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现象的揭示,以立体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自战国时期直至明清两千余年的历史和地层结构,使人们对古代开封城产生、发展、繁荣、鼎盛、衰败演变轨迹的研究开始从文献走向了实体,同时为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资料。特别是北宋东京城遗址的勘探发掘,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一直对开封“城下城”考古工作倍加关注的河南大学宋代历史研究所所长程民生教授曾这样说过:“六座开封城像塔一样层层叠压,特别是从唐代到现在的两千多年间,这座城市的中轴线没有变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精神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作为宋史专家,程民生教授对考古过程中揭示出的北宋东京城特别感兴趣。他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是官府所在地,到了北宋东京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那时的东京城市结构已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坊市制,呈现出开放的新型城市面貌,在中国都城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封‘城摞城’现象为对比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变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著名的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也对开封“城摞城”现象的学术研究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独特水文特性,黄河流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邑遭受了与开封城同样的命运,但开封是七朝古都,像它这样叠压得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层层叠压起来的6座城池,立体地展现了开封自建城以来2000多年来的古代城市变迁史。它就像‘活的化石’,层层对其进行准确的剥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特点、建筑规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相关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开封城,也是一部王朝更替史。”
考察、发掘开封的城下城,就像是一页一页地掀开了开封城的古代历史。开封的历史就像是一个梦,一个令世世代代的古城人魂牵梦绕的梦,而如今,梦已经开始苏醒。汴梁沧桑的意义,在于昭示当今乃至后世的人们,在培育了古都文明的这块土地上,曾有着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的古都开封,可以说是华夏之魂的一个缩影。汴梁沧桑的过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它浓缩了数千年的中华历史,在世界范围内播撒了古老而灿烂的东方文明。这个梦不仅是开封的,也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它是一曲荡气回肠的华夏颂歌,在开封城的土层深处珍藏,从历史的深处传来,指引我们去寻觅一个伟大国度的民族之魂。
如今,开封“城下城”考古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回顾过去,我们有收获,有喜悦。但是,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开封“城下城”考古最前沿的考古工作者,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截至目前,我们所撩开的还仅仅是蒙在开封“城下城”之上的一层薄薄的面纱,我们对它的感觉仍然是朦胧的,对它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对于开封“城下城”、“城摞城”考古来说,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还有许多课题亟待我们去发掘、去研究,如最早在开封建都的魏大梁城城址的位置还没有找到;各个时期城址的内部布局和结构还不够明朗;尚缺乏充分的考古发掘材料尤其是地层材料来进一步揭示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的发展演变轨迹等。因此,在对以往二十余年来的考古成果进行盘点和总结时,我们所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欣慰,更多的是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