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产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理论与实践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和国内各界发展经济的共识,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作了有益尝试;近年来中国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度也逐步增强,并通过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中深化了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1.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在不同研究成果中有不同界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诸大建,2007)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的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其中的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正确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吴季松,2005)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粗放链式经济,转变为依附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集约闭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

《循环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叶文虎,2009)将循环经济概括为“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运用制度和技术手段,实现一定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科学院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也总结了几种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如:“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依据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代谢循环模式而建立的一种既具有自身内部的物质循环反馈机制,又能合理融入生态大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体系形态。”

综上所述,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全面的循环经济;狭义上,是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是循环经济中的静脉经济。无论从哪种角度,都说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鉴于玉碧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取循环经济广义上的内涵。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当前,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要实现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铜仁市而言,随着“四化同步”战略的实施,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供需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环境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要保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失为有效选择。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多次重大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前中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模式。它从源头控制,倡导边生产边治理,实现“零排放”或“少排放”,改变了传统的“先生产、后治理”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小的资源消耗与产出比。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铜仁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受到威胁,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镇生活垃圾仍以掩埋为主,无害化处理率不高。有资料表明,2011年铜仁市产生工业危险废物8.79万吨,综合利用量0.26万吨,处置量0.04万吨,处置利用率0.46%。2012年产生工业危险废物7.47万吨,处置量0.03万吨,处置利用率0.40%。2011—2016年,铜仁市全市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量产生呈上升趋势,仅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有所下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传统的增长方式是高消耗低产出的方式,向自然索取过度,导致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损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发展循环经济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效益的重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一方面,是倡导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过程,资源的充分利用能为企业节约生产费用,降低购买、运输等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提倡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过程,这种消费模式大大减少了生活废弃物的产生,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使用的社会效益。例如,贵阳市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相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使该市脱掉了“酸雨城”的帽子,成为宜产、宜居的“爽爽贵阳”,第三产业也伴随第二产业得以迅速发展,贵阳成为有名的旅游型城镇;六盘水市依据循环经济思路发展经济,改善了城镇环境,对企业前往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改变了“煤都”的“脏、乱”旧面貌。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1.生态文明概念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等。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正确认识“五位一体”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保障。

经济发展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和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五位一体”之间的关系;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2.生态文明内涵

理论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同时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会议通过决议,以联合国文件认可并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探索和研究生态文明之路,也可以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实践内涵: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建设生态文明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这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3.生态文明特征

生态文明的自然性与自律性。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它突出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生态文明又强调人的自律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生态文明的和谐性与公平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又是公平与效率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一的文明,它体现出了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

生态文明的基础性与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又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自然界蕴育万物,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另外,生态文明对现有其他文明具有整合和重塑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与生态文明密不可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文明强调尊重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公平,物种间的公平,承认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生态文明的开放性与循环性。生态文明具有开放性。它要求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努力认识和把握能量的进出、交换规律。生态文明又具有循环性。它要求人们在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时,一定要考虑其承受力,保证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

生态文明的伦理性与文化性。生态文明具有伦理性。它强调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种类一样,都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认自然界的权利,对生命和自然界给予道德关注。生态文明又具有文化性。它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人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

(三)产城一体化发展理论

1.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是研究产业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构成要素、产业组织、产业聚集与扩散、发展政策等问题的理论。对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政府在规划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1)产业概念

产业是由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过程的技术、物质、资金等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生产组织结构体系。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产生自变和应变。一个产业的存在,将是其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产业形成意味着产业从“无”到“有”。在产业的形成初期,产业处于萌芽状态,一般表现为一项新业务、一项新技术、一个或多个新型企业的出现。产业成长意味着产业从“弱”变“强”,或从“小”变“大”。产业在形成之后,不断地吸纳各种资源,壮大自身系统,优化系统结构,扩大系统功能。产业成熟意味着产业从“强”变“优”。产业经过充分的扩张,达到极限之后,其生产能力和生产空间的扩大趋于停止,尔后进入一个需求稳定、技术稳定、规模稳定、供给稳定、产品稳定、竞争地位居绝对优势的过程。产业衰退意味着产业从“强”变“弱”,从“盛”变“衰”。产业衰退表现为产业规模的相对或绝对萎缩、产品的老化与退化,其本质是产业创新能力的衰退。

(2)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它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研究,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为规划未来的产业结构,即为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服务。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演进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反过来也促进产业结构加速演进。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证实了这一理论关系。而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则更加明显。因此,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和研究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到今天其体系日益成熟。

(3)产业组织理论

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以价格为基础,重点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组织内部企业间垄断和竞争及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和关系,同时讨论产业组织状况和变动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进而为提高经济效率和维持市场秩序提供理论及政策依据。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1890年,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将组织作为一种可以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种组织主要有企业内部组织、不同产业间或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间的组织及政府组织。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一般是指同一产业内的各个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内容主要有行为关系、利益关系、交易关系和资源占用关系等。

哈佛学派提出SCP理论体系,为产业组织理论奠定了更微观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在SCP理论体系的支撑下,经过不断修正和完善,逐渐形成新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的斯蒂格勒提出,企业间的价格同盟难以维持,政府管制行为会使社会净福利下降,以及经济效率降低。新制度学派则侧重通过研究企业管理体制和治理框架对产业组织中的个体进行约束,以上均为产业组织理论讨论的范畴。

