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视频侦查的特点
从性质上来看,视频侦查不仅具有侦查工作的一般属性,同时还具有现代化侦查方法的独特之处。当前阶段,视频侦查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一、信息性
视频侦查的诞生与发展,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一个是侦查工作对信息的现实需求,另一个是视频技术在信息收集方面的功能优势。侦查工作是一种回溯性的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侦查人员要全面搜寻与案件有关的各种形式的线索和证据,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获取反映案件事实的信息碎片,并最终将这些信息碎片拼接成形。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发现、解读、运用信息的过程。对于侦查人员而言,视频技术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制约,通过动态视觉图像的形式,生动客观地提供反映案件发生发展情况的信息。因此,视频侦查的出现,体现了主客体之间信息供求关系的统一。
二、技术性
以视频技术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视频侦查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视频侦查的优势在于运用物力替代人力,借助科技手段高效便捷地满足侦查工作的信息需求,因此它对技术软硬件的依赖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视频侦查的组织与实施,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与理解有关技术的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技术资源的稀缺性与有偿性,决定了开展视频侦查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予以支持。实践证明,对视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解越深入,越有助于技战法的形成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对视频侦查在建设、维护、研发、管理等环节投入的资源越多,所取得的应用成效往往越好。
三、系统性
“系统”一词泛指一定范围内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熟而完善的视频侦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只包括“调阅录像”这一个环节,在侦查人员调阅录像的背后,还有许多重要的关联环节,包括人员的组织与配合、前端摄像机的选址架设、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操作流程与标准的规范、视频图像的处理与管理等体制机制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足以影响整体工作的走向。系统性是视频侦查工作得以组织实施并发挥功效的结构基础,组织化程度越高,视频侦查活动就越是高效顺畅。
四、专业性
在早期,侦查人员运用视频技术开展侦查工作,多是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简单查看现场有无视频监控摄像头,有即调看,没有则罢。在视频图像中能发现案件线索最好,不能则另寻他法。但随着视频侦查的广泛运用与深入发展,这种侦查方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朝着专业化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视频侦查相对于整个侦查工作而言越来越专业化。视频侦查被称为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之后侦查破案的第四大技术支撑,在侦查方法体系中已经自成一派,发挥着其他侦查措施无法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视频侦查组成结构及主体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工作体制与工作机制逐渐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人员也逐渐专业化和职业化。
五、社会性
视频侦查是一项运用视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与犯罪活动相关线索信息的专业工作,犯罪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社会性。首先,作为视频图像采集入口的前端摄像机,只有架设在犯罪活动相关的区域场所,才能够发挥作用,而这些区域场所的社会活动一般都较为活跃与集中。其次,视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使得视频图像的分布呈现出社会化特征。最后,视频侦查工作与当今社会存在广泛而深刻的相互关系。宏观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对视频侦查工作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个体隐私权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博弈对视频侦查权限与边界造成的影响,城镇建设规划与人口流动规律对视频侦查工作格局造成的影响等。微观上,无论是在筹备建设阶段还是日常运行阶段,任何社会面中人、时、地、物、事等情况的变化,都可能对实施视频侦查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六、合法性
视频侦查是为完成侦查任务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与现场勘查、讯问、询问等其他专门调查工作,共同属于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这一概念的下位概念。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对侦查活动设定的边界,自然适用于视频侦查。开展视频侦查的原则、目的、主体、对象、方式等内容,都必须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与法律规定,没有具体操作依据的,应及时对上位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制定本土化的行为规则,不能为所欲为、滥用权力,否则可能构成侦查违法行为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