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商业银行纸币卷(中国钱币大辞典)](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34/25789434/b_25789434.jpg)
【華商上海信成銀行銀元券民國元年壹元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銀元券。正面:黑色。上爲中國信成銀行圓形行標和雙獅圖案,中爲“華商上海信成銀行”。行名下自右向左直書“中華民國元年元月、憑票即付、上海通用銀元、壹元、祇認票不認人、執此爲照、中國信成銀行洋票永遠通用”。右爲東半球地圖,其中中華民國版圖以深色顯現。左爲上海總行行屋圖案。四周邊框由許多“壹元”小字組成。上邊框兩角有“壹元”,下邊框兩角有“壹”。背面:紅色。上爲中國信成銀行圓形行標和雙獅圖案,中爲“華商上海信成銀行”和英文“中國信成銀行、憑票即付1元”。此券爲試樣券,未被采用。後來正背兩面被印有毫無關聯的商業廣告,其印刷時間爲1915年12月30日。(潘連貴)
![Figure-0064-0041](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0.jpeg?sign=1739342095-NuEPSaxUcUj9lLDZzGrZCnFKHep9svQf-0-e8bb8dea85db8b95e4476c8161a82b4a)
(李安深)
華商上海信成銀行銀元券民國元年壹元券
【浙江興業銀行紙幣】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四月浙江鐵路公司附設鐵路銀行,最初數月作爲試辦,至九月九日在杭州正式開業,定名浙江興業銀行,有發行兑换券之權。次年在漢口、上海設分行,遂以杭州爲總行。1914年浙江鐵路公司收歸國有後,所附股本由銀行招商承購。1915年浙江興業銀行實行體制改革,總行遷上海,葉景葵(字揆初)任董事長,以杭行、漢行爲分行。同年9月與中國銀行訂立領券合同,領用中國銀行紙幣代爲發行,並自動取消發行權,將以前所發兑换券限期收回。隨着業務發展,先後增設天津、南京分行。資本迅速增加,1920年增至250萬元。後因領券不敷應用,呈請幣制局並財政部恢復發行權,並於1921年1月獲准,與領券制度並行。1922年12月起發行銀元兑换券,分1元、5元、10元三種,印有歷史人物像,1元券爲王陽明,5元券爲管仲,10元券爲齊太公,背面公雞圖羽毛複雜,易藏暗記。由商務印書館印製,票面未載年份。1923年試印1元、5元、10元三種風景圖國幣兑换券,由倫敦德納羅公司印製,正面爲“民國十二年印”,背面年份卻印成“1929”,旋即自行放棄。同年又向美國鈔票公司訂印人像兑换券,票面注明年份“民國十二年”。人像次序亦有更動,1元券换成管仲,5元券换成王陽明,10元券仍是齊太公,有上海、南京、湖北、天津等地名券。新人像紙幣自1925年起發行,流通很廣。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該行被取消發行權時,發行額爲9448773元,準備金連同已印未發的新鈔及已發收回的舊鈔由交通銀行接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1年7月被批准爲公私合營銀行。1952年12月,參加金融業全行業公私合營,與其他私營行莊共同組成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潘連貴)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一年壹圓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銀元券。正面:藍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中間右邊爲“壹圓”,以大明通行寶鈔範爲底紋,左邊爲王陽明頭像,作爲浙江傑出人物的代表,下有“董事長印、經理之印”紅色圖章。下邊框上端有“憑票即兑通用銀圓”。各邊框均以明洪武通寶錢爲飾紋,右上角與左下角分别有“上海”,右下角與左上角有“壹”字。背面:藍色。右側爲公雞圖,圖旁有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盛竹書英文簽名。其餘均爲英文,上爲行名,中爲面額,下有地名等内容。下邊框右角有“1”,左角有“$1”。此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1922年12月1日開始發行。(潘連貴)
![Figure-0065-0042](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1.jpeg?sign=1739342095-Vx1TeO26TyRLDi1JoOIskWQPIbKWllV8-0-342fd84150e4dd7c96a4b6892af19cdc)
122×68(《老上海貨幣》)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一年壹圓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一年伍圓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銀元券。正面:紅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中間右邊爲管仲頭像,代表古代貨幣管理的先驅者,左邊爲“伍圓”,以先秦圓足布爲底紋,下有“董事長印、經理之印”紅色圖章。下邊框上端有“憑票即兑通用銀圓”。各邊框均以先秦布幣爲飾紋,右上角與左下角有“上海”,右下角與左上角有“伍”字。背面:紅色。右側爲公雞圖,圖旁有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盛竹書英文簽名。其餘均爲英文,上爲行名,中爲面額,下有地名等内容。下邊框右角有“5”,左角有“$5”。此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1922年12月1日開始發行。(潘連貴)
![Figure-0065-0043](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2.jpeg?sign=1739342095-XhF45QJVvKD7sc6uDWkTUEppo67fV4pE-0-978c21ede8b7d9d9bd6561843ff40cd1)
