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战略与经营管理
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业态正步入新的变革时代,是挑战也是机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路在何方?如何高瞻远瞩实现医院科学管理?中国的医院管理如何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院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公立医院如何积极参与五大制度改革?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指明了未来医疗改革的五大方向: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这也是当前步入深水区的医改,所必须坚持方向。
五大制度改革是什么?
第一,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实质是构建科学合理医疗服务体系,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完善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强化财政投入等保障措施,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从而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第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能够有效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保障医院公益性质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医院制度的总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医院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取决于政府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有什么样的政府治理就有相应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第三,全民医保制度。全民医保制度也应立足于国民健康,无论是医保的筹资、支付还是监管,都着重体现“健康”二字,保险性质由医疗保险转型为健康保险。全民医保制度更关注医保覆盖的深度,体现公平,突出效率;关注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居民健康产出为基准;全民医保制度筹资、保障、调控等基础性机制健全,运行稳健,保障适度,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基本保险与多层次保障方式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又能有机结合、功能互补。
第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要进一步深化药品供应领域和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推动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破除以药补医,建设符合国情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
第五,综合监管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处于基础和保障的地位,能够有效地保证其他四项制度在法制的轨道上科学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药卫生综合监管制度,也是规范和维护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推进医药卫生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监管主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
公立医院如何推进五大制度改革
经过多年努力,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都已全面铺开,特别是分级诊疗制度和现代医院制度已在多个试点城市试行。
结合江苏省一些地方的医院开展集团化改革的探索。我们对五大改革也做了有益的改革尝试,其主要做法为: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委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分别成立集团理事会、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了由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组成的决策、监管、营运三者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明确了政府和医疗集团、集团理事会和管理层、集团与集团医院的职责关系。制定了出资人制度、集团章程,建立了绩效考评机制,构建了比较规范、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基础。
推进集团实体化运行。对集团直属医院相关部门、科室进行整合,减少职能交叉,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学科建设、社区管理、后勤保障等9项一体化管理,成立病理、影像等中心。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利用“互联网+”的科技支撑优势,以单病种分级诊疗为突破口,推动形成有效市场占有的如心血管疾病等专科联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集团医疗布局,以“政府办、集团管”方式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各医院社区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分工协作机制,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联动救治模式,推进区域内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主动与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长期照护机构合作,为分级诊疗建设奠定了基础。
政府积极引导构建分工协作机制。牵头召开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套建设问题专题会议,制定《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十年规划》,并落实规划的相关配套文件。镇江市主城区的三个区政府分别与该市两大医疗集团签订全面托管协议,将城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托给两大医疗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时,加强考核监督,将分工协作机制纳入对各辖市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医疗集团和市属医院年度绩效考核,将医院患者下转情况纳入年度医保考核。医院对社区转诊患者实行“一免三优先”服务:即免挂号费、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从2012年起,镇江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一般诊疗费,标准为10元/次。由统账结合医保统筹资金、居民医保基金报销90%。
引导优质资源下沉,积极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投入近2000万资金加强社区标准化建设,为社区配备CT、DR、全自动生化仪、彩超等医疗设备。组织集团行政、医疗、护理、院感等管理专家对社区进行纵深管理,重点实施“管理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服务内容、形象设计、绩效考核”等六个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核心医院每月下派医务人员近200人次,根据社区群众疾病谱和实际就医需求,指导社区规划建设特色专科。充分利用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短期集训,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和卫生服务品质。建立一体化“康复联合病房”、“全-专联合门诊”、“名中医进社区”等项目,进一步促进患者合理流动,引导患者下社区。
搭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集团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数据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信息,在各医院、社区之间互联互通、共享利用,支持集团内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费用结算。搭建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病理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检验诊断中心这五大远程信息化平台,将核心医院的优质资源以信息化的手段辐射到基层。建立了医院居民健康门户,将与其他相关诊疗信息发布到健康门户、基于互联网、手机可以自主查阅,在医院的门诊诊疗、住院治疗、健康体检的相关信息获得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
