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的新托福写作手稿](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14/26392314/b_26392314.jpg)
一、发散
在动笔写文章前,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案例和论据作为文章的“枝叶”,来支撑中心论点,这个过程要以“发散”为核心,尽可能触及自己熟知的材料。最开始“发散”时,应以寻找更多的信息为目标,而不必纠结于信息间的层次关系,否则会影响收集信息的效率;在“发散”的最后阶段,再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尝试着进行改进、甄别和分类,做好“专注”。下面我具体解释一下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
首先是注意“无论巨细,不分层次”。考生写文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总感觉自己收集的信息很凌乱、不系统,于是很纠结。对于这一点,其实大家没有必要烦恼,记住“the more, the better”。因为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把所有的信息都尽可能地堆砌起来,等到后面讨论“信息的组织”这部分内容时,再来具体地分析应该如何正确且合理地将它们呈现出来。大家收集信息的时候要进行头脑风暴,把相关的内容都聚拢到一起,寻找多种可能性。当然不一定所有想法都适合放到文章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地筛选和斟酌,而高质量筛选的前提就是拥有足够全面的信息。所以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信息点越多越好,想问题的思路越开阔越好,先不进行任何的限制。当然,能主动意识到“信息的分类与层次”是很好的习惯,但我建议大家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暂时忽略这个方面。
其次是“‘改进’等同于‘创造’”。其实可能大家头脑中早已储备了一些司空见惯的点子,如果能有意识地改进一下这些稀松平常的信息,或许会远比挖空心思地追求一些新的内容更有效、更有意义。经常会有考生愁容惨淡地抱怨“实在是想不出新素材了,不知道写些什么”,这时候我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妨尝试着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原有的内容。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对已有信息的层次进行划分。
最后是“多与人交流”。毫无疑问,每个人的角度、立场以及所接触的领域都不尽相同,所以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各具特色。所以要多与人交流,沟通彼此的想法,这样能使脑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集结与利用。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