月12日),真正与产业链有关的理论文献几乎为零,重复的搜索结果较多,大多是“Industry”(或Industrial)与“Chain”分开的检索结果。可见,国外的有关产业链理论研究远不如国内红火。
2.国内产业链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产业链的学者主要有芮明杰、郁义鸿、龚勤林、蒋国俊、李仕明、李心芹、刘刚、刘大可、吴金明、赵绪福等,除研究产业链的内涵之外,他们的研究内容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链类型。李心芹和李仕明(2004、2005)根据产业链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依赖强度关系,将产业链划分为资源导向型、产品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四种类型。郁义鸿(2005)则从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将产业链划分为产业链类型Ⅰ、产业链类型Ⅱ和产业链类型Ⅲ三种不同的类型。刘贵富、赵英才(2006)提出产业链的行业分类法、层次范围分类法、关联结构分类法、生态特性分类法、龙头企业地位分类法、形成机制分类法和其他分类法7种不同的产业链分类法。
(2)产业链运行机制。蒋国俊博士(2003、2004)认为产业链运行主要由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以及沟通信任机制共同作用决定。吴金明教授(2006)提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的“4+4+4”模型。这个运行机制模型指出产业链是由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对接和这四个维度调控以及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准市场式和混合式产业链四种具体模式形成的。刘贵富(2007)提出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信任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六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模型图。
(3)产业链优化整合。芮明杰等(2006)提出了产业链知识整合、价值模块整合与产品整合的三维度模型,探讨了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机理以及整合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模块创新机制、知识创造机制以及产业链整合的组织模式。郑大庆、张赞、于俊府等(2011)提出产业链整合理论框架要符合“5+4+3”战略框架,“5”表示产业链整合的核心是调整供需链、价值链、技术链、产品链和空间链;“4”表示影响产业链整合的4类必要非充分因素:生产要素、技术创新、产业管制和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3”表示产业链整合有3种方式: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产业融合。
(4)产业链构建。龚勤林博士(2004)提出,应从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构建产业链。接通产业链是指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链断环和孤环(本来具有联系但被割断联系的产业部门)连接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本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前、向后延伸。有一些学者从行业、企业实践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链的构建问题,像董广驰(2004)、冯久田(2003)、尹琦(2003)则分别介绍了山东沂州水泥集团创建的生态产业链、鲁北企业集团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模式以及对纸业生态产业链进行了设计。
(二)国内外农业产业链文献综述
1.国外农业产业链理论研究
国外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历史不长。近年来,国外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流动及其管理、农业产业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等几方面。对于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也有些涉及,主要有农业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会更合适、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产业链上的各链环主体之间的利益和风险如何分配和分担等,但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显得不够深入。
2.国内农业产业链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国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除前面所述的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研究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王凯、颜加勇(2004)依据谁做“龙头”及其所带动的参与者的不同,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分为“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中介组织带动模式、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和其他模式。李晓红(2005)根据产业链各功能主体不同的联结方式,将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分为合同契约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以及混合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其中每一大类组织模式下还可以细分为若干不同的模式。
(2)农业产业链组织的运行机制。王凯、颜加勇(2004)分别研究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四类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不同运行机制。王桂霞(2005)具体分析了新型牛肉产业链中的肉牛生产、屠宰加工、流通销售三个主要环节的联结方式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居于三个环节的核心地位,它协调并决定着牛肉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3)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王凯(2004)从农业的产业发展战略高度提出了整合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四大对策:要采用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从小到大、从内到外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使农业产业链的组织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发展农产品品牌链、特色农产品链和竞争优势农产品链等方式,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和健全包括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和物流链的农业产业链的综合管理系统;给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朱毅华、王凯(2004)通过建立模型,对南京市的农业产业链的整合进行了实证研究。
(4)农业产业链管理。王凯(2004)提出,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将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和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产业链链环连接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对其过程中出现的物流、信息流等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毛尔炯、祁春节(2005)指出,国外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主要涉及农业产业专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等方面以及政府推动农业产业专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等。
(5)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链断层,处于农业产业链底端的小农户十分脆弱;农业产业链的价值错位,利润中间小、两头大,处于产业链中间的小农户家庭几乎无利可图;农业产业链的风险易失控,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业产业链松散,市场集中度过低;产业链连接不畅,产业链监管乏力等。李杰义(2010)提出,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以工促农”目标的重要载体。基于农户和消费者满意的、城乡产业互动的双动力驱动机制是“以工促农”机制动力模式的最佳选择,其价值基础在于农业产业链上存在着价值链连结点,农业产业链通过这些价值链连结点,遵循先内后外的价值发现与再创造路径,持续地对其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动态农业产业链群。
二 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一)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规律、产业系统要素、产业组织、产业聚集与产业集群、产业政策等几方面:
(1)产业发展规律。肖文韬(1999)指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表现在:第一,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呈有序变化;第二,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相继出现重工业化趋势,加工高度化趋势及技术密集化趋势;第三,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又表现为各工业部门对各种资源的吸收和依赖程度的变化,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及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顺序发展阶段。高峰、唐家龙(2011)分析归纳国外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如下:经济衰退孕育新兴产业的“机会窗口”,“机会窗口”的开启有两种方式并具有时限性,抢先进入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需求和市场决定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方向;产业聚集与产业延伸是新兴产业走向成熟不可缺少的环节;产业延伸是新兴产业成熟的标志。
(2)产业系统要素。黄茂生、王新华、王俊鹏(2005)认为,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产业系统要素包括管理要素、技术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市场要素、资源要素、生产要素七个方面。杜靖(2009)认为,产业系统是由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分布在一定阶层结构之中的若干要素,在一定的环境约束下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其构成要素包括管理、技术、人员、信息、市场、资源、生产、营销等,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3)产业组织。孙明华(2009)认为,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群和社会网络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其特点是介于企业市场之间起到配置资源的作用,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双重作用机制。借助于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企业可以整合外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竞争优势。邹文杰(2010)认为,合作是产业组织的一个基本行为特征。现代产业组织合作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合作组织形式网络化、合作手段契约化、合作范围立体化等。产业组织合作新范式对现有的市场结构衡量体系提出了挑战。向秋兰、蔡绍洪(2010)认为,产业组织包含产业生产组织、产业市场组织和产业管理组织三重内涵。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统一于产业组织这一整体中。
(4)产业聚集与产业集群。王缉慈等(2001)认为,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张平(2006)则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归结为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创新优势、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信用优势、产业组织优势七个方面。麻昌港(2010)在论述产业聚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认为,大量经验表明,地方产业聚群(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
(5)产业政策。王顺雁(2010)认为,要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关键是能否在研究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各经济主体行为规律基础上尽快完成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徐华(2010)提出,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大调整、低碳经济迫在眉睫的形势下,提出三次产业能否实现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设计,更加需要依据四种机制的要求灵活包容地开展行业分类管理,运用负向表列供给侧管理和正向表列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企业决策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关鹏(2011)在研究合理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时指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次要避免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偏向;最后要加强产业政策与总量政策的协调配合。
(二)农业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主要从通过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发展农业产业政策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
1.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John M.Davis和Roy A.Goldberg在出版的著作中,首次提出农业产业化。但至今国外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仍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限定。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研究有许多,1997年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总结,认为主要有十一种认识。马骥(2008)则研究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不变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原则,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加销各个环节结成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2)农业产业化基础理论。在专业化分工与农业产业化方面,陈吉元(1996)、方齐云(1997)、蔡伟民(1998)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在交易费用与农业产业化方面,由于市场交换和组织内部存在交易费用,所以,市场主体(企业、农户)会主动寻找交易费用最低的交易方式,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鲁振宇(1996)、胡定寰(1997)、丁力(1999)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说明农户的市场交易费用过高,是农户选择产业化经营以降低交易费用的初衷。在规模经济与农业产业化方面,靳相木(1998)、赵惠(1998)、康云海(1999)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小农经济走出内部规模不经济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重要方式。在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方面,牛若峰(1997)认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是属于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3)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朱立军(2001)把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分为企业一体化运营机制、政府的调控诱导机制和市场的拉动牵引机制。刘宝龙(2002)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契约式、联合农户直接进入市场式和企业组织式。黄祖辉(2000)认为,利益协调机制加风险规避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丁力(1997)认为,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加非市场安排。
(4)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比较。在农业产业化的多种多样的组织模式中,李宏明(1999)认为,合作社型和“公司+农户”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成本较低。孙天琦(2000)认为,契约型、批发市场型和合作经济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较好地克服了市场失灵和内部科层组织失灵的不足。庄丽娟(2000)认为,契约型“公司+农户”模式具有利益分配机制灵活多样、适应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区域的不同选择、能够缓解产业化经营中的制度变迁需求和制度变迁供给之间矛盾等诸多优势。黄祖辉(2000)认为,“公司+中介组织或市场+农户”型和合作经济组织型模式比较适合中国实际,中国农村更多地采用该模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农业工业化
(1)农业工业化的内涵。陈心宇(2006)认为,农业工业化简单地说就是把农业当作工业来经营,即农业内部分工,包括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业等。刘茂松(2007)认为,农业工业化是指运用工业化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来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产前—产中—产后)中推动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高度化的演进,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整合,即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和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最终形成工业化的新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肖立(2008)指出,农业工业化是以农业市场化为背景,运用先进的工业化技术、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经营。
