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研究方法
1.价值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对钢铁产业立法的价值理念、目标与原则等方面的研究。
2.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将我国的钢铁产业同世界产钢大国进行比较,从中把握钢铁产业发展及国家调控的规律,以法律保障我国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3.历史研究方法。本书将对我国钢铁产业政策从纵向的角度进行梳理,研究相关产业政策的产生、发展、演变及终止,分析其成败得失,以期对我国钢铁产业法律政策的完善提供启示。
4.法经济学的方法。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制度。
(二)创新之处
第一,本书将钢铁产业法的问题置于宏观—中观双层产业法的分析框架之中,在以中观产业法层面研究为主的同时,注重研究钢铁产业政策与国民经济宏观产业政策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钢铁产业政策与相关产业政策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针对以往钢铁产业规制的研究较多从经济学的视角,较多关注产业规制中的成本与效益问题,本书从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这三个维度对钢铁产业规制体制揭示问题和提出对策,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钢铁产业规制的基本框架。
第三,本书提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钢铁产业调整法》的立法建议,论证其必要性,并设计了民间建议稿。目前针对钢铁产业规制的法律多为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存在政出多门,矛盾冲突多的问题,需要统一规制理念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钢铁产业调整法》,作为系统化整合和统领钢铁产业多层次立法的基本法。
[1]参见吕忠梅:“产业结构调节法再探”,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第8—10页。
[2]参见刘文华、张雪楳:“论产业法的地位”,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6期,第10—17页。
[3]参见赵立新:“产业法的地位研究”,载《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42—44页。
[4]参见王健:“产业政策法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第118—124页。
[5]参见王先林:“产业政策法初论”,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第112—118页。
[6]参见李昌麒:“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以和谐产业发展的法治要求为例”,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第15—19页。
[7]参见杨俊琴:“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产业立法”,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56—58页。
[8]参见卢炯星:“论宏观经济法中产业调节法理论及体系的完善”,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第72—85页。
[9]参见吴宏伟:“我国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目标”,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第16—20页。
[10]参见陈历幸:“经济不景气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立法问题”,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2—49页。
[11]参见杨紫烜:“对产业政策和产业法的若干理论的认识”,载《法学》2010年第9期,第17—19页。
[12]参见冯辉:“产业法和竞争法的冲突与协调”,载《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2期,第79—82页。
[13]参见谭金可:“产业结构调节法生态化变革探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8期,第46—50页。
[14]参见张士元:“完善产业政策法律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法学》2010年第9期,第22—24页。
[15]参见蒋冬梅、闫翠翠:“论产业结构法的生态化构建路径”,载《学术论坛》2011年第11期,第147—154页。
[16]参见张守文:“‘双重调整’的经济法思考”,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1期,第22—26页。
[17]参见宾雪花:“当前中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调和”,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第41—46页。
[18]参见赵玉、江游:“产业政策法基础理论问题探析”,载《天府新论》2012年第6期,第70—72页。
[19]参见臧旭恒、裴春霞:“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分析及展望”,载《财经研究》2001年第2期,第3—9页。
[20]参见吴印玲、沈化森:“浅析我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载《中国冶金》2004年第10期,第30—33页。
[21]参见丁皓:“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载《经济论坛》2004年第18期,第31—32页。
[22]参见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高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研究”,载《冶金管理》2006年第4期,第4—11页。
[23]参见李景云:“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整合的选择与思考”,载《宏观冶金》2006年第5期,第9—11页。
[24]参见陈汉欣:“新世纪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布局及其愿景”,载《经济地理》2006年第1期,第6—9页。
[25]参见刘玉、焦兰英:“论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载《钢铁》2004年第12期,第71—75页。
[26]参见张爱华:“中国钢铁工业集中度比较分析”,载《冶金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2期,第20—22页。
[27]参见徐康宁、韩剑:“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第37—44页。
[28]参见欧阳小缨:“辩证地看待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载《钢铁》2004年第12期,第73—77页。
[29]参见周维富:“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期,第16—17页。
[30]参见罗蓉:“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产能过剩”,载《中国工业报》2006年7月5日。
[31]参见上证研究院:“我国产能过剩有四大深层原因”,载《上海证券报》2006 年8月14日。
