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742)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

南开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院:115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742社会学理论

专业: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保障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控制

2.初级群体

3.新社会运动

4.单位制

5.舒茨(AIfred Schutz)

6.《社会理论的基础》

二、简单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2.简析齐美尔(Georg Simmel)对社会冲突论的影响。

3.简述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4.简评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双重解释学思想在其结构优化理论中的意义。

5.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关于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解释。

6.简述文化的基本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后帕森斯社会学”的兴起背景和主要论题,并分析其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2.我国近年来先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请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论述现代化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控制

答: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2.初级群体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他认为,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征。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对于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根据库利的解释,所谓初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3.新社会运动

答:社会运动是一种有众多社会成员参加的,有明确改变社会的目标的集体行动。新社会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社会运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注入了新价值观,新运动方式,运动的支持者也有别于以往的和平运动方式。

4.单位制

答: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

5.舒茨(AIfred Schutz)

答:舒茨是美国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经典著作《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他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6.《社会理论的基础》

答:《社会理论的基础》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的主要著作。这本书被认为是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是回应社会系统是如何行动这一核心问题的,为理性选择理论学派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书共分为五编,从最基本的人的行动和关系谈起一直论述到复杂的社会行动的数学分析,是当前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为社会学在今后数十年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书中充分意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力图使书中内容满足这一要求。

二、简单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答:(1)社会组织的定义: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社会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正式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日益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

非层级化与组织规模的小型化

韦伯的科层制模型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非层级化,指的是结构金字塔中塔尖和塔底之间的地位差距和等级观念弱化,组织成员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加,同一层级不同职位的职工之间的横向交流增多,个人的自主性和工作小组的自主性不断扩大。这种非层级化的趋势是与组织规模的扩张以及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变得不确定有关。非层级化和多部门结构就成为了组织结构的发展新方向。

对大的公司来说,发展其内部的中小型企业,即把大公司分成几个小的相对独立的部门或单位,也成为了一种发展的趋势。这称为小型化组织或组织小型化。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

信息技术是组织结构扁平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现代信息传递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传递和共享,传统的企业员工之间的纵向关系在企业信息网络平台(数据平台)上变成纵横交错的平等关系。企业员工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并且跨部门员工之间可以在信息的驱动下彼此互动。这样,组织的中间层就减少了,组织的结构就变得比较扁平,这就是所说的组织扁平化。

与此同时,随着组织内部横向沟通和层级之间的双向互动的增加,组织的互动网络日益发达,并且日益结构化,所以在扁平化的同时,组织结构也日益网络化。

组织间网络的扩展

近年来,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热点,这与组织之间日益增强的联系相关。组织间网络,指的是组织之间通过频繁的互动而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紧密关系。因此组织间网络是组织间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形。不论是对于企业组织,还是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服务组织,网络化已经是一种非常显著的趋势。

2.简析齐美尔(Georg Simmel)对社会冲突论的影响。

答:齐美尔是主张“形式社会学”的,他致力于“基本社会过程形式”的研究,社会冲突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过程形式自然在研究的范围之内。齐美尔对人们之间的冲突究竟是出于妒忌、贪婪还是仇恨不感兴趣,也就是说,对冲突的动机不感兴趣,他所关心的是冲突的形式和冲突的功能。

(1)对冲突的类型的研究。

齐美尔认为,冲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冲突的现实性来看,可以将冲突分为现实的冲突和非现实的冲突。现实的冲突是为了解决问题,非现实的冲突是为了发泄情绪。齐美尔将冲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群体内部的冲突,如群体内部的不合、仇视或派别、宗派斗争;第二,群体之间的冲突,即战争;第三,诉讼,即在法律范围内的以及通过法律、法庭解决的冲突;第四,非人格的思想冲突,与人们因争夺某些物质、获取占有权而发生的冲突相比,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更为冷酷无情。

(2)对冲突的功能的论述。

首先,社会冲突对于群体和社会的整合具有积极功能。齐美尔认为,在不断分化、日益复杂的社会里,群体的数目不断增长,以理性为标准的群体构成取代了以感情为标准的群体构成。当一个群体与外部发生冲突时,为了一致对外的需要,能促进群体内部的结合,使原有的内部矛盾得到解决。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冲突,可以促进各群体之间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和一定界限,因而有利于保持整个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平衡,使社会产生一定的分化和整合。其次,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齐美尔认为,鉴于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在任何社会系统中都是随时存在的,因此,冲突的发生和表现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或缓解敌对情况,如同病人只有在病症显现之后,才有可能治愈一样。在充满矛盾和敌对情绪的情况下,冲突有助于不同观点和情绪的宣泄,反面的观点和情绪如果表现出来,可以使持有这种观点和怀有敌对情绪的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总之,齐美尔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新的转折。齐美尔对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肯定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生活中辩证因素的认识,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西方社会多种矛盾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开始逐步激化,冲突理论已成为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现代冲突理论的主要倡导者、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塞直接吸收了齐美尔的有关思想。

