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报告(2013)](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19/26243519/b_26243519.jpg)
一、中国发展指数(2012)的几点结论
(1)报告对201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国发展指数总指数及4个分指数(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进行了测算和排序,结果显示,中国发展指数总指数居前三位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见表1)。
表1 中国发展指数(2012)的主要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jpg?sign=1738806259-ypGq5vj1VEIb6bIsAv3hM42SZyVW1ONl-0-510fa051cc5d73cffb5417d3de241c1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3-1.jpg?sign=1738806259-wkLnrdkpynEB0Re3wmcUewH2mlFmA5q6-0-0dfa5d4ef0e335e9a0b1709fd86fb8da)
其中,健康指数居前三位的是上海、北京、辽宁;教育指数列前三位的为北京、上海、天津;生活水平指数列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社会环境指数列前三位的为海南、江苏、山东(见表2)。
表2 中国发展指数(2012)的主要结果(分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3-2.jpg?sign=1738806259-AnRuXsix2LHQd2SPRavzpv29B6GmqdoB-0-2d3091b83d4b53a097c8499e27983a4b)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1.jpg?sign=1738806259-789etbWivfjlWcDw4YwlPyklV6CtPexM-0-1ff6060103308325283fb797bf4c43c3)
(2)总指数继续保持增长。在增速前8位的省区中,5个来自西部,3个来自东部;在增速后8位的省区中,4个来自中西部,4个来自东部。在全国31个省区中,有13个省区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其中,重庆、广西、海南等6个省区的排序上升,江西、河南、安徽等7个省区排序下降(见表3)。
表3 13个省区RCDI(2012)序位与RCDI(2011)序位对比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2.jpg?sign=1738806259-erYdeKzDmGOYiHbXSLbrBcMx1rgkfmzu-0-4374442d49e36767e4eacf17cf1fb9b2)
从分指数来看,与上年相比,31个省区健康指数、生活水平指数和社会环境指数的排序变化均不大;相对而言,绝大多数省区的教育指数都有位次变动,指数得分都高于前两年(见图1和图2)。自2005年以来中国发展指数及分指数连续7年保持增长,增幅明显,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近年来稳定上升。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5-1.jpg?sign=1738806259-LVPIskx0ijOLZno3UTYJmZLJLeKF4Lnd-0-27827174de81288fed5ed61d06ce1f91)
图1 2005—2012年中国发展指数变化趋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5-2.jpg?sign=1738806259-nLXrfYFnDH11LHREPk53IrvOGb54Pa46-0-5679ecf744c9df5dd33e37753a6dd662)
图2 2005—2012年各分指数变化趋势
(3)自2005年以来,中国发展指数的区域差异始终存在,且一直震荡上升(即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在逐步扩大,见图3)。生活水平指数的区域差异较大且逐年扩大,从而导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指数)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社会环境指数的区域差异最小,且多年来保持稳定。健康分指数和教育分指数2012年呈下降势头(见图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6-1.jpg?sign=1738806259-xJxDnvFE6XXNDZxkrQOuEl2gUY0HoxCY-0-30b3ac60adbc7ab11f7b7336a7106bad)
图3 2005—2012年中国发展指数区域差异变化趋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2A9D/14676485405742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6-2.jpg?sign=1738806259-Q7Wa0jGYKg1tCBkrN9TGeABDq5uAQQld-0-bcfa754d912f4456d159e39fa49b709a)
图4 2005—2012年各分指数区域差异变化趋势
(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内地31个省区社会经济地理分四大板块的格局基本未变。辽宁从第三类进入第二类,新疆从第四类进入第三类,其余模块不变。第一类为特大都市区,有北京、上海2个省区;第二类为沿海发达区,有天津、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广东6个省区;第三类为中度发展区,有吉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湖南、海南、重庆、陕西、河南、宁夏、广西、新疆、江西、安徽、四川18个省区;第四类为西部偏远区,有青海、云南、甘肃、贵州、西藏5个省区。其中,第一类地区除社会环境指数低于第二类地区外,其余各指数都远远高于其他三类地区;第四类地区各指数都低于其他三类地区。
(5)在指数的15项指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预期寿命等12项指标与上年相比继续进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单位产值污水耗氧量2项指标值略高于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与上年持平,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