[32]参见黄文:“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边际成本支撑价格——2012年铁矿石市场分析”,载《冶金管理》2012年第3期,第12—15页。
[33]参见闫旭骞:“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载《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4期,第11—13页。
[34]参见刘望辉:“重组并购: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载《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3期,第79—80页。
[35]参见李拥军、武森:“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相关产业环境的解析”,载《冶金管理》2008年第8期,第11—14页。
[36]参见李凯、乔红艳:“中美日钢铁产品结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钢铁产品结构演进绩效”,载《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第12—14页。
[37]参见张新: “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第20—29页。
[38]参见王利月、张丙宣:“企业重组、政府作用与市场秩序——对近年来国内几个钢企并购案的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第16—23页。
[39]参见杨捷、邱迪:“中国钢铁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影响因素及策略”,载《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6期,第31—32页。
[40]参见周维富:“‘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分析”,载《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第32页。
[41]参见郝雅琦、戴淑芬:“‘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铁矿石供给保障问题研究”,载《冶金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期,第17—19页。
[42]参见吴溪淳:“对钢铁业当前困境的思考”,《冶金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5期,第4—6页。
[43]参见李晓华:“产业转型升级中落后产能淘汰问题研究”,载《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12—17页。
[44]参见李岭:“应对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创新路径研究”,载《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期,第19—21页。
[45]参见王梓、林毅夫:“产能过剩威胁宏观经济”,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6 年8月7日。
[46]参见江飞涛、陈伟刚、黄健柏、焦国华:“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第53—61页。
[47]参见李新创:“加快钢铁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载《冶金管理》2008年第6期,第23—24页。
[48]参见江飞涛、曹建海:“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期,第53—64页。
[49]参见万学军、何维达:“中国钢铁产业政策有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8期,第18—24页。
[50]参见王建军:“政府在钢铁产业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载《产业经济》2011年第2期,第6—7页。
[51]参见王立国、张日旭:“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4—38页。
[52]参见杨婷:“国外钢铁工业低碳技术发展与我国减排CO2策略”,载《中国钢铁业》2011年第8期,第12—15页。
[53]参见陈剩勇:“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失灵——以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宏观调控为例”,载《学术界》2013年第4期,第5—22页。
[54]参见唐兴春:“国外钢铁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科技信息》2013年第9期,第495页。
[55]参见蒋荷新、贾琼玲:“取消出口退税对钢铁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中韩贸易为例”,载《国际商务研究》2013第1期,第38—46页。
[56]Patrieia,O.Brien.Industry Structure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History of Japan Post-war Steel Industry.Business History,1992,34(1),p.128-159.
[57]Robert J.fuller,Donald F.Stewart.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of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production Economics,2002(9),p.89-94.
[58]Amit Chatterjee.Transition of the Indian steel industry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ronand Steel making,2009(7),p.207-209.
[59]Nakamura,Ohashi.effects of Technology Adopt iron Productivity and Industry Growth.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08(3),p.470-499.
[60]Hajime Sato.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Asia: Development and Restructure.The iron and Stee l Industry Discussions,2009(9),p.290-298.
[61]Ohashi,Hiroshi.Learning by Doing,Export Subsidies,and Industry Growth: Japanese Steelinthe1950‘and1960’.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6),p.90-97.
[62]Norgate,T.E.;Jahanshahi,S;Rankin,W.J..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of metal production process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May 2007,Vol.15Issue8/9,p.838-848.
[63]Lee,Myunghu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for the iron and steelindustry.Resource&Energy Economics,Jan 2008,Vol.30Issue1,p.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