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轻松读懂消费者行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不要少于1米——给顾客私人空间,创造轻松环境

我们都知道“刺猬法则”,刺猬在冬天被冻得瑟瑟发抖,想要相互取暖,但靠在一起就被对方的刺扎得疼,最后它们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还不担心被对方的刺扎伤。

如果把刺猬取暖的故事运用到现实人际交往中,这指的是人的“私人空间”。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容许他人侵犯,哪怕是最亲密的两个人也同样如此。

销售者在与消费者交流时也要遵循“私人空间成交法”,尊重消费者的私人空间,注意与消费者的距离,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这里的私人空间既有物理空间,也有心理空间。

1.物理空间

不管你对面的消费者是同性还是异性,你都需要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消费者是陌生的,安全距离应在1米以上。

假如你去拜访消费者,在他的办公室内,你与消费者的安全距离应该限于对方的办公桌范围。这时你切不可四处张望或者随意走动,更不能偷看消费者的电脑或文件夹。

案例50 不注意安全距离,销售员的单子也泡汤

经理和副总经理一起迎接了某公司的销售员,期间两人情绪都不太乐观,但为了保持表面上的友好,他们一直保持微笑,直到销售员离开公司。

当副总经理送走销售员后,他刻意装出来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转过身来,无奈地对总经理摇着头。

“这家公司不行,规模肯定没有他说得那么大,唉,一看就没有大公司的样子。”

总经理说道:“我也看出来了,刚才那名销售员跟你站得那么近,张口闭口说‘咱们咱们’的,还想要请我们吃饭,这种套近乎的方法可真不是个办法啊。”

副总经理说道:“对啊,我都能看到他的头皮屑了。”

他们俩达成一致意见:“这家公司的产品不能采购。”

2.心理空间

除了要与消费者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销售人员在与消费者交谈时还要注意话题的敏感性,不要触动对方的隐私。就算隐私话题是消费者主动发起的,你也千万不要随意议论。如果话题说得太紧密,很容易触碰对方的防范心理。因此,当对方说到隐私话题时,你要巧妙地转移话题。

案例51 客户突然说起家事,销售员机智笑而不语

贺是公司的一名销售员,特别擅长与客户打交道,而且注意说话的分寸,这让很多客户都很喜欢他。

有一次,客户陈总心情很不好,便对刘贺倾诉道:“最近心情很烦。”

刘贺问道:“陈总您怎么了?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我或许可以为您分担。”

陈总苦恼地说道:“我老婆最近越来越不可理喻了,总是和我吵架。你说我整天在外边奔波,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你说是不是?你给评评理。”

刘贺知道这个话题很敏感,不能触碰,于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陈总看到刘贺的反应,知道自己说多了。刘贺端起茶杯说:“陈总,我们喝茶。”

陈总端起茶杯喝起茶来,他们的话题也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总之,尊重消费者的私人空间,关键在于销售人员如何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为消费者保留适当的私人空间,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销售成绩。

看透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私人空间是不容侵犯的。私人空间又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销售人员要在物理空间上保持与消费者的适当距离,在心理空间上还要记得不能谈论消费者的隐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