2.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分级诊疗的定义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以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合理引用医疗资源,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实现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各级医疗机构发展均衡有序,以及引导人民群众养成科学合理的就医习惯,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
分级诊疗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一直有着较合理的三级医疗网络。改革开放以后,卫生事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三级医疗网络逐步淡化,有些地方甚至不复存在,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凸显。随着新医改的深入,这些问题将通过分级诊疗的重新构建来逐步解决。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包括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并首次提出建立对口支援制度。
2012年以来,为解决患者在大医院扎堆、基层医疗机构衰退萎缩的状况,国家把重建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社区家庭医生服务,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分级诊疗的现状及发展
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启动分级诊疗工作,270个地市级以上试点城市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50%的县开展了基层首诊试点,部分省份基层诊疗量持续上升。19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部分省份超过60%。双向转诊初现成效。全国上转总例次数近千万,同比增长62%;下转260万余,同比增长117%。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62.5%的省份已落实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费,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分级诊疗试点工作,12个省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21个省份在50%以上的县级医院或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上海等8个省市达到100%。计划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江苏和福建为代表的以慢性病为突破口的模式,以江苏、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以构建医联体为切入点的模式,以安徽、四川为代表的以诊疗病种为抓手的模式,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的模式,以青海、宁夏为代表的以医保政策引导的模式。虽然这些探索都还不很完善,但已经初显作用和意义。
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定位
国家对于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进行了明确定位: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这其中,公立医院无疑是区域分级诊疗的组织者、牵头者,起着枢纽作用。
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认清自身功能定位。认真学习和理解相关政策文件,做好本级医院的功能定位。省市级“三甲”医院要避免盲目扩张,降低对基层患者的“吸虹效应”,做好患者的下转;基层公立医院应练好“内功”,立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不随意购置大设备,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吸引群众在基层就医。
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要全覆盖,帮助受援医院建立针对当地疾病谱和重点疾病的临床二级诊疗科目,加强近三年外转率排名前5位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以派驻支援团队为主、设备和资金支持为辅,帮助受援医疗机构的专科建设,培育适宜技术;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质量监控体系。派驻懂业务会管理的人员挂职业务副院长,发挥对基层医院的辐射和指导作用。
组建紧密型医联体。结合区域内实际情况,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或者组建医疗集团,实行同质化管理,放开管理权,通过采取专科共建、导师带教、开设联合病床、新技术引进等方式,实现上级医院在管理、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的下沉,帮助基层医院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提高专科诊治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通畅的上下转诊渠道,最终达到医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在集团内形成分级诊疗模式。
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鼓励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而公立医院应站在大局考虑,不为院内医生在外执业设置各种障碍,应当规范院内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并与时俱进邀请上级医院医生来院多点执业,通过坐诊、带教等多种方式,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搭建全科医生与公立医院专科医生联系沟通平台,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
建立双向转诊平台。尝试建立一个新的医疗体系,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医疗终端进行有机结合,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检查、检验、门诊、住院绿色通道,并投入资金,建立上级医院与社区医疗的信息联网,形成一个全方位医疗服务网络。及时将急危重症患者转至三级医院,慢病管理和康复期患者转至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治疗和康复。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出院患者跟踪服务制度,为下转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
探索远程医疗帮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方面的作用,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关系,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支援医院开设远程专家门诊。
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主动承担公立医院责任,参与整合区域内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推动签约服务制度。作为公立医院,要贯彻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政策要求。完善各项奖惩举措及各项制度,结合实际情况,鼓励、督促院内医生对外签约,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和签约条件,确定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社区首诊。除危急患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及手术患者复诊、急诊和特殊情况(如在外地工作等)外,一般性的常见病、多发病鼓励到当地(包括居住地和发病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由首诊医疗机构根据病情确定在社区治疗还是转诊至上级医院。
双向转诊。居民需要转诊,在社区进行预约就诊,对需要在上级医院完成的临床检查,可以在社区直接完成预约和收费;居民转诊回来,对其进行延续治疗。