139×75(《老上海貨幣》)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一年伍圓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一年拾圓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銀元券。正面:赭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中間右邊爲“拾圓”,以先秦齊刀範爲底紋,左邊爲齊太公頭像,代表中國貨幣制度的創始人,下有“董事長印、經理之印”。下邊框上端有“憑票即兑通用銀圓”。各邊框均以先秦刀幣爲飾紋,右上角與左下角有“上海”,右下角與左上角有“拾”字。背面:赭色。右側有公雞圖,圖旁有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盛竹書英文簽名。其餘均爲英文,上爲行名,中爲面額,下有地名等内容。下邊框兩角有“10”。此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1922年12月1日開始發行。(潘連貴)
![Figure-0066-0044](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3.jpeg?sign=1739342095-MzV5CxGXrVFl1D1PLv8byPurGRgOBBDh-0-93a75b4dc3437670da7d04b3367ef053)
165×75(《老上海貨幣》)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一年拾圓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壹圓試樣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國幣券。正面:黄褐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和“憑券即兑、國幣壹圓”。中爲北京國子監辟雍圖案,下爲“中華民國十二年印”,兩側有“上海”。右爲“壹圓”,左爲圓形框,内有水印。下邊框外有印刷單位名,邊框四角均有“壹”。背面:黄褐色。上爲英文“國家商業銀行有限公司”。中爲北京東便門城樓圖景和英文“憑票即付1元”。下爲英文“上海”,兩側有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徐新六的英文簽名。右爲圓形水印框,左爲“1”。邊框四角均有“1”。下邊框有英文“1929年10月1日”,與正面印刷年份不符。下邊框外爲印製單位英文名稱。(胡國瑞)
![Figure-0066-0045](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4.jpeg?sign=1739342095-OF5uuloyXKNTboFJn8StbLsm6EBft2Z3-0-e7994ef42c1bb4f8b2b31d09f089cdef)
148×82(吳籌中)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壹圓試樣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伍圓試樣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國幣券。正面:黄褐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和“憑券即兑國幣伍圓”。中爲杭州雷峰夕照御碑亭與雷峰塔圖景。下爲“中華民國十二年印”,兩側有“上海”。右爲“伍圓”,左側圓形框内有水印。上邊框兩角有“伍”,下邊框兩角有“伍圓”。下邊框外是印刷單位名。背面:黄褐色。上是英文“工商銀行”。中爲頤和園銅牛圖景。圖上下有英文“憑券即兑國幣5元”。右爲圓形水印框,左爲“5”。下爲英文“上海”,兩側是經理英文簽名。邊框四角均有“5”。下邊框有英文“1929年10月1日”,與正面印刷年份不符。下邊框外爲印製單位。(胡國瑞)
![Figure-0067-0046](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5.jpeg?sign=1739342095-5YZwYlxYed5aUH2HyFbD420CCgJCVeCw-0-b3ca8568b2b7aaf563b8c3c90a5f2ec8)
177×91(吳籌中)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伍圓試樣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拾圓試樣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國幣券。正面:黄褐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和“憑券即兑國幣拾圓”。中爲“拾圓”和頤和園萬壽山佛香閣圖景。下爲“中華民國十二年印”。左爲“上海”和圓形水印框“拾圓”。邊框四角均有“拾”。背面:黄褐色。上爲英文“國家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和“憑券即兑國幣10元”,中爲“10”和英文“10”。下爲英文“上海”,兩側有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徐新六英文簽名。右爲圓形水印框,左爲北京前門及城牆圖景。邊框四角均有“10”。下邊框有英文“1929年10月1日”,與正面印刷年份不符。下邊框外爲印製單位英文名稱。(胡國瑞)
![Figure-0067-0047](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6.jpeg?sign=1739342095-5P5ICwWpCWAPVz33OnscHKcfiESKacV4-0-07601d68bb854b1680ed943178ad0468)
173×95(吳籌中)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拾圓試樣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壹圓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國幣券。正面:黑緑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和“憑券即兑國幣壹圓”。中爲“壹圓”。下爲“中華民國十二年印”,兩側有“上海”。右爲中國古代人物管仲像。邊框四角均有“壹”,下邊框外有“美國鈔票公司”。背面:緑色。上爲英文“國家商業銀行有限公司”。中爲3個“1”和英文“憑券即兑國幣1元”。下爲英文“上海”,兩側有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徐新六英文簽名。左爲公雞圖。邊框四角均有“1”。印製時間爲1923年10月1日。下邊框外爲英文“美國鈔票公司”(圖一)。有樣本券(圖二)。(胡國瑞)
