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蒲元
过了没多久,赵统就把那人抓回来了。他倒也不是什么硬汉,抽了几鞭子以后,什么都招了。
原来,是我先入为主,把东吴想得过于吓人了。关心则乱,我后来也想明白了,诸葛亮依法治国多年,怎么可能让敌国势力这么容易渗透进来?这人是东吴的人不假,还是孙家的一个旁支,也确实带了孙权招纳黄元的旨意。但从他入蜀与黄元牵上线,到参与叛乱出谋划策,中间起作用的却是刘璋的人。当年从刘璋手里夺取益州之后,刘备把他安置到了荆州,吕蒙偷袭荆州的时候刘璋也落在了他们手里。怀着对我们的恨意,刘璋直接投降了孙权并甘为所用。以刘璋在益州经营多年的根基,他想派些人悄无声息的入蜀并勾结黄元还真不是我们能轻易发现的。
除此之外,也问不出其他有价值的消息了,这人,自然也就没用了。一个旁支而已,想来孙权也不会在意。
清理完战场,收拢好降卒,就近找了个地方安营扎寨,但直到晚上柳隐还没回来,我不禁有点担心,派出去了好几拨人打探他们的踪迹。
第二天早上,柳隐终于回来了。他们连夜追踪,终于在通往南安峡口的路上把黄元抓住了。其实我也是第一次见黄元,看着他蓬头垢面,身上华服已经破烂不堪的样子,我厉声问道:“黄元,大汉待你不薄,委你一郡之重。纵然丞相对你不善,也是因为你无视法度。为何如今陛下刚病危,你就起兵谋反!”
黄元被抓已经心知必死,抬头冲我笑了笑:“哼,待我不薄!陛下一死,国事必然交给诸葛亮,我若现在不反抗,将来只怕死无葬身之地。你个黄口小儿,你压得住他吗?”
这话让我听得十分恼火,只是还未等我发话,王猛暴脾气上来,抡起巨掌“啪啪啪啪”抽的黄元瞬间变成了猪头。抽完之后,犹不解气,他一脚踹翻黄元:“呸,狗贼,背主叛国,还敢对殿下不敬。殿下,让我一刀砍了他吧!”
我说:“先不要杀他,把他压下去,带回成都,当众斩了他。我要让天下人看看,背恩忘义,叛国投敌的下场!”
休整一日,大军开到临邛,我亲自主持祭拜了临邛县令,并下令厚待他的家人和守城将士的遗孤,而后直接西进汉嘉郡治所邛都县。由于汉嘉郡的兵力已经被肃清,所以当汉军到达城下时,城内留守官员直接开城投降。
进城之后,我下令三军严禁扰民,违令者斩,又四处张贴安民榜,秋毫无犯。同时,收押黄元三族及叛乱首要参与者,没收其家产充公。
此役,我军伤亡超过六百人,杀敌两千余,俘虏两千余且有近半是蛮军。清算黄元,共计收押其亲族四百多户,奴仆佃户近两千户六千人,另有田产千顷,金七百斤,蜀锦万匹,粮食万石。
我任命陈曶临时代理汉嘉太守,告诉他将黄元的田产分给愿意下山耕种的蛮族部落和流民,但一定要登记在册。至于收降的俘虏以及黄元的亲族奴仆,继续留在这里我不放心,要把他们带回成都。此外,我上表永安,陈述此次出兵的经过,表彰杨洪、陈曶、郑绰、柳隐、霍弋、赵统等人的功劳,请求嘉奖。
我们返回成都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三月。在离城还有十里的地方,远远地就看见一大群人。我让人过去打探,才知道是杨洪带着百官出城迎接我们凯旋归来,另外还有一些附近的百姓想过来看看朝廷大军的风采。杨洪、向朗、王连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见他们这么不辞辛苦,我急忙下马,走着过去以示尊重。
一见面,杨洪就对我说:“殿下以舞象之年(十五到二十岁)亲征,破叛军于阵前,生擒逆贼黄元,可喜可贺!”