家庭医生服务。家庭医生将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家庭医生可直接调阅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和既往诊疗信息,并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进行管理,帮助市民就诊的医疗机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3.公立医院如何适应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向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医保体系,是医改下一步的重要方向。中国公立医院亟需尽快适应这种变革带来的冲击,处理好医院-医保-医生-患者四者之间关系。
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义
医疗保障制度(medical security system)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医保也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
基本医疗保险:
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基本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它是医疗保险的主体形式,因此也称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险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共同缴纳组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立足于满足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
补充医疗保障制度:
补偿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在国家和社会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存在发展,并对某一部分社会成员起补充作用的各种医疗保险措施的综合。就其性质和社会意义而言,它的建立主要是为完善国家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直接服务的,这使得它能够享受到国家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直接接受国家宏观社会政策的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政策性保险的范畴。
商业性医疗保险:
商业性医疗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较为规范、较为成熟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医疗保险。是被保险人在向商业性保险公司投保后,在保险期内因疾病或身体受到伤害时,由保险人负责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障方式。商业性医疗保险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并通过对投保人进行风险选择,以防止资金出险而确保商业利润,它与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社会医疗保险各司其职,互为补充。
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低收入的贫困人口,因患重病而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居民提供费用资助的经济行为。是一种低层次的以减免医疗费用为主要形式的医疗保障,它既是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救助体系。
农村医疗保障: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后出现了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统筹医疗社会保障、监控保险等多种保障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将农民医保纳入到城市居民医保的管理和范畴之中,提升了农村的医保水平。
目前医保支付的主要方式
按服务项目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是最简捷的医保费用支付方式,也是运用较早、较广泛的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协议定向医院按服务项目支付费用的结算方式,属于后付制。
总额预付制。由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后确定某一定点医疗机构一年(或一季度)的总额预算,医保机构在支付该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时,不论实际医疗费用支出多少,都以这个预算数作为支付的最高限度,来强制性控制支付,而定点医疗机构对保险范围中的所有参保人员必须提供规定的医疗服务。
按服务单元付费。医保机构按预先确定的住院床日费用标准支付住院患者每日的费用,按预算规定的每次费用标准支付门诊患者费用。同一医院所有患者的每日住院或每次门诊费用支付都是相同、固定的,与每个患者每日或每次治疗的实际花费无关。
按人头付费。又称为平均定额付费,首先由医疗保险机构制定每一门诊人次或者每一住院人次的费用偿付标准,然后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院实际提供的服务人次(门诊与住院人次)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这种付费方式也是属于预付制的一种,医院的收入随着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按病种付费(DRGs法)。又称为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将住院患者的疾病按诊断分为若干组,分别对不同级别定价,按这种价格向医院一次性支付。
公立医院如何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第一,推动管理变革,提高经营效率。医院要抓好国家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的机会,主动推进各种管理变革,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实行全成本核算,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医院科室成本、床位成本、诊次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的核算和管理。
通过医院经营运行分析系统,为全院适时提供收入情况、业务结构、工作量及损益分析,保本分析等成本分析,提高业务收支结余率,降低损耗。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医务人员正确行为,制订以“效率、效益、成本、质量、成就”为核心要素的分配制度,取消科室与业务收入指标、药品收入、耗材及检查挂钩的奖金分配方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第二,多措并举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控费。
通过专病专治和各学科联合诊疗等方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佳优化治疗流程的综合诊疗程序,避免漏诊、误诊、延误诊治时间,诊疗不正确等。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日间手术等方式,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检查和治疗时间,进行标准化治疗。
严格执行医保目录,诊疗中首选医保目录中的项目,对《目录》中没有的药品、耗材项目等让患者有知情同意权。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制定高值耗材与高价药的使用制度,新药、新材料、新疗法等使用制度。建立医保费用监控系统,满足医保数据监控需求,并在医生工作站加强医保控费的提示和查询功能,采取医保规定限制措施,进行限制提示,减少错误的发生率,实现精准控费。
第三,积极学习医保政策,领会医保精神。
随着各地医保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医保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型公立医院被医保拒付金额百万以上现象时有发生。医务人员熟悉掌握医保结算支付方式,是做好医保付费的前提。
医院要加强医院内部的医保政策学习,及时规避风险,为医院扩大收入,减少损失。可通过讨论交流会、组织模拟结算、对典型事例点评等方式加强医院内部医保政策的学习与掌握。
第四,处理好医院-医保-医生-患者四者之间关系。
处理好医院与医保作为供方与需方的关系。医院要配合顺应医保制度改革,拓展医院的附加值。
医生和医院作为医保的主要执行者,在提供医疗服务与应对医保过程中要注重服务数量、质量、高效和经济,医生的医疗行为必须对医院和医保负责。
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也是医保的服务对象,更是商业保险中的“雇主”,医院要处理好患者需求与保障水平(付费不足)的关系,满足患者自主选择或特殊服务的需求。处理好常规诊疗与新技术、新项目的关系,应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带来医疗成本的上升等问题,及时与医保协调沟通。对超医保支付范围的,需让患者知情同意,自愿选择。医院也可通过设立发展基金、社会援助等方式解决部分费用。或通过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支付方式解决。
4.公立医院如何适应药品(耗材)供应制度改革?