![Figure-0067-0048](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7.jpeg?sign=1739342095-q5FXtgBYr4AC0jnEIZkhopp3CKUX9lbM-0-d25743ce9dc3d35403f4bb96610b4005)
圖一 145×82(林志平)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壹圓券
![Figure-0068-0049](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8.jpeg?sign=1739342095-i2yQJc9YVk0I1swBHCCuMwnnKxuujBw4-0-63eea06657637cda264aee0fefbab019)
圖二 144×83(劉文和)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壹圓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伍圓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國幣券。正面:紅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和“憑票即兑、國幣伍圓”。中爲中國古代人物王陽明像。下爲“中華民國十二年印”,兩側有“上海”。右左均爲“伍圓”,下邊框外有“美國鈔票公司”。邊框四角均有“伍”。背面:藍色。上爲英文“國家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和“憑券即兑國幣5元”。右爲公雞圖,左爲三個“5”和英文“5、國幣5元”。下有英文“上海”,兩側是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徐新六英文簽名。邊框四角均有“5”。印製時間爲1923年10月1日。下邊框外爲英文“美國鈔票公司”。(胡國瑞)
![Figure-0068-0050](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49.jpeg?sign=1739342095-R5430jjzc914ZAfxVT0gZodxqx0tXNqs-0-2a6bb10c78813eaf99c45349e5450b43)
157×90(林志平)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伍圓券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拾圓券】中華民國紙幣。商業銀行國幣券。正面:緑色。上爲“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和“憑券即兑、國幣拾圓”。中爲中國古代人物齊太公像。下爲“中華民國十二年印”,兩側有“湖北”。右左均爲“拾圓”。邊框四角均有“拾”。下邊框外有“美國鈔票公司”。背面:棕色。上爲英文“國家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和“憑券即兑國幣10元”。右爲三個“10”,下有英文“國幣10元、湖北”,兩側是董事長葉揆初和總經理徐新六英文簽名。左爲公雞圖。邊框四角均有“10”。印製時間爲1923年10月1日。下邊框外有英文“美國鈔票公司”(圖一)。另有上海地名券(圖二)。(胡國瑞)
![Figure-0068-0051](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50.jpeg?sign=1739342095-OtgBWjiHG4G4751cSEtHzH8egQjyqHSk-0-b7d04592d9fd594d37cab2a06011473d)
圖一 170×94(劉文和)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拾圓券
![Figure-0069-0052](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0B72/14261477005183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051.jpeg?sign=1739342095-Ev0kTIcABLnlBEc2kWILoTef1zNpfCdJ-0-334f6cdb5c71f9bcae156802035a6c40)
圖二 169×94(吳籌中)
浙江興業銀行兑换券民國十二年拾圓券
【四明銀行紙幣】四明銀行亦名“四明商業儲蓄銀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袁鎏、朱佩珍等十人發起創辦,呈請度支部、農工商部核准,享有紙幣發行權。股本爲規銀150萬兩,先收足半數,於八月十六日(9月11日)在上海成立總行,開始營業。周晉鑣爲總董,陳薰爲總理,虞洽卿爲協理。次年在寧波設分行。宣統元年(1909)以上海四明銀行的名義開始發行鈔票,背面英文行名則爲“寧波商業銀行”。因古時寧波府曾别稱“四明”,故四明即寧波。辛亥革命前夕,孫衡甫任總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業務漸有起色,1919年增設漢口分行。爲擴展業務,1920年發行鈔票分1元、5元、10元、50元四種,由美國鈔票公司印製。1921年又以上海四明銀行名義發行1元券,由財政部印刷局印製。1925年版四明銀行紙幣按正面圖案來分,四明山圖的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種,行屋圖的有1元、5元、10元三種,均由德國鈔票公司印製。1930年設南京分行,同年起增設同業領券業務,擴大發行。1931年孫衡甫被推舉爲董事長兼總經理。1933年廢兩改元後,資本改爲225萬元。後又增發1933年版1元券和1934年版10元券,由英商華德路公司印製。民國時期四明銀行紙幣只見上海地名,票面印有孫衡甫英文簽名,主要在上海、寧波、温州、舟山、漢口等沿海和沿江城市流通。1935年6月因發生擠兑危機,由財政部接管。同年11月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被取消發行權,限期收回已發行紙幣,當時發行額爲1922萬元。1936年改組爲官商合辦銀行。上海解放後,四明銀行官股由人民政府接管,實行公私合營。1952年12月參加金融業全行業公私合營,與其他行莊共同組成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潘連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