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

一、生物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
人们早就认识到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儿童孤独症、神经性厌食症等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目前,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疾病或行为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神经发育异常
神经发育异常学说已逐渐成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前沿研究领域。 该学说认为,由于遗传和某些神经发育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胚胎期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某些神经病理改变。 这些改变的效应没有即刻表现,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不良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们认为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
(三)躯体疾病
急慢性躯体感染和颅内感染,或者一些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等躯体疾病,如果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衰竭、缺氧、毒性中间代谢产物等影响脑功能或脑器质性改变,如肝性脑病、脑膜炎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被证实能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
(四)理化因素
精神活性物质如镇静药、催眠药、鸦片类的应用,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农药的接触与使用均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意识和精神障碍。 尤其是酒、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常见。
二、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教养方式、社会阶层、经济状况、宗教文化、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与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发病因素,如反应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如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等;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心身疾病。
(一)应激因素
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 婚恋、家庭内部问题、工作中人际关系常是主要的应激源。 社会生活中重大遭遇,如社会动荡、交通事故、地震、洪水、亲人罹难、强暴等则是另一重要应激源。
在临床上,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慢性应激反应可能与人格特征关系更大,临床上可见适应障碍等。 另外,社会、心理刺激常常作为许多精神障碍的诱因出现,应予充分注意。
除外来的生活事件外,内部需要得不到满足、动机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受挫,也会产生应激反应;长时间的应激则会导致神经症、心身疾病等。
(二)社会文化因素
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精神障碍的病种、症状表现多不同,这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有关系。 所谓“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只见于某些特定的民族、文化或地域之中,如“恐缩症”多见于东南亚国家;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与气功文化有关。 又如来自农村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妄想与幻觉的内容多简单、贫乏,常与迷信及落后的封建思想等内容有关;而来自城市的病人,妄想与幻觉的内容常与电波、卫星等现代生活的内容有关。
(三)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物学基础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密切关系。 现代研究认为,病前人格特征的偏离或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有关,且不同的人格特征可能易患不同的精神障碍。 如具有分裂样人格的人,表现为孤独少语、被动、退缩、缺少热情或情感冷漠,患精神分裂症可能性较大;具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做事犹豫不决、完美主义、主观、固执及不安全感等,患强迫性障碍的可能性较大;而分离性障碍病人病前的人格特征多具有表演性人格倾向或障碍,表现为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行为吸引他人的注意,具有如情感体验肤浅、反应强烈易变、喜怒形于色、张扬造作、自我为中心及暗示性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