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汉中政务

眼见关兴的病情一天好过一天,气色慢慢变得红润起来,我才放下心来去处理别的事。

这些日子我先是办张苞的葬礼,后来星彩、关兴的病情又让我一直脱不开身,连汉中的政务都没有怎么管过。幸亏,李严、吕乂二人都是才能过人、经验丰富的老臣,交给他们倒也不用担心。不过,我还是有必要过问一下的。

腾出空来,我专门派人把李严、吕乂请到了我这里。

我上来有些歉然地说:“朕回汉中已经有些日子了,竟然都没有向正方、季阳询问过汉中的政务军情,你们不会责怪朕失职吧?”

他们二人诚惶诚恐,回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自回到汉中,一直在忙着处理张将军的丧事和关将军的病情,关爱臣子,实乃明君所为。更何况,陛下在前线时日颇久,浴血奋战,好不容易回到后方应该好好休息。如果连汉中的事务也需要陛下操心的话,便是臣等的失职了。”

我笑道:“你们怎么会失职?汉中有你们在,朕是绝对放心的。只不过,这几年朕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保住陇右上,对汉中所知较少。陇右土地虽广,但贫瘠多牧草,产粮不足以支撑大军开销,所以汉中依然是我军的根基所在。二位卿家给朕讲讲汉中的状况吧。”

吕乂拿出一本账册,呈给我,说:“陛下,由于这几年雍凉二州战事频仍,而汉中则是难得的安静,所以很多百姓南下进入汉中。虽然后来又有一部分回去了,但当年曹操强迁汉中百姓到雍州定居,这些人中有很多就是那批人和他们的后代,他们回到故土不愿再离开,就留了下来。加上陛下大力派发人手在汉中屯田,如今汉中的户籍已达五万户,近二十万人,一年可获粮草超过一百万斛,预计三年以后可以再增加五成。”

单单汉中一郡,不算成都和益州其他地方就可以为前线提供粮食一百万斛!听吕乂的意思,未来还会继续增收。我知道吕乂的为人,没有把握的话他不会乱说。汉中地方千里,土地肥沃,昔日张鲁治理时人口高达四五十万(张鲁的功曹阎圃劝谏张鲁时曾说:“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吕乂说的话完全是有据可依的。只是,当年曹操失地得人之后,汉中便不可避免地萧条、衰落,变得荒无人烟。短短数年,已经恢复了几分当年鼎盛时期的气势,可想而知吕乂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我对吕乂说:“季阳这几年辛苦了,汉中如今的样子实在是让朕出乎意料。有你在汉中足兵足粮,我们的将士们才能在前线攻城略地。夺取陇右,你功劳不小,朕不会忘记的。”

吕乂连称不敢,我又对李严问道:“正方,如今我军主力皆在陇右,你总督汉中军事,兵力不足,可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李严回道:“陛下放心,文长在汉中镇守多年,将汉中经营地固若金汤,各处险要皆设有关隘,纵然只有万人把守,也至少可坚持一月有余,足以等到大军回援。况且,现今汉中北有陇右、武都、阴平做屏障,东有西城为前哨,纵深更加宽广,一旦有事,给我们可准备的时间也更加充足,不会有问题。”

他说的倒是事实,汉中各处关口我也基本去查看过,确实是十分完备,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不为过。当年魏延受命镇守汉中时对刚刚进位汉中王的父亲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绝不是什么狂妄之语,魏延打仗勇猛而有智略,是曹营众将都不愿面对的敌手。尤其在赵云、张郃先后故去之后,放眼天下魏延应该称得上第一名将。我一直认为,以魏延的本领,就算是身处名将如云的前三国时代,他也必然能闯出一番名堂。只是他比较年轻,没有赶上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早年又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兵,直到遇上父亲,才开始崭露头角。与他相似的,还有黄忠,一员天下无双的骁将,人至中年依然碌碌无为。直至遇到父亲,龙虎风云际会,最后在定军山之战大放异彩,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让一代枭雄曹孟德也不得不暂避锋芒,饮恨败北。

我生的晚,明明跟曹丕算是一辈人,却比他儿子还小两岁。但我是幸运的,当三国早期那批名将全部凋落以后,我身边却还有魏延这样一个硕果仅存的人辅佐,而且看他的架势,至少还能为我征战一二十年。因为我的改变,这一世他肯定不会重演历史上的悲剧了,我有信心,他会帮我建立更大的功业。

我又问道:“如今我军在陇右再次击退魏军,想来短期内他们应该再无力攻打我们,汉中北面几乎不受威胁。但是,荆州的司马懿老奸巨猾,我们当初在他眼皮底下救走孟达、攻下西城,他至今没有动静,虽说有东吴拖住他的关系在,但终究不可掉以轻心。一旦他发难,恐怕是智计百出,难以招架。”

李严笑道:“这点陛下放心,自从孟达被救出以后,为防刺激司马懿,臣让他协助屯田事宜,再未回过西城,加上东吴的牵制,想来司马懿也不会轻举妄动。更何况,我们在荆州的探子近日得到消息,荆州人事任命更迭频繁,可能司马懿要被调走了。”

我问:“调走?调到哪?”

李严摇摇头:“没有打探到具体消息。只不过,以臣的推测,如今曹魏西线一败再败,张郃也死于我军之手,恐怕……”

“雍州!”我惊呼一声,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神色,自失一笑:“如今我军已经在陇右站稳,又有相父和你们,便是司马仲达坐镇雍凉,朕也不会怕了他。”

命中宿敌,终究是躲不过了。不过,幸好我们已经不用像历史上那样翻越八百里秦岭,跋山涉水,带着有限的粮草去进攻手握二十万步骑精锐的司马懿。

司马懿要走了,那汉中东面的威胁也已经消除,估计未来几年汉中再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听吕乂所说,汉中现在有大量的人口是从雍凉一带逃过来的,虽说其中有很多是之前被迫强迁的,但是毕竟是个隐患,万一里面混入了曹魏的奸细,在关键时候搞破坏,危害还是很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跟李严、吕乂讨论了许久,最后想到后世王安石变法中有一条保甲法,于是提出来给他们参考。

最后决定:汉中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本地住户中的退役老兵或有威望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组成乡兵。农闲时集合乡兵,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秩序。分好以后,汉中的户籍就会变得一目了然,如果其中真的混有奸细,也可以很快就排查出来。

保甲法只要成功推广开来,汉中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除了能减少国家正规守军的压力,还可以瞬间多出一两万预备役部队,而不用花费国家一分钱。李严、吕乂都是聪明人,立刻就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大呼精妙。既然两位汉中的主官觉得可以,我就当即下令开始施行。

汉中在过去的多年里一直是我们抵抗魏国的前沿,比起益州腹地的郡县本来就是实行的军事化管理,所以政令下达以后执行很快,也没有受到太多阻力。不几日就统计上来,汉中所有百姓分成近百个都保,共募集乡兵一万五千余,我让人从府库中取出了一批已经比较旧的武器先给他们操练用。

户籍的事情处理完,我还没顾得上休息,就有一辆从成都来的马车直接开到了汉中府邸门口。马车淡泊素雅,跟着几名随行护卫和侍女,门口的侍卫上前询问却被挡了回来。他们告诉我之后我很好奇是什么人,于是亲自出来查看。当侍卫说陛下亲至的时候,从车上走下来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少妇,头发微黄,小麦肤色,气质雍容,还拉着一个长着一双炯炯有神大眼睛的小女孩。

我愣住了:“师母,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