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敬遵序
古之不朽者三:太上贵德,次立功,次立言[1]。医之为道大,其济人也普,以云功德,无涯涘[2]矣,而非立言以阐发之,后之人又乌能测其端倪,取法而推行之也?然则立言乌容已哉,此先生之案所由立与。先生姓谢氏,映庐其别字也。予于甲寅秋一获见之,状貌清癯,有修然[3]出世之概,知必有所得于中,而非冒为孤高所能假托。予心仪久之,今得与哲嗣杏园交,因得读先生《得心集》。夫既有得于心,则表里精粗,无所不至,是化裁通变,因心作则,方不外乎古人,实不囿于古人。先生以数十年精力,本先人信心之端,参古贤启心之秘,原始要终,彻上彻下,而始有此得心之候。夫岂偶有一得,即自视为神明,矜为创获,以欺世盗名者所得而拟耶?然则先生功德岂有涯涘哉!先生季子杏园,以聪明之士,学先生之学,心先生之心,取精用宏,无微不入,当世知名士皆乐就之。即名公钜[4]卿如节相曾涤生[5]先生,亦延之为座上宾,殆以良相良医皆有调燮阴阳之寄,故有相契于微者乎?昔汉丞相丙吉[6]郊行,见民斗不问,见牛喘[7]辄问,惧阴阳之乖舛,燮理之失宜也。先生桥梓[8],可谓先得丞相之心矣。故精益求精,而效无不著,案亦于是乎始立。犹忆赠黄静夫先生句,云救时济世具深心,天有罅漏公能补,予将以之移赠先生,即以之移赠杏园,深识者当不以余言为河汉[9]也。是为序。
时咸丰辛酉仲冬月谷旦[10]金溪小麓弟王敬遵拜撰
[1]太上……立言: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涯涘(sì似):边际。
[3]修然:严整貌。
[4]钜:同“巨”。《玉篇·金部》:“钜,大也,今作‘巨’。”
[5]节相曾涤生:即曾国藩。因其曾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身份,节制四省军务,故称。
[6]丙吉:西汉鲁(今属山东)人,汉宣帝时曾任丞相,封博阳侯。
[7]牛喘:《汉书·丙吉传》载丙吉春天出行,见人逐牛,牛喘吐舌,丙吉担心为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于是上前询问。
[8]桥梓:二木名,也作“乔梓”,古时喻父子。
[9]河汉:喻浮夸的空话。典出《庄子·逍遥游》。
[10]谷旦:吉日的代称。典出《诗经·陈风·东门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