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会继续教育培训教程:睡眠医学新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经典CBTI

CBTI是针对持续性失眠行为、认知和生理上的因素的系列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了睡眠卫生、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等5种核心模块,这5种核心模块均得到了高质量证据的支持。大量研究显示CBTI在失眠障碍和共病失眠的人群中都有良好的临床效性。

除了CBTI,光照对生理钟有明显的影响。夜晚照光会导致生理时钟延后,离睡眠时间越近,影响越大;早晨照光会使生理时钟提前,醒后越早照光,影响越大。很多人睡前看手机,使得生物钟后移了,入睡相应地延迟了,就会造成入睡困难。失眠患者因为睡眠限制治疗往往需要早起,可以利用早起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接受太阳照射,会使生物钟提前,更易入睡。这也意味着光照治疗和CBTI治疗可以良好地结合,或者光照治疗作为CBT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我们推荐早上10点前照光对改善入睡有效,中午12点之后照光会导致夜晚入睡时间后移,引起入睡困难。褪黑素可以作为人体生物钟的指标,因为褪黑素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授时因子,形成的过程和调控受光周期的控制,所以褪黑素在光和生物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具有调节睡眠与觉醒周期的作用。

《中国失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失眠指南均指出,CBTI是失眠治疗的核心内容,药物治疗与CBTI的关系如下:①药物治疗最适用于急性(<3个月)失眠患者;②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应被视为CBTI的辅助治疗手段;③所有失眠管理的药物证据效力均较弱,几乎所有研究均为低质量证据,如某药企赞助、样本量过小、随访时长过短、临床意义有限(如与安慰剂而非活性干预手段比较);④药物治疗时,数值指标(如睡眠潜伏期等)有一致性变化,但幅度不大。

应用失眠药物治疗时,可以参考以下原则:①FDA批准的失眠处方药:苯二氮类药物、非苯二氮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多塞平及下丘脑分泌素受体拮抗剂;②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多西拉敏)也获批,但疗效及安全性证据并不强;③很多治疗失眠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并未得到严谨的评估,尚未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失眠,如曲唑酮、米氮平;④鉴于潜在的代谢/神经/心血管副作用,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仅建议用于有恰当精神科诊断的患者;⑤某些补充替代手段,如褪黑素及缬草等,同样缺乏足够严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暂时无法加以推荐。

近年来,临床专家也注意到经典CBTI的一些缺点:①患者需要每周回到医院治疗,费用较为昂贵;也影响了患者的工作,需要频繁请假。限制很多患者进行CBTI治疗;②CBTI治疗是专门的治疗技术,不同治疗者之间存在差异,甚至不规范的情况;③更为重要的是,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家中没有治疗者的现场指导,无法有效地执行甚至错误执行;④患者需要每晚记录睡眠状况数据,这个任务加重了患者的焦虑,可能恶化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