产业组织政策中,抑制竞争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小规模企业以及集中度很低的产业中的过度竞争。例如,国家给予一定程度的农业补贴,设立农产品最低收购标准价格,就是出于对农业以及农民的保护考虑。专利权也是一种保护技术发明不被用于破坏性竞争的限制竞争政策。

2.城镇发展理论

城镇是生产、消费和服务中心,也是文化聚集高地,又是权力的集中点。城镇发展包含着复杂的社会运动过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联系密切,其研究的学科跨度较大,故而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城镇化和郊区化是城镇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城镇发展的阐释大部分基于学科特点,从城镇化和郊区化的维度对城镇发展进行研究。

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一批古代城镇,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随后,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城镇。时至今日,城镇已经发展了6000年左右的历史,城镇理论的发展大大晚于城镇,直到14世纪,才有学者开始探讨城镇发展与政治专制的关系,如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的《历史绪论》(The Muqaddimah: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y)。随着城镇的发展,研究城镇的学者逐渐增多,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围绕城镇发展问题,创立了许多理论学说,这一时期的城镇理论也多集中于欧洲。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城镇的发展和崛起,城镇发展的理论重镇才逐渐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1)空间结构理论

把空间结构理论应用到城镇经济发展中,其逻辑脉络之一就转而研究城镇经济空间。城镇经济空间就是城镇为各经济要素的流动、配置、整合所提供的载体和场所,也是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城镇经济空间是城镇经济结构的空间投影,其形式和演化,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也取决于城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城镇的经济实力,以及人们管理、经营城镇的能力。从现代城镇角度看,城镇经济空间的位置和布局合理与否,不仅可以影响城市内各经济要素的集散效率、配置效应,城镇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程度,城镇市场的覆盖面和消费规模;而且关系到城镇能取得多大的外部集聚经济效益,产生多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甚至对一座城镇的兴衰存亡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构筑和完善良好的城镇经济空间是城镇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在这种形势下,经营城镇应运而生。

(2)空间集聚理论

现代经济活动在城镇空间的集聚已成为现代城镇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先导性因素。这种集聚主要建立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基础上,它能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加强专业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各种费用和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高效率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并形成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有利于产生巨大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使各种经济要素在这个大市场中合理流动,达到最佳配置,并产生内生效益;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中,各种先进思想的碰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只有采用这种集聚的城镇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所谓城镇空间集聚,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指城镇和城郊居民点在一定地域空间的紧密组合,以及各种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部门融入一个复杂活跃的局部系统;其二是指空间集聚将形成一个网络型的高城镇化地区;其三是城镇在社会和经济关系中会注入新的更为复杂和有效的活力。

(3)空间扩散理论

现代经济活动在城镇空间的扩散现象同空间聚集现象一样,是城镇经济空间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世界上不同城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扩散距离或空间阻隔的差异。所谓空间扩散,就是城镇核心区域作为空间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一方面从边缘区吸聚经济要素,产生大量的创新元素和成果(商品、技术、社会体制、生活方式等),另一方面这些创新元素和成果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向外扩散,引导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机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空间扩散的传导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人口和物资的“对流”;其二是以货币及相关形式作为载体的经济交易和投资;其三是信息、政策、思想、技术等的传播与效益放大。

3.产城一体化理论

所谓“产城一体”,是指在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融合产业功能和城镇功能。“产城一体化”中的“产”是指产业功能,“产城一体化”中的“城”是指城镇功能。

产业功能包括金融、信息、贸易、生产、物流等多元功能。小城镇要在集中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交通等生产要素的同时,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和创新发明,形成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再从小城镇到中小城镇和大城镇依次传播和辐射出去。在新世纪、新时代,城镇的产业发展,不仅要考虑产业要素的高效配置,使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要考虑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文化发展等诸多纯粹经济问题之外的价值判断,在这些外因约束下寻找最为合意的产业要素的配置。

城镇功能也称城镇职能,是由城镇的各种结构性要素决定的城镇机能和能力,是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没有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很容易出现“空心化”;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没有以城镇为依托的产业,很容易出现“孤岛化”。所以要协调和处理产业与城镇的关系,保持合理的尺度。而生态是城镇发展的特色,通过产城一体化构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城镇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

当前中国推进产城一体化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产业园区型。这种是以园区建设为牵动,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人口集聚,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

二是商贸流通型。这类模式主要通过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或对以往自然形成的专业市场进行改造升级而形成,商贸流通模式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地域优势。通过市场及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一业带多业、多业并举的良好局面。

三是特色产业型。这类模式主要发挥乡镇特有的优势进行产城一体化建设,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等。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城一体化建设,包括旅游综合开发区、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泛休闲度假区、休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区等。通过文化建设的例子有以下:河北蔚县的剪纸,一年“剪”出2亿多元;福建崇武被称为中国石雕之乡,都把特色文化做成了大产业。通过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等体系,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上述三种模式是较为普遍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产业,要认清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找出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