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章 实测
“发生什么事情了!”
周皇看着一脸严肃的丰王道。
丰王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从袖子里掏出了三份卷子。
“还请皇兄先看看这个!”丰王道。
周皇心中觉得奇怪,不过还是接过了这三份卷子。
“这是?”周皇问道。
“这是丰州乡试的卷子,分别对应每一场,而且还是同一个人的,还请皇兄先看一看!”
以周皇的身份,别说乡试的卷子了,就连会试甚至殿试的卷子都不一定看,除非是写的极佳的卷子,又或者是状元郎的卷子,才有兴趣看上一看。
他有些想不明白,会是一份怎么样的卷子会让丰王如此重视,一定要拿给他看一下。
难道是这次乡试出了一个杰出的人才不成?
好奇归好奇,周皇开始翻开第一份卷子看了起来。
在看了一盏茶左右时间后,周皇叹了一口气,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丰王让自己看这乡试的卷子了。
这是一张普通的卷子,卷子上的试题被普通的答了出来。可是,这又不是一张普通的卷子,因为这份卷子的试题被全部答了出来。
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了,上一次有人答出全部试题时,那时连科考都尚未改制,但是纵是如此,那个答出全部试题的人却还是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赞扬。
没想到科考改革后的卷子,居然出现了第一个能全部答出试题的人,这怎么能不让人惊讶。
“上一次答出全部试题的人,是二十多年前的钱相吧!”周皇道。
“回陛下,已经有二十五年了!”
说这话的是周皇的贴身太监张让,也是在场除周皇和丰王以外唯一一个能留在这的人,而且还是周皇的心腹。
“这网罗各方面试题的卷子,能答满已然不错,没想到此人居然还全答对了,真是着实不易啊!想来此人必定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才能做到这一步!”周皇感慨道。
接着,他又看起了第二份卷子。
第二份卷子也就一诗一词。
看完第一首诗,周皇的眼中目露精光,嘴角出现一个弧度。
“好!”
周皇赞扬道。
“好一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天下间要是人人都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铺张浪费了!”
“皇兄,边上也还有一首诗,虽然被划去了,不过依稀还看得清!”丰王提醒道。
“嗯?”
听到丰王的话,周皇这才注意到了这被划去的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一首,写的也好!”
看完这一首诗,周皇先是一愣,像是想到了些什么,而后同样赞扬道。
看完诗,周皇翻了一页,看起了后面的词。
《破阵子》
这一次,可能是被词中所说的内容感染到了,他沉默了良久。
“词写的也很好!”
这是他给出的评价。
终于轮到策论了。
周皇第一篇策论才看了不到一半,就已经无心看下去,他有些愠怒道:“这写的都是些什么?”
“还请皇兄息怒,接着往下看!”丰王劝慰道。
周皇本来是不想再看这策论的,不过听丰王这么一说,他才接着往下看。
看完第一篇,看第二篇,看完第二篇,再看第三篇。
没看完一篇,他的脸上怒色就会更浓一分,到最后,等所有策论都被看完后,他直接扔掉了这张卷子。
“你刚才说这些卷子都是同一个人的?”周皇看着丰王问道。
丰王点了点头。
“唉!”周皇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有如此文采见识,却在策论上……”
“皇兄是否仔细看过其间的策论,而不是文章本身!”丰王问道。
“这?”
确实,周皇在看这三篇策论时,也犯了一个毛病,主要看的也是文章本身。
虽然三篇策论都已经看过,但是如果现在要让他说出里面的策论内容,他还真的说不出太多。
“来人,将三位大人请过来!”丰王朝着外面大喊道。
很快,有三个人被府里的人带了过来。
这三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户部郎中潘余,太医李昊以及兵部郎中罗青。
他们在评好榜单后,就被丰王邀请了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当三人看到院子内的人时,一个个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他们立即下跪行礼道:“臣户部郎中潘余(太医李昊)(兵部郎中罗青)参加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周皇摆了摆手道。
他看了看丰王,又看了看潘余,李昊,罗青三人,面带疑惑。
“你们替皇兄说明一下这卷子上的策论吧!”丰王道。
潘余三人还有些震惊于周皇居然离开京师来到了丰州,听到丰王的话后,一个个立刻恭敬的解释了起来。
“回皇上,这篇策论上的治蝗灾之法,微臣觉得可行,若加以行之,我国蝗灾就算不能荡然无存,也会减少至少五六成以上!“先开口的是户部郎中罗青。
“回皇上,策论上的安抚军心,以及伤情的救治之法亦十分有效,若是在军中实施这些,至少能减少五成的伤亡!”第二个开口的是太医李昊。
“回皇上,其策论上提到了马蹄铁与马镫两种神器,马蹄铁可为我周国每年省下百万两银子,马镫可为我周国锻炼出更为强大的骑兵!”最后开口的是罗青。
蝗灾,战伤,军需,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困扰着周皇的大问题,因而他才会让人以这三个为策论之题。
而现在听这三人说的,这份卷子上的策论居然真的同时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这怎么能不让他惊讶。
周皇愣了好一会儿后,忽然想到了些什么。
他看着罗青问道:“你刚才说什么?那个马什么铁能每年省下多少军需?一万两?”
“回陛下,是一百万两!”罗青道。
周皇的身体踉跄了一下,差点没站稳,还好丰王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也不怪他,平日朝堂之上,有超过一万两的支出,户部尚书都会和提出申请的人争个面红耳赤的,就连他自己也会颇为心疼。
其中争执最为多而又最为剧烈的,当属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两人间的争论了。
每当兵部尚书提出要申请军需购买战马,两人那吵的就差没打起来了。要不是周皇知道训练骑兵的重要性,从中调解,让户部尚书拨款,恐怕会争执个好几天。
而现在,罗青居然跟他说这个马什么铁居然能每年省下一百多万两,而不是一万两十万两,这怎么不让他震惊。
“所言属实?若是胆敢胡言,朕定治你欺君之罪!”周皇冷冷道。
“回陛下,下官所言句句属实,请陛下随臣来看看那马蹄铁便知真假!”罗青道。
“好,那就带朕看看吧!”周皇道。
一行人来到了丰王府内的一处马厩,马厩里有着棕色,白色,红色等十几匹各种骏马,其中最起码也是中等马,甚至有不少上等马。
除了五匹马外,其它几匹马还没有安上马鞍。
而在这五匹马内,其中一匹马有些与众不同。
并不是马本身有差别异常什么的,而是马身上的装备,只见其中一匹马除了马鞍以外,其身上和蹄子上还有着一些不知名的小物件。
“皇上请看,这个就是马镫,而这个则是马蹄铁!”罗青指着马身上的马镫和马蹄铁介绍道。
原来就在他那天看完那篇策论后,心痒难耐之下,他亲自去了一趟铁匠铺让人打出了一套这马镫和马蹄铁,想要测试一下这两个东西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效。
马镫和马蹄铁打造起来倒也简单,再加上他花了重金,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成功打造了出来。
在安装马蹄铁和马镫的时候,马镫倒还好,安马蹄铁的时候马挣扎得紧,还踢伤了好几个人,不过还好,最后总算是安上了。
马蹄铁的功效短时间内倒是不是很明显,不过马镫的作用可是相当的明显。
他找了擅长骑射的人进行了试验,发现有了马镫之后果然上下马方便多了,而且在马上的行动也比原来更加行动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