3.简述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答:帕森斯把变迁分为社会系统本身的变迁和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变迁。在结构功能理论的框架下,他认为,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和社会控制构成系统的变迁,系统变迁的方向是“适应性”的增强,即社会系统克服阻力而达到目标的能力的增强。帕森斯用进化来解释社会变迁,因此他的这种理论又被称为新社会进化论。

(1)帕森斯用其系统理论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他提出社会进化的四个特征(或机制):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和价值普遍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的进化由分化开始,即社会由单一结构、功能多样的单位分解为结构复杂、功能专一的单位。这种分化会提高社会的适应力,因为分化导致了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分化和适应力提高带来系统的新的整合问题,而对新单位的包容是达到整合的途径。如果一个社会能包容新的单位与结构,它的基础将会更稳定、效率也会提高。同时,价值普遍化即对新单位的承认或给予合法化,有利于消除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冲突。

(2)帕森斯还将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中古帝国社会、“温床”社会和现代社会,并指出了各种社会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社会进化的现代阶段是社会进化的最后阶段,此后人类社会不会再有新的阶段,而只是现代社会在地理上的扩张,并形成一个“现代的”世界体系。

4.简评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双重解释学思想在其结构化理论中的意义。

答:(1)“双重解释学”的基本内涵

“双重解释学”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

其一是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其二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原语言。这两者在社会科学的实践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科学家用于理解社会过程的概念和归纳能被作为行动者的常人所用,这些人能够改变社会的过程。

“双重解释学”是吉登斯关于社会学原理论问题的一种表述。吉登斯深刻地探讨了作为结构化理论前提的社会学原理论的核心问题,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批判了社会学中从孔德到涂尔干等人形成的“自然主义”和“功能主义”倾向,在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等问题上,提出了“双重解释学”。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广泛的批判、借鉴其他社会学流派以及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双重解释学”划清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异,指明了社会科学的实践内涵及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的互动关系。

(2)“双重解释学”对结构化理论的意义:

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里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这一过程与他的“双重解释学”的思想是内在呼应的。在吉登斯看来,结构与能动的关系而非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才是社会学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行动、行动者与反思性

“行动”是一个包含经过意义认定的“举动”、动机激发和始终以一贯之的理性化这三者在内的流动过程,同时行动者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行动的后果不是总能预见到的,所以会产生“意外性后果”。

结构、结构化与结构二重性

吉登斯对结构及相关的问题所作的分析是吸收了现代哲学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分析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是吉登斯对结构所作的分析的中心思想。

在处理能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上,吉登斯用结构的二重性概念批判了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解释学与现象学的错误之处。他认为,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不是像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社会结构如何决定了人们的行动,也不像现象学或解释学社会学那样,以为人们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行动本身如何构成了社会,而是行动是如何在日常的环境条件下被结构化的,同时行动的这种结构化特征又是如何由于行动本身的作用而被再生产出来的,这里体现的结构二重性原理,即是:结构一方面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而在这种社会实践之中,结构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因此,结构并不是对人的行动的一种制约,它更多地表现为某种使动性,可以看出,吉登斯是试图重新界定结构的概念,以“二元化”来代替“二元对立”。

时间、空间与例行化和区域化

吉登斯指出,以往的社会学理论中很少看到时空的重要性,他批评了“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区分,主张打破社会学、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界限。他批判性地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时间哲学与赫格斯特兰德的时间地理学,将行动者的互动与时空连接起来,形成了他另外两个分析性概念——例行化和区域化。

社会再生产与系统再生产

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所要给出的最终答案之一,即社会和系统的再生产是如何可能的?而他的“结构化理论”的形成无非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即用“敏感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社会世界,而不是寻找永不褪色的规则和定律。因此,从这一意义出发,笔者并未总结出所谓的“结构化理论”,遵照吉登斯的意图,总结出了它的分析工具——一系列的概念框架,粗略地描述了它们在实际分析中的运用。

总之,他的“结构化理论”的形成无非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即用“敏感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社会世界,而不是寻找永不褪色的规则和定律。

5.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关于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解释。

答:分层研究借助阶级、阶层的范畴把视角集中于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方面。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1)对社会不平等研究的主要视角:

