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视野中的重访
韩丁首次来张庄是在1948年3月,当时他们往返张庄全靠步行。韩丁描写了路上车夫拉运山货的情景,非常生动:
隆冬季节……山区空气冷寂,远处就能听见铁箍轮子压在冻硬的车辙上所发出的响声。在山岗之顶,这声音听起来像远处的鼓声,又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木匠,在频频敲打一只正在合拢的空木桶。(韩丁,1980)
同样是第一次去张庄,笔者所见所闻已是非常不同了。笔者第一次去张庄是在2007年2月26日,韩丁所描写的那种声音如今是很难听到了。那条大路已经变成了柏油公路,不再是一到冬天就会冻硬的土路了。现在这一带交通方便了很多,步行的人已经非常少见。大路上各种各样的车都有,小轿车、公交车到各种农用拖拉机,偶尔还能看见一两辆马车。(1)从长治到张庄有很多车可供选择,光公交车就有8路、10路、12路和14路等多条线路,6分钟发一趟,非常方便。从长治乘车到张庄需要半个多小时。路两边是各式各样的商店,装扮得花花绿绿的,还有各种厂矿。
看到大路左边墙壁上的“张庄”两个字时,笔者赶紧下了车。刚下车时感觉并不太好,公路两旁的房屋都是灰色的,落满了灰尘,显得有些破旧。沿着公路往前走,走着走着渐觉得明亮起来。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独院二层小楼出现在我的面前,样式虽然有些单一,但是很新。不久,张庄的公交站出现在面前。旁边是张庄的正大门,颇为雄伟的灰色大门顶上写着“张庄”两个大字,有些破旧却很醒目。
2018年的张庄大门
从村口往里走的路通向村中心,当年是一个池塘。“在塘边的柳荫下,常常看到有几个妇女和姑娘在石板上搓洗衣服。”(韩丁,1980)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广场,池塘大约是在1978年填的。一方面池水气味比较难闻且滋生蚊蝇,出于卫生考虑村委会主张把它填了;另一方面,盖房子需要土地局审批,而填池塘盖房则不用审批。故村委会鼓励盖房村民填池塘,慢慢就填平了。广场现在成为村落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各种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小商贩也在此聚集。广场的东面是一个大舞台,每到庙会和八月初一赶集,这里是唱戏的场所,广场上就成了人们聚起来看戏的地方。在广场的北侧有一座庙,名曰女娲庙。韩丁当年也观察了村里的一些庙宇,他说当时村里村外有几处小土庙,供着土地爷、观音菩萨、药王菩萨等。“这里也常常有人来烧香、敬神。许多乞丐就是靠上供的馍馍和糕饼充饥活命的。”(韩丁,1980)现在村里也有几处庙,但与当时相比,庙的位置和供的神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郭慧玲,2013)除了女娲庙,村南面有一座关帝庙,村西的田地里有一座土地庙。广场的西边是韩丁纪念馆和幼儿园。
张庄村内格局
韩丁当年这样描写道:“村街正是下山所走的那条沟壑的延长。七月份下暴雨的时候,所有南边高地泻下来的雨水都涌入这条沟壑,流入村街,注入村中的池塘。”(韩丁,1980)当时,张庄的大街是一条沟,比两旁房屋低近一米,雨天街上的土路很难行走。一名村民回忆并这样描述道:“那跟猪圈一模一样。”2007年这条路已经垫高,并且全部硬化。韩丁在《翻身》中写道:“沟街的两旁排列着六到八尺高的土墙,隔一段便有一个门楼,通向人家的庭院。每家大门旁边都有一间茅房,特意设在街旁的,方便过路的人解手,好给自家增添肥料。”(韩丁,1980是)现在路两边已不见土墙,已很少见到土坯房子和院墙,也很少再有人家把茅房建在街旁。(2)现在的房屋多是砖瓦二层小楼,富裕家庭的房屋和门楼都盖得高大漂亮。
张庄道路的变化受到村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影响。早期的街道皆是土路,下雨时街上太泥。在老书记李正宝的主持下,村委会在路两边挖了水沟。这样,雨水就能积起来,大家便来这里洗衣。再后来,因为水沟夏天容易滋生蚊蝇,影响村貌和卫生,村委会就在水沟上面盖上了活动水泥板,偶尔搬起来挖一下下面的淤泥。直到1999年,村里才把路垫高硬化了。现任书记2002年上任后把街道改造成了2007年和2008年笔者看到的样子。主街道表面铺上了一层水泥,水沟上面的水泥板与路面成为一体。当时村正街和主干道是水泥路,但通往各家的小道还是土路。“伴随着哗啦啦的雨声,外面的道路由土变成了泥,要走过去就要踩一脚泥。”(赵旭东,2009)当时,村委会表示集资为村里每年修一条路。2018年初当笔者来到张庄时,这里竟又变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早上摸黑骑自行车去教堂的章大娘,被路上的坑绊倒结结实实地摔了一大跤,胯摔伤过了一个月还没有好。原来,2017年底华北推广集体供暖,村里的道路都被挖开铺设管道;由于寒冬无法施工修路,路便“一夜回到解放前”。
