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乡门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世达赖圆寂后的第二年,正月十六日,计美多吉协加衮钦,即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在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附近的乌坚林村。这一区域西邻不丹,南与印度接壤。
门隅地区位于西藏中南部,是喜马拉雅东南山麓约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藏语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门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南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北部河谷开阔,包括勒布至达旺的广大地区,有娘母曲江、达旺曲江两条河流。一位门巴族人撰文写道:
门隅地区到处是无边的原始森林,珍贵的药草和可口的水果比比皆是。当百花盛开、百鸟翔集时,茂密的树林真是一座绝妙的大花园。
这里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盛,入眼便是仿佛置身云中的高山、繁密茂盛的森林。莽莽丛林涵盖丰富的物种资源,拥有独特民族文化的门巴族人在这里与自然和谐相处,繁衍生息。
现今的门巴族主要分布在门隅地区,是由门隅土著部落和南迁藏族融合而成。这里乡情淳朴、民风开化、男女平等、恋爱自由。民间传说,门隅的神山圣湖中住着爱情化身的美少年,他与美丽的姑娘一见钟情,便以月亮为弓,以流星为箭,射出定情的誓言,俘获姑娘的芳心,孕育出成群的儿女。
门巴族的青年男女通过情歌表达彼此间的爱恋和倾慕,抒发细致入微的内心感受。只要双方有情意,就可以组建家庭。男子不会唱情歌,连姑娘也难找到。门巴族人用特有的艺术天赋,创作出难以计数的情歌。
月缺月圆,花谢花开。在吹过山野的春风中,追逐着烂漫山花的孩子长大,在听懂情歌里大胆直白的歌词后,也温柔多情起来,落在恋人身上的目光再也收不回去。有一首门巴情歌这样唱:
东北的大山再高,遮不住天上的太阳;
父母的权力再大,挡不住儿女的婚姻。
可以说,是门巴族文化孕育了仓央嘉措的情诗。仓央嘉措自幼生活在民间,他创作的诗歌保留着门巴族的民歌风格,在思想倾向上也吸收了民歌的营养,甚至他的一些诗作直接脱胎于门巴族民歌,只是进行了再创作。今天在勒布沟地区,门巴族人演唱情歌时,也唱仓央嘉措的情歌。有一首萨玛酒歌这样唱:
布达拉宫顶上,升起金色太阳。
那不是金色太阳,是仓央嘉措的光芒。
萨玛酒歌是门巴族喜闻乐见、即兴演唱的酒歌。《流浪》是一首在勒布沟流传甚广的萨玛酒歌,其情调忧伤而又荡气回肠:
我走进一座门隅的房屋,木板建筑的门隅房屋。
我推开木板做的房门,立刻闻到了麦酒的醇香。
流浪汉啊,我舍不得麦酒的醇香!
终于回到了可爱的家乡,再也不想离开门隅木板房。
舍不得放下啊酒杯,我再不做他乡的游郎。
在千百年的岁月中,萨玛酒歌随着门巴族人奔流回荡。勒布沟的门巴族善于用萨玛酒歌抒发情感、表达愿望、追求理想、袒露心声。仓央嘉措生在门隅,可以说从小就受到民歌的熏陶。
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勒布沟,终年云雾缭绕,有“山南十里画廊”的美誉。这里很多地方都有仓央嘉措的足迹,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仓央嘉措的故事。
传说,寻找五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队伍就是经勒布沟向南前往达旺的。当时斯木村的赤珠担任向导,走到通林村住宿时,寻找灵童的人不懂门巴族风俗,在烧火熬茶时先烧树枝的尾部,犯了禁忌。一位老大娘赶忙阻止说:“应该先烧粗的那头,不然会影响新达赖的寿缘。”当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寻访灵童的过程是秘密进行的,没对外公布,但这个传说却反映了门巴族人对仓央嘉措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作为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家乡有着太多关于他的传说与故事。据说,仓央嘉措还在肖站附近留有脚印,脚印周围立有经幡,行人经过这里都会焚香膜拜。
因为家境贫寒,仓央嘉措从小随母亲劳动。他背着达旺的桃子以及其他物品,到错那宗以物易物。从达旺的乌坚林村,经过肖站下面的鲁古塘,翻山进入麻玛乡,再从麻玛乡翻越波拉山口进入错那宗。这一路负重是艰辛的——杂草丛生、沟壑交错,猛兽出没、毒蛇缠腿。仓央嘉措有诗写道:
鲁古塘这大坝路,比阴间小道还长;
人们背负的那沃绒,比大铁石还要沉。
尽管出身贫寒,但是童年生活毕竟是仓央嘉措成长过程中的欢乐时光。回忆童年,总有一些人或事,一些情意,盘旋心底。我们可以想象,童年时的仓央嘉措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高原上,和玩伴漫山遍野奔跑着;或者玩一种“狼吃羊”的游戏,藏语叫“江克勒格”,这是当地孩子常玩的游戏。当地的孩子从小在生活的启示下,爱羊而恨狼。
在门巴族人眼里,仓央嘉措心地善良、和蔼可亲。他对母亲很孝顺,放牛时看到数座宝塔,就用响亮的歌声唱道:
宝瓶似的宝塔啊,好像拉萨一样;
我的母亲次旺拉姆啊,恰如拉萨的菩萨一样。
后来,仓央嘉措身居达赖喇嘛之位,时常怀念故乡的山川草木,追忆他在故乡自由生活的美好时光:
你重我的情深,我敬你的心诚。
唯愿白头偕老,携手朝拜佛圣。
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情歌。少年仓央嘉措,在藏南门隅地区的山水之间,尽情歌唱了十四年,情窦初开。他如同天空中转着圈儿唱歌的云雀、满地追着撒欢的野兔,无拘无束、自由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