药品(耗材)是目前医院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保障临床的药品(耗材)供给和质量安全,是医院临床医疗质量、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在“以药补医”机制下,药品(耗材)销售收入还被作为医院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偿来源。
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被列为新医改建立“四位一体”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要“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医院运行机制”。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和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对医院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将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医院必须根据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适应改革的要求,努力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有效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药品(耗材)供应可及和质量安全,促进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升,控制医疗费用成本,保证公立医院健康稳步发展。
医院现行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
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制度、基本药物制度、低价短缺药品保障供应制度、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政策和药品(耗材)临床应用综合评价体系等。
改革药品流通体制,不断提高药品(耗材)采购、配送集中度,推行“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减少药品(耗材)流通环节,降低药品(耗材)价格。
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落实药品分类采购,完善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医疗机构不得进行“二次议价”。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以市为单位通过采购联合体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主体地位,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制药品、耗材价格。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推行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推动医药分开,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间的利益链。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确定药品(耗材)的医保支付标准,促使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疗行为、降低运行成本。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和合理使用政策,强调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完善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与评价制度。对医疗机构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排名,考核结果与院长评聘、绩效工资核定等挂钩。将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建立完善低价短缺药品保障供应制度。健全短缺药品、低价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建立完善短缺药品信息采集、报送、分析、会商制度,建立短缺药品定点生产和储备制度。
现行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下的公立医院药品供应管理模式的探索
多年来我们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不断改革完善。2001年推行的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逐步降低,对医院的加成补偿逐年减少。2009年新医改以来快速推进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医院销售药品由加成补偿收入变为消耗医院成本,而现行政策不允许医院进行“二次议价”,医院运营发展得不到补偿,甚至出现部分临床疗效肯定的低价、急抢救药品保障供应困难问题。公立医院为降低药品销售成本支出,保障临床的药品(耗材)供给和质量安全,保证临床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医院发展,进行了多种运行机制和管理探索。
国内部分公立医院于2001年开始探索药房托管模式,近年来又有加速之势。药房托管模式的实质是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将药房委托给具有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医药销售企业经营管理,采用市场化运作,保证医院经济利益。相对减轻了医院的运行压力,同时又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活力。但由于药品目录完整性、不同层次的药品质量(药物质量、疗效的一致性)、商业的趋利性等,业界对该形式仍有争议。
2005年国内就有医疗机构实行门诊药房剥离的探索。医疗机构将门诊药房社会化,不设门诊药房或从医院剥离改制,患者需用药时,持处方至社会药房自行购药。把药房彻底分离到医院外,医院和药店是两个不同的经营主体,对切断医疗卫生人员和药品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部分公立医院探索将药品院内物流、调配、库存维护等工作,由医药企业聘用药学人员完成,医院药师将集中进行处方(医嘱)的审核、患者用药指导、用药咨询服务、开设药师专科门诊及延伸到社区的慢病管理等临床药学工作,既节约药品院内流通消耗的医院运营成本,药师又能加强对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用药指导和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费用。
公立医院如何适应药品(耗材)供应制度改革?