向朗、王连等人也出声附和。
我谦虚道:“此役全赖三军用命,诸位大人筹划得当,禅岂敢居功?只是此战虽胜,我军亦有不小伤亡,稍后抚恤之事还要劳烦各位大人鼎力支持。”
他们连称应该,又聊了几句,我把他们扶上马车,一起回城。
回城之后的几天,我一直忙着跟他们一块抚恤阵亡士卒、救治伤兵、安置战俘等事宜。这些事,赵统、柳隐等人帮不上忙,而几位大人又年事已高,我不想让他们太过操劳,就叫上费祎、董允、诸葛乔、霍弋这几个年轻的跟我一块处理,由几位大人把握大方向从旁指点。对于我们而言,这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在怎么处理收押的犯人这件事上,我犯了难。这些犯人,有很多根本不是黄家的嫡系,只是无奈被裹挟近来,如果全都从严处置,只怕显得朝廷不够仁慈。
就在这时,有人来找我,让我有了主意。这个人,名叫蒲元。
蒲元,蜀郡成都人,为丞相府西曹掾,是个造器高手,尤其擅铸造刀剑。章武元年,有人进献金牛山铁矿,刘备令蒲元铸造八把宝剑,各长三尺六寸,刘备自己佩带一把,其它七把宝剑分别赏赐给诸葛亮、我、梁王刘理、鲁王刘永、关羽、张飞、赵云,号称蜀八剑。别的七把我不知道,我这把端的是削铁如泥,吹毛立断,可惜一直没机会在战场上试过。后来诸葛亮北伐时,蒲元在斜谷为他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
蒲元这个人,很像后世那些把生命献给了科研事业的伟大科学家。他性情孤傲,醉心于铸剑,平素不爱与人打交道,但是举国上下不论刘备、诸葛亮还是我都对他十分尊敬。有他在,汉军的战斗力能提升不止一成。
听说他来了,我急忙放下手头的公务出门迎接:“大匠师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大匠师是我们对他的敬称。
蒲元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三尺山羊胡,一对小眼睛眯着瞧了我一眼,拱手道:“来跟殿下讨要几个人。”
我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左右看了两眼,疑惑道:“要人?我这里能有什么人是大匠师看得上眼的?”
蒲元测过身子不再看我,背着手说道:“殿下这里都是贵人,当然没有我能用得上的了。我说的是从汉嘉押回来的那些罪犯。”
我越来越迷糊:“罪犯?”
蒲元点点头:“不错。我西曹最近因为炼器,人手紧缺,听说殿下这里压回来一批人,就想过来看看能不能挑几个成器的。您放心,重犯我肯定不敢开口,只要罪责轻的。与其让他们全都流放,还不如留几个有本事的给他们个机会戴罪立功。”
我说:“可是那些人大都是世家子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能帮上什么忙吗?”
蒲元笑了笑:“就是他们才能帮上忙。这些人从小娇生惯养,能读书识字,头脑灵活,更兼手指细腻,如果肯下功夫,对于炼器再适合不过。我要造的是神兵利器,若是平常兵刃,找些铁匠粗汉就够了,哪用得着他们。”
我心中一动,把蒲元请到厅内,写了封手令给到霍弋,对霍弋和张怿说:“绍先(霍弋字),你持我的手令带大匠师去挑人。文悦你也跟着去,等大匠师挑完人,你看看有没有适合学医的。记得,跟他们说清楚,以后是要随军的,必须能吃苦。”
他们走了以后,我对费祎、董允和诸葛乔说:“黄元的亲族,直接参与叛乱的,连同黄元一块处斩。只诛首恶,余者宽赦,就让他们一起到都江堰屯田吧。只是,这剩下的仆役该怎么处置呢?一来不能让他们跟黄家的人在一处,二来蜀郡恐怕也没那么多地方让他们屯田了。”
他们几个人冥思苦想,一时也没什么主意。突然,诸葛乔拿过地图,指了指一处地方,说:“殿下,可以让他们去这里屯田。”
我们上前一看,却见他指的是汉中。
诸葛乔继续说:“当年汉中之战,我军虽胜,但曹操将汉中百姓全部迁到了雍凉二州,我们得地却失人。而今汉中沃野千里,却没有足够的人耕种,日后北伐之时恐为我军一大隐患。不若趁此良机,将他们派往汉中屯田。”
好注意啊!他一说完,不光我,费祎、董允、霍弋等人都很赞同,只是高兴了一会,他们也有些忧虑:“伯松公子此计甚妙,只是成都往汉中,岂止千里,中间更有多重险阻,恐怕此事不易做。”
我说:“不能因为难做就不做,毕竟这事关将来北伐之举。我们好好规划一下,怎样把这件事做得完善。”
没过多久,蒲元他们就回来了,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张怿也带出来十来个人,我看他们都有收获,高兴地说:“大匠师的人就请您自行安排了。至于其他人,绍先,你帮文悦安顿好他们。”
第二天,我亲自在成都闹市监斩了黄元,并派人将他的脑袋送往永安。
过了几日,一切准备好之后,我让赵统带上我给魏延的手书,率领五百名士兵将那些仆役送到汉中屯田。之所以派赵统,是因为赵云跟魏延有旧交,派他去好说话。刚把赵统送走,永安就派了信使到成都,并带来了一道圣旨:让我火速赶往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