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大数据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社会正式进入了“数据驱动”的时代。大数据技术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促使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和创新生产要素,战略价值和资产价值急速攀升,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在成为趋势。
1.3.1 大数据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大数据。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和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和资本一样,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而且是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重点竞争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竞争优势源自质量之争,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优势源于流程再造,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企业竞争优势来自速度之争。到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企业竞争优势则来自大数据,通过大数据驱动企业效率提升的竞争,通过效率提升获取在客户心目中建立“第一”的品牌先机;通过效率提升领先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掌握控制目标市场;通过效率提升降低商业风险,降低成本而筑起竞争壁垒。效率提升的关键就是大数据的分析利用,不管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感知、创新产业与服务,还是提升生产、产品流通、客户服务的效率,都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产品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而实现。
任何行业本身都会产生数据,大数据技术让企业真正懂得数据背后所蕴含的行为及意义,透过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和客户的需求。如今,所有行业都越来越认识到大数据驱动的业务战略和运作的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在数据获取、数据计算、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这种进步使得企业在其相关业务领域的想象空间得到扩展,更多的设想和新的理念不断变为现实,当数据被看作企业的关键生产资源时,数据就成了企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带来了各种业务上的创新,更成为企业竞争分化的驱动。
以零售行业为例,大数据应用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零售行业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喜好和趋势,进行商品的精准营销,降低营销成本。例如,记录客户的购买习惯,将一些日常的必备生活用品,在客户即将用完之前,通过精准广告的方式提醒客户进行购买,或者定期通过网上商城进行送货,既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客户体验。另一个层面是依据客户购买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可能购买的其他产品,扩大销售额,也属于精准营销范畴。例如,通过客户购买记录,了解客户关联产品购买喜好,将与洗衣服相关的产品如洗衣粉、消毒液、衣领净等放到一起进行销售,提高相关产品销售额。另外,零售行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未来的消费趋势,有利于热销商品的进货管理和过季商品的处理。电商是最早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的行业,电商网站内推荐引擎会依据客户历史购买行为和同类人群购买行为,进行产品推荐,推荐的产品转化率一般为6%~8%。电商的数据量足够大,数据较为集中,数据种类较多,其商业应用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包括预测流行趋势、消费趋势、地域消费特点、客户消费习惯、消费行为的相关度、消费热点等。依托大数据分析,电商可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库存管理、计划生产、资源配置等,有利于精细化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未来考验零售企业的是如何挖掘消费者需求,以及高效整合供应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不论是国际零售巨头,还是本土零售品牌,要想顶住日渐微薄的利润率带来的压力,就必须思考如何拥抱新科技,并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未来,企业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自身运营体系的变革。运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或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传统企业的运营体系由战略、人力资源、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和服务组成,大数据驱动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获取、数据分析能力,使得企业能够控制成本,生产出能够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运营数据和互联网上的数据(如利用舆情分析系统、垂直搜索系统),根据自身的分析目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支撑,从而使得企业战略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用户需要。企业能够根据战略、业务、项目需要,快速、精准地确定人力资源需求,并且能够根据网络上海量的个人轨迹,精准、快速地确定候选人,完成团队组建。在研发阶段,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导入客户参与,分析互联网相关产品舆情信息,精准定位产品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众包、协作能力,快速进行产品开发,并且能够根据数据,快速、合理地建立产品供应链,形成质量、成本可控的产品生产能力。在产品营销阶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快速传播、放大能力,制定符合自身产品特点的营销策略,使得产品信息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到达目标客户群,在产品存活期,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交流能力,形成对产品的快速服务支撑体系,提供对产品用户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1.3.2 大数据促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了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服务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支撑。现代化的城市治理需要的是政府、企业、市民和第三方机构之间的集体参与,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共治的新模式,而城市治理的成功与否,最终体现的是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人民的现实需要,其关键就在于实现城市信息的分享、流通,从而促成多方的交流与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商合作和集体行动。
智慧城市的建设、政府的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开启了大规模实时、在线、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的新局面。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城市领域的方方面面,给了城市管理者看清城市运行本质的能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知道政府在做什么,而政府数据开放实现了公众对政府数据的利用,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大数据技术让政府能够依托“实时、全样”的城市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高了政府预测预警能力及应急响应能力,实现从过去“主观主义”的模糊化治理方式向“数据引领”的精准化治理方式转变。