医院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体系。建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等药事管理组织,认真履行委员会职责。根据功能、任务、规模设置相应的药品(耗材)管理部门。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
建立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保证临床药品(耗材)的有效供应。列入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药品有适宜的储备。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制度,做好低价药品、急(抢)救药品以及儿童用药的保障供应。坚持打包采购和集约化经营思路,精选药品(耗材)配送商,提高配送集中度。
建立药品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控制药品质量。建立完善药品质量保证相关制度。贮存药品的场所、设施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建立药品质量监测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流程。
加强药品成本控制。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加强药品(耗材)目录管理,严格控制药品(耗材)品种品规数,优先遴选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品(耗材)。适应药品医保支付价、病种付费、医保总额预付等政策制度,鼓励使用性价比高的国产仿制药,控制药品不合理使用。将药品院内物流、调配、库存维护等一般性技术工作,逐步委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企业完成,降低运营医院成本。
建立完善临床药师制度。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保证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费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优化用药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评价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加强药品使用合理性评价。建立临床合理使用药品相关指标的考核奖惩制度。开展临床药品使用的科研,提升监测评价水平。
实施联合采购联盟。探索通过加入跨区域集中采购,进行药品(耗材)一体化配送,提高集中度,促进药械保障供应制度实施。
5.公立医院如何在医疗费用控制中发挥作用?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医疗费用上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公立医院是医疗费用发生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费用发生的主要环节。很显然,只是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和实施医疗控费是不够的,医院也应当在医疗服务中自觉、积极的发挥作用,以降本增效,同时减少医保负担和患者经济负担。
意识先行,管理为要,全面促进降本增效
首先,提高全员降本增效意识,营造医院节约氛围。
公立医院具有社会服务性质,其精神核心是以民为本,而市场经济赋予了公立医院新的发展定位,这就要求公立医院既要坚持以民为本,同时也要树立“以质量拓市场、以管理增效益”的经营理念。我们知道,行为是受意识所支配的,想要从医院日常运行的点滴细节中做到降本,就要将成本意识和增效观念根植于医院人员的心中。对此,公立医院可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同时定期进行降本增效教育,从而激发员工主动节能意识。此外,公立医院也可将奖惩机制与个人优良的节能行为相挂钩,以提高员工节能降本的积极性,从而在医院内部营造出一个全员上下节约的氛围,形成可持续的降本机制。
其次,形成共识,齐抓共管,落实控制费用的责任。
公立医院日常运行中,除了在基层紧抓资源浪费现象,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外,从大局上把握医院资金分配和节能降耗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医院领导特别是院长需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同时强化管理责任,从整体出发优化成本管理,将费用控制落到实处。公立医院日常运行要对资金使用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预算方案,以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在基础扩建、设备进购等耗资大的决策上要做到量力而行、有效控制,尽量将支出都用在刀刃上,少花钱办多事。医院要对成本管理实行责任制,将医院整体责任指标分解并由相应科室、个人承包,以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同时,成立综合节能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医院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大方向上找出成本高消耗的原因和环节并予以解决,例如调整病区医疗布置不合理之处,以加大资源共享,降低医疗使用成本等。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就是效益,医疗事故不仅会给患者家庭造成痛苦,也会给医院带来损失。医院院长要以质量安全为医疗核心,通过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督促全院认真履行职责法规、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等来提高医疗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最后,以人为本,减少内耗,有效实现人力增效。
公立医院降本增效不仅仅只局限于各种资源的节约,人是生产关系中的关键要素,从这一点来看,人也属于资源和成本范畴。因此,医院想要全面实现降本增效,除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不必要物质消耗外,也要注重人员配置,做到人尽其才,避免浪费。人员闲置和配置不当是医院人力资源浪费的主要表现,对此,医院应加大对人才能力的挖掘,并根据岗位需要予以科学的职位安排,以充分实现人力增效。不仅如此,人员素质和能力也是医院重要的非物质资源,对此,医院基础建设中除了要加大实际开发,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另外,个别公立医院内部还存在人才内耗问题,需要医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优化运行流程来从根本上进行解决。
落实医药改革,加强医保费用监管,减少医保负担
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要落实总额预付制度,加强医保管理工作改进。
现阶段,我国医保覆盖率提高,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资源的紧缺。有研究指出,我国医保预付额度增幅较低且存在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保负担。我国公立医院现行的医疗投入补偿机制尚处在建设期,医疗服务收费是医院收入主要来源,而国家对医保基金控管严格,因此,医院需要坚持实行总额预付制度,以强化管理,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上涨,减少医患骗保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综合预付制的实施可针对各科室实行医保费用分科定额控制,这样既有利于医保患者付费合理化,也有利于保证费用控制开支,减小医保负担。
另一方面,配合医保管理部门,为医保总额预算提供帮助。
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额度是医保基金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所行的总额控制存在一定弊端,即超过总额费用或低于总额费用时医院得不到合理补偿或奖励,为解决由此所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公立医院除了尽量降本增效外,也将解决方向对准了医保申请拨额和总额,这导致了双方本部目的的冲突。此外,公立医院虽具有公益性质,但更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发展,这也是导致一些医疗过度问题发生的原因。上述现象的出现均给医保总额预算额度的科学制定制造了困难,不利于参保费用总额的有效控制,增加了医保风险及隐患。对此,公立医院应积极配合医保管理部门工作,日常加强医保费用监管,为构建区域医保总额预算和医保体系的建立贡献一份力量。