现在街道两旁是商店、理发店、浴室和修理铺等,从广场往南走三十米左右是村委会所在地。笔者沿着张庄的正街走到村子的南端,看到了天主教堂。这天教堂关着门,黑漆涂过的铁栏杆门内呈现出装饰华美的教堂,几只鸽子在钟楼和两边的房子上时飞时落,自由自在。
沿着主街再往南走有一块街道一样宽的照壁立在那里。照壁是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这块照壁作用相当于村民院落大门口的小照壁,是出于风水的考虑。照壁把村子围起来,就像大房子一样。但照壁盖起来后,村子又往南发展了,现在村子面积已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个张庄那么大。
村庄主街及广场
在村里转了一圈后,笔者去了李正宝家。非常巧的是当年韩丁到张庄第一天,拜访的第一户李文斌(3)家,就是现在的李正宝家。李文斌是李正宝的四爷爷。当年,韩丁这样描写李文斌的住所:
侯同志一直把我们领到一间凄凉、黑暗的土屋跟前。土屋里几乎一无所有,只是靠墙立着一个高木柜子,一条矮炕,一台土坯砌的锅灶。看得见的用具只有一口大缸、三只带裂缝的破碗和一口铁锅。(韩丁,1980)
现在李正宝家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李家的院子很别致,院外的大门上写着“农家小院”四个大字,院内有各种水泥塑像,有鹅、熊猫和牛等。房子是二层小楼,房门前用蓝色玻璃接出来一大截,成为一个阳光大厅。一进大厅,首先看见的是里屋门口边摆放的两只大号花瓶。大厅的顶上挂着一排灯,是李正宝收集的样式各异的马灯、煤油灯等。东面墙上挂着一只铸铁的车轮,上面一侧写着“民国十四年,加工州车,合生口”字样。大厅正中间靠墙处摆放着沙发和茶几,东边摆着一个古香古色的圆桌,南墙边放着电热水器。西面的墙边立着一个明朝年间大衣柜,还放着树化石等物。大厅内空地上摆满了各种花草,使整个大厅充满春意。冬天,大厅里比较亮堂,阳光透过蓝玻璃照在厅内,感觉很暖和,是接待客人的客厅。李家的房子共有五间(4),楼上楼下,家具摆设不计其数。家具应有尽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5),各种木制家具颇有古香古色的味道。除此之外,因为李正宝非常爱好工艺品,家里摆放的工艺品,足有上百件之多,赏心悦目。
韩丁在这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2007年笔者到张庄的这一天早上,韩丁的妹妹寒春刚刚离开。(6)李正宝向笔者介绍了韩丁兄妹写给他的一些文字和来访学者的相片。寒春写给他的一些文字被挂在大厅的东墙上;屋内墙壁上挂着韩丁在《深翻》扉页写的称赞李正宝和张文英的一些文字。问起李正宝张庄现在的情况,他讲道,张庄现(7)有670户,2750人,共有耕地2440亩,责任田每人是5.5亩。这与韩丁在《翻身》中所写相差非常大。那时候,张庄有251户,共有人口987人,共有土地5588.2亩。张庄人均(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可合土地6亩;土地改革之后,每人分到了6亩左右耕地。(韩丁,1980)这么多年,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新中国成立前,张庄人口死亡率特别高。“这个村人数经常发生剧烈变动。一到歉收年份,人口往往减少一半。穷人有的饿死在自己的窝棚里,有的外出逃荒要饭。”(韩丁,1980)。“翻身”之后,饿死人的事情就很少发生了;今天,村里的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提高,村民的健康得到了一定保证。这些年,村里宅基地建设占去了一些土地,但更多的土地都卖出去了。在1978年,“张庄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属于铁路、市有水泥厂和锯片厂。”(Hinton,1990)改革开放之后,建厂子也占用了很多土地。2007年,村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本地区务工。到2018年,绝大部分耕地已经被占据,未流转的土地仅剰下567亩。(崔建霞,2015)这时人们的收入来源几乎只是务工了。由于本地区的工作岗位有限,出省到全国各地务工的村民也多起来。
聊了一会儿后,李正宝便开始向笔者介绍他搜集的一些农具。随他来到后院,这里似乎成了一个博物馆。一进门看到的是韩丁的塑像,真人大小,穿着短裤和皮鞋,戴着帽子依在拖拉机旁。(8)后院有个堂屋,里面放满了农具,有织布机、磨盘模型、拖拉机模型等;有些已经不再使用,有的笔者从未见过。院子里的农具更是丰富,有木制的锨、叉等。李正宝虽然退休了,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些年他先是制作工艺品,如院子里放着的那些泥塑,还有他制作的远近闻名的应县木塔模型等。后来他又开始收集农具,大概有两年多了。李正宝当了三十多年的张庄党支部书记,刚退休四年。韩丁这样评价他,“队长,爱工作也爱玩儿,喜好传统也热衷于变革。”“是张庄技术最熟练和政治上最有远见的人。”(韩丁,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