社会阶级、阶层关系既是一种稳定的地位结构,同时又是具体的群体关系,涉及地位和人两个基本层面,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状态确定着社会学考察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理论视角,其中每个视角都由一对既区别又联系的范畴构成。

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地位相联系,指的是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义务得到整个社会的公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则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的是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但由于各自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手段上存在着差别,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上的差别。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稳定性不平等是指社会分层地位与处于这些地位上的社会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即社会成员长时期(终身乃至世代)停留在同一个阶级、阶层之中。暂时性不平等指分层地位与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是短暂的、临时性的,社会成员有可能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者是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2)西方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的解释:

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的研究有两大理论渊源,从而形成两个理论传统:一个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另一个是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这两大传统在理论目标上是有重要分歧的。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反之,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维护的目的,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协调的一面。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的分层结构是个多层面的统一体,除了经济地位之外,至少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影响力,这就是声誉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韦伯也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

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是指人们在这一阶级中所处的位置。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韦伯认为,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存在权力分层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合法权力的主要源泉并非所有权,而是科层组织管理部门中的各种管理职位。

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是开创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的另一个先驱,他用以说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精英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也深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帕雷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稳定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而仅仅是静止的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创新、竞争、变革基础上的动态性工业社会,因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存在终身的或世袭的阶级。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6.简述文化的基本功能。

答:(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功能:

人类是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来的,文化在它所含盖的范围内、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文化的整合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境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自己的行动。

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在群体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能会采取多种行为,或者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什么是合适的行为和行为方式,这必须通过共享文化来做出判断。

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

文化是人们在以往的共同生活中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仍然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

文化的传续功能

在任何社会中文化都有传续功能,其机制是文化占有者通过社会化等方式“迫使”下一代或后来者认同本群体、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和行为规范。后者在接受这种文化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在这种背景下生活的“知识”。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后帕森斯社会学”的兴起背景和主要论题,并分析其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答:(1)兴起背景

帕森斯学说对于当代社会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从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成为了战后西方社会学界论战的靶子,不同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都以帕森斯学说作为挑战对象,力图在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广泛地说,对于战后西方社会学的“危机”意识,逐渐引发出了后帕森斯社会学的诸种流派。

古尔德纳(1970年出版的《西方社会学危机的来临》,与米尔斯1959年出版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有的基本思想取向就在于,代表着社会学激进主义思潮,他们都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对传统社会学奉为指导性方法论的实证主义展开了批判。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学危机的最主要表现就在于:以实证主义为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发展的社会学必然出现想象力的枯竭,因为把一切研究对象都定量化的结果,无疑将忽视对于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主观意义的理解及其阐释。

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70年代下半叶,在对“正统共识”的广泛怀疑与攻击中,西方社会学发展进程步入了一个后帕森斯时代,更准确地说,是反帕森斯时代,这是一个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强势地位丧失,并随后呈现出理论流派或研究范式多元化的时代。

(2)主要论题及影响

正是出于反对结构功能主义对均衡论的过分强调,达伦多夫、科塞创立了冲突理论,达伦多夫注重的是权力和权威而不是资本分配在社会冲突中的作用,而科塞以强调冲突的正功能为基础试图建立一种将冲突与整合进行统一的学说。

旨在重新恢复社会学中人的地位,霍曼斯(G Homans)、布劳(P Blau)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试图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并用经济学的交换范畴来分析一切人际互动。布劳则力求把交换理论从微观个体层面的运用扩展到宏观社会层面,尤其是大规模的复杂组织。

米德强调心智、符号及其意义对于人际互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布鲁默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并与库恩进一步把它发展成为强调社会结构是互动中的人们的产物并将人视为自我生成的能动者的理论。戈夫曼则从拟剧的角度并基于理性人假设来阐发符号互动论。

由舒茨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旨在探讨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以及行动者主观意义的形成。另外两个代表人物伯格和卢克曼将微观层次的现象学理论与宏观层次的经典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结合,并努力运用于经验研究层面。

加芬克尔基于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语言哲学,所创立的常人方法学反对以往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和统计技术等对社会现实真正本质的扭曲,而旨在探索日常生活环境本身所产生的而非外在所强加给社会世界的意义,从而把社会行动者视为社会世界的能动创造者。

在这个后帕森斯社会学时代,不仅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得到了改观,呈现出诸多理论流派的兴起,而且在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倾向重新受到重视,进一步出现了多元化特征,在社会学各种流派中,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得以并存发展。

2。我国近年来先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请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论述现代化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