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实现患者经济减负
一是构建合理的医院收入结构,努力降低药品费用。
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现象还比较严重,药品费用收入占总医疗收入构成比很大,这种收入结构直接导致了药品价格的不合理升高和医生不合理开处方的行为。另外,随着医学科研进展,大量新药品被研发,在不健全的控管体制下,新药品更新上市过快,也引起了一轮轮的新药品价格上涨。面对这种情况,公立医院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降低药品费用收入占总医疗收入的比重,通过增加财政支持获取量和提高医疗服务费用维持医院收支,积极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实施的药品价格控制管理政策。第二,严格遵照相关流程规范进行药品的准入和销售,杜绝药品代表跑药行为和临床医务人员多用药行为,纠正医院内部不正之风。第三,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和控制,例如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医生用药进行管控和限制等,同时落实责任制,设立奖惩机制,严惩顶风作案者。
二是探索单病种付费,控制患者住院费用。
单病种付费是以疾病诊断分类制定疾病定额偿付标准的付费模式,其实践给予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流程化模式,诊断、用药、复查、住院等均以表单形式体现,高度标准和规范。其应用有利于控制医疗过度,减少医疗不合理性。单病种管理能将用药具体细化,医嘱内容均在标准服务范围内,不因医生个人更改,也不存在医疗服务差异,能很好地减少开大方、不合理住院等问题,对控制医疗费用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三合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对于住院患者而言,住院时间长就意味着医疗服务费用高,因此,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期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成为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重要方式。目前,患者住院天数已经被纳为医院管理效果的参考指标,而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想要增加医疗服务,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疗程和治疗用药,就只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对此,医院可通过培养服务意识、培训职业技能、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疗程。同时,这也有利于扩大医院的患者收治数,增加经济效益。
6.如何让医院院长能运用科学管理工具来提升管理效能?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医院管理的有效性有赖于医院院长的科学管理,这其中也离不开医院管理工具的广泛应用。医院管理工具是适用于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常用管理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与运用科学管理工具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用医院管理工具的重要性
运用管理工具是医院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患者就医需求的增长和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仅仅依靠制度的约束与精神的激励,已无法帮助医院管理者解决日益增多且更为复杂的问题,迫切需要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而管理工具的运用,可以使管理者的思维变得缜密、有序,使医院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掌控。将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是提升医院管理效能的基础。
运用管理工具是等级医院创建的评审需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医院职能部门、各临床与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要能够依据全面质量管理原理,通过适宜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和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并做好效果评价。要求医院与科室领导定期参加管理技能培训,至少掌握1~2项管理工具、能运用管理工具对医院运行和业务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检查。”运用PDCA、RCA、FMEA等系列质量管理工具,能使医院管理持续改进有根据、有方法、有数据、有效果,通过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医院管理工具的常用类型
在医院管理中,较为常用的管理工具有PDCA、品管圈、根因分析、头脑风暴、检查表、鱼骨图(因果图)、分层法、排列图(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甘特图、对策表、柱形图等。这里重点推荐六种管理工具。
循环管理法(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W.Edwards.Deming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院内行政管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对问题进行不断、重复跟进处理,直到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止。
根源性分析法,又称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领域内,根本原因分析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问题的症结,并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着眼于系统层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时一事的改进。医院通过制定标准化的RCA操作流程,规范了RCA的管理,对于医院内发生的警讯事件都进行RCA分析,发现并改进系统错误,可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识别、分析、优先排序潜在失效模式对系统、产品、流程影响的系统性方法,是检测错误、减少错误的一种前瞻性技术。JCI标准推荐使用FMEA作为医疗安全评估手段,将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由“事后行动”转化为风险控制模式的“事前行动”,从而提高医疗安全水平。近几年才陆续与医院的管理相结合,特别是针对某些高风险医疗流程或医院的“流程再造”。“流程再造”在国外已被公认为新的医院管理革命的理论基石,我国也开始注重通过流程的改进升级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对高风险流程的研究和“流程再造”模拟结果分析,结合FMEA工具有效控制和降低潜在风险。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以顾客需求导向的质量保证方法。作为源头管理的质量核心技术,它是成功实施顾客满意战略、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利武器。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Control,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对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