(2)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王孝春(2006)认为,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面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市场优化农业结构的机制不健全、农业社会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思路应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构建完整的农业立法体系。袁春新、周明霞等(2007)指出,实现农业工业化,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和带动力有限,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工业化的核心环节没有大的突破,务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培训手段落后、方式僵化、达不到预期效果,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或有品无牌,或有牌不用,或有牌无名,或有牌不护,工业反哺农业时忽视农业市场主体的培育等制约因素。认为发展农业工业化的关键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胡彬(2008)指出,发展农业工业化应发展非农业生产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机械化,这是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构建完整的农业工业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3.农业产业发展
汪细伍(2003)在《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发展》中总结提出,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增值;扶持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得到优化提高等。此外,调整和优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还必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完善支农金融格局,健全农业价格保护政策等。同时,还要通过农业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产业服务体系。
刘茂松(2004)在《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分析》中指出,农业产业发展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交叉过程,因此,农业产业发展的直接矛盾在于自然约束,而解决这个直接矛盾的关键又在于有效的制度安排。古往今来,国内外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农业是对制度需求最强烈的一个基础产业。因此,要着重关注农业产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逻辑联系及其规律,探讨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需求以及制度创新,从制度经济学的方面来分析新的历史时期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和发展方略。
王德勇(2005)在《制度演进与农业产业发展》中,通过制度演进对农业产业发展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制度对于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首先阐明制度是分工、专业化的产物,产权制度在于减少资源的外部性,企业产生的目的在于削减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制度变迁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系统,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中确实需要制度一般和产权制度的创新,当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较高阶段,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但并不必然表明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龙头企业。
孙燕(2007)在《深化和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中提出,在农业产业发展上要重视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逐步用现代理念和运行机制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要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研究新农村建设落实保障机制。
蒋和平、蔡松锋(2010)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测》一文中通过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提出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农民种粮进行直接补贴;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产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能力;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林业改革。
三 文献综述简评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可以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理论界本着就农业探讨农业发展的思路,主要就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工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促推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是在二元经济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的,在学习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理论研究指导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时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一现实,具体体现为缺少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第二,单独研究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等某方面的成果不少,但将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作为研究对象,并就如何将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指导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太少;第三,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理论研究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业抓农业,孤立地看待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缺少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
因此,基于上述文献研究,如果要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理论研究进行展望,下阶段研究的重点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二元经济现实背景决定了农户、企业、地方政府等各主体的双重经济目标和市场结构,从而决定了各经济主体的利润最大化等实际经济和理论假设必然不一样,自然会影响到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经济行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同运行机制以及不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中国的农业产业发展就不能脱离二元经济这个现实,走小农经济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就必然是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第二,既然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方面又存在许多相似的东西,并且它们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将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其研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必将引起广泛的关注。第三,知识经济时代,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之间相互结合、渗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农业多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解决好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必须在以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条件下去拓展思路,孤立地去研究、发展农业产业是行不通的。所以,跳出农业,从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协调发展中去研究农业产业、去发展农业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也必将成为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
[1]刘树成:《现代经济词典》,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2页。
[2]臧旭恒等:《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3]戴孝悌:《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述评》,《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