灾害脆弱性分析(Hazard Vulnerability Analysis,HVA)是灾害医学的新兴代表,是医院识别和降低风险的依据,是将突发事件对群众的生命威胁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的重要手段。
管理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院长和医院管理者在选择管理工具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原则一:
准确。
针对不同问题选用合适的管理工具。每个管理工具的研究与运用,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侧重点不一,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不能指望一个工具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必须找准问题的关键点或核心要素,选择最准确的管理工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则二:
有效。
有效解决问题是选用工具的根本。选择和使用工具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一般重大问题、复杂问题需要我们借助管理工具进行分析研判。应从战略上考虑管理工具的使用,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要能发现患者未能满足的需求,要能建立核心竞争力,要能充分利用竞争者的不足,要能通过有效整合各种成果来实现战略上的突破。
原则三:
简便。
尽可能选用简单工具。管理效能提升的前提是管理效率,因此,能用简单工具的原则上不选择复杂工具,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
原则四:
务实。
符合问题和工作实际最重要。每家医院在专业特长、管理模式、人员素养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即便同一家医院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问题的起因也会不同,因此选择何种管理工具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考虑管理工具的正负效应,不能人云亦云或墨守成规。
7.如何建立医院信息化发展战略?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从单机到网络,现在又到了“互联网+”时代。单机的功能仅仅只是手工的替代,局限在数据的存储和统计,主要应用在财务及药房等。到了网络时代医院的各个部门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处理和共享数据,例如一站式挂号缴费已经彻底改造了医院的传统流程。“互联网+”时代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并能够全部在线的基础上提出的。医院已经可以零窗口、护士不需要测体温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医院的管理和服务中。
关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从院长和医院管理者角度来看,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了发展的最终高度,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愿景和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以改进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根据科室的需求改进,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这是一种被动的信息化建设,既没有远期规划也没有近期规划,更谈不上战略思想,所以很难有跨越式进步。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在发展经费不足和医院管理层重视程度不足。
为重点工程配套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都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发展,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迁址或扩建。信息化建设往往作为这些重点工程的组成部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智能分诊、无线覆盖、移动应用等项目都是新建医院的亮点,这一类信息化建设有近期规划,但一般都注重硬件建设,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系统。
以评审和创建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等级医院评审是目前我国最为全面的评价体系,以《2013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例,除第六章“医学信息”和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直接要求外,还有60余条标准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涵盖医院服务、管理、患者安全、医疗质量等各个方面。此外,还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专项测评。医院按照评审标准会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这一类信息化建设一般更注重软件建设,对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已经开展了HIMSS应用标准的评审,这也有利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医院信息化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同步。
有专业系统规划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涉及全院的系统工程,借助总体的规划确定各个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能够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有序推进。但专业的规划需要专业的公司和较高的费用,我国的医院很少有能够接受的。
影响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标准不统一,易产生信息孤岛。医院信息化建设以来,全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各自为政,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和技术标准滞后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没有作为强制标准,使得医院信息市场良莠不齐,看似繁荣,实则低水平的重复投资较多。由于标准不统一,多种系统平台和非标准信息格式严重阻碍了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人为形成医院的信息孤岛。近年来,卫生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陆续出台了多个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但对于标准的解读,业务的指导仍然不太明确,标准未能成为行业及厂商的准入门槛,仍然各行其是。因此,行业内应该出台针对医疗信息化厂商产品的评价标准,从源头、供给侧去规范医疗信息化市场。
专业人才缺失现象。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是既懂IT技术,又懂医学和管理的复合人才。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人员不足,任务很重,培训机制不到位,也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
医院信息化的成效难以量化。医院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方法计算投入的效益。难以建立对照体系,信息化的效果描述模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投入。
8.医院如何参与健康管理和发展健康产业?
随着健康消费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医院“健康产业”的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拓宽了医疗市场,创新了医院经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为医院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健康管理和健康产业的概念
何谓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概念是19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最早由保险行业提出。后来欧美学者对健康管理概念的表述为: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估与有效干预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而我国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神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近代,《健康医学》专著对健康管理作了比较系统的表述:是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手段,调动全社会各个组织和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对群体和个体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达到维护、巩固和促进群体个体健康的目的。
何谓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是指为提供围绕健康管理全过程而提供的相关服务及产品的产业。其中包含二层含义,一是当发生疾病时,提供的诊疗技术、药品等医疗服务。二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者是疾病发生后的康复阶段,提供的健康管理、保健药品、营养食品、康复器械等产品和服务。这些围绕疾病发生的全过程所形成的产业,不仅符合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体现了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的观念。
2009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随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施意见》指出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全面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对中医药的新需求,扩大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强调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全球健康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健康产业是以“维持、修复与促进健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也超过了10%。印度、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我国GDP的4%~5%。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亚健康”概念被更多人认可,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为了有效地控制卫生费用的增长,减轻个人医疗保健支出负担,也需要加快健康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均已制定健康产业相关发展规划,将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据统计,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0万亿元。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占整个健康产业比重较大。
第二,中医药参与健康管理的优势。
伴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关注于疾病本身以及发展过程,还开始关注疾病发生前以及发生后所产生的影响,这正是体现中医诊疗的整体观,中医药参与健康产业,通过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等核心思想,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有利于健康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医医院基本都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九贴”、“浓煎剂”等具有传统中医药特色的服务,中医药保健服务由点到面,渐渐面向社区基层。
第三,我国公立医院发展健康产业的空间分析。
医养结合为健康产业注入力量。“银发浪潮”带动了国内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成为焦点。以关注老年健康而带动的老年健康产业,例如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老年康复中心、保健、康复器械等,特别是近年来,医养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而“中医+养老”则更具特色。在构建新型“医养结合”模式过程中,中医药有多个优势,一是可延缓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二是可增强体质,防治老年病。三是中医药可以提供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医学方面的服务内容,比如针灸、推拿、养生、保健、药膳等。
健康体检成为健康产业主力军。“用今天的钱买明天的健康”已深入人心,虽然大多数三级医院都设有专门的体检中心,但绝大多数仅以健康体检为主,缺少检后服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在提高健康体检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上,还应该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体检服务项目,并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才能让健康体检良性发展。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推动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际交流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触并学习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越来越被国外接受以及采纳,如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走出国门,作为国际城市合作的新项目,成为了国际健康产业合作新模式。
公立医院如何参与健康管理和发展健康产业
树立品牌意识是关键。在医疗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特别是在医疗服务的领域里,人民群众在医疗服务上非常注重品牌的选择,这就需要医院既要搞好医疗服务,又要注重健康管理,还要探索和发展与健康相关联的服务性产业。
专业人员培养是保障。医院发展健康产业,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特别是有整体治疗理念的医生的培养,这就需要医院创立吸引人才的绩效机制和运作机制,吸引技术好、有团队意识的人才加盟,引进培养专业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健康产业研发队伍,增强健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保障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
扩展产业链是源泉。新理念、新技术是发展健康产业的保障,医院首先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还要与高校、企业和提供健康管理与健康咨询等领域的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不断扩展产业链,调动社会力量增加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推动健康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打造健康产业集群是关键。健康产业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产业,既有中医药等传统产业,又有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既包括诊疗技术、健康产品,也包括诊疗服务、康复保健。医院要形成健康产业的规模效应,从诊疗环境改善、诊疗技术创新、管理理念更新、宣传推广等多方面重点关注,可适当引导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休闲旅游等社会企业参与其中。同时,科学遴选具有自身特色的、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例如建立以“健康体检”为支点,形成健康需求—健康体检—健康诊断—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治疗的全面健康管理模式。
智慧健康是抓手。站在“智慧健康”的风口,发展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医院可以投入资金,建立移动医疗系统,搭建医疗信息平台,优化智能医疗设备,不仅有利于医院自身发展,也可以辐射更广的人群,达到宣传推广医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