借助大数据,可以为政府在城市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优化行政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节约决策的成本。在城市管理方面,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各类资源,发挥城市网络化管理的效用,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应用,以提升城市和社区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服务管理,创建服务型社会,使城市管理工作和社区服务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数据信息的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围绕环境、交通、医疗、教育等,构建城市日常运营以及应急联动指挥响应管理平台;在安防与防灾领域,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在舆情监控领域,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及语义智能分析,能提高舆情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全面掌握社会民意,绘制社会不同时段情绪波动的实时色彩图,监控社会情绪,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打击违法犯罪,构建主动式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在环保领域,通过实时监测水中各项参数,结合卫星遥感等多源异构数据,分析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防范环境的恶化;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分析,辅以相关的指挥管理,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市场监管方面利用大数据整合信息,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所收集的企业基础信息进行共享比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监管漏洞,提高执法水平,达到促进财税增收、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目的。
目前,我国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治理在部分领域已初具成效,例如,利用网络和大数据进行商品打假工作。一直以来打假和治假都是政府管理部门的头等大事,是促进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打假和治假更是一项涉及宣传教育、渠道简化和透明、用技术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建设信用制度、降低鉴定成本、提高维权意识、完善法律和自律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我国假货市场的治理难,一直以来都是相关政府部门的难点和痛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成熟,让管理部门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集“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于一身的大数据打假模式。大数据打假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和完整的信用体系,通过与企业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联动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效打假模式。企业和公众可以通过自身的服务平台以及在线举报平台快速地汇聚相关可疑售假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预见侵权违法现象的发生,从而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减少损害,又由于信息的可追溯性,网上的所有行为都记录在案,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汇集和整合,从而发现蛛丝马迹,可大大提高打假的效率和准确度。例如,在淘宝网上售假,被用户发现举报后,阿里公司基于自身数据快速展开调查,确定谁在卖和在哪里卖,汇聚相关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可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快速制订行动计划,进行现场查处。
再如,针对药品的安全问题,目前按照药监局的要求,凡生产基本药物品种的中标企业,须按规定在上市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药品电子监管码。通过解读电子监管码,不仅可以分清真药和假药,还能清楚知晓药品的成分、功效、禁忌、流通过程、出厂日期等信息。用电子监管码让药品出现在数字世界,利用物联网和“一品一码”便可以实现全过程的监控,不仅有利于打击制售假药、排查问题药品流向、遏制假药流通,又能防止医保资金被违规用于非医保药品,堵死非法套取医保资金之路;政府通过药品销售流转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还能绘制出国内疾病发生时间、地域、周期等可视化管理图,及时发现大规模疾病暴发的风险,从而进行预警和提前部署。
1.3.3 大数据构建民生服务新体系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民生乃善治之本,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民生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让更多的民众共享发展成果,让智慧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公众满意度和现实获得感;另一方面,“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也让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推进城市的建设,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就是用户至上,注重社会参与和服务体验,满足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促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对于政府,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众需求、改进服务质量,做好事前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构建“互联网+”的新服务体系。
随着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定位系统、搜索服务在大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移动位置、群体搜索、人群偏好和行为习惯等用户数据可被更广泛地收集,将这些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可以描绘出现代人的生活习性、活动轨迹以及城市的运行特点和节奏,政府相关部门可根据这些数据确定交通、能源及餐饮的峰值需要,决策交通、能源供给服务,利用数据驱动的预报进行疾病防控、应急响应及开展公共服务。
以交通服务为例,城市交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不同交通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如地铁检票口能够确定乘客从哪个站进、哪个站出,而公交调度系统则能确定在某个时段有几班车从哪里开往哪里。如果将两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共享,便能知道某个时刻某个站点的人流情况,拥挤度如何等。如果过分拥挤,便可以决定增加运力。再如,市民从A地到B地,需要先乘坐公交车到C地,然后再乘坐地铁到B地。通常,这个市民的数据是被分别存放在地铁和公交两个系统中的,数据到了交通管理部门,即便是同一个市民从A地到B地,也会被认为是两次不同的行程。但如果结合人的轨迹信息,并将公交和地铁数据进行整合,就会发现原来有大量的人的实际需求是从A地到B地,而非从A地到C地或C地到B地,那么管理部门就可以考虑开通一条从A地直接到B地的线路,方便市民的出行。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在线的公共服务指南,整合各政府部门的服务资源,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向公众提供一体化的、便捷的在线公共服务,使公众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和高效。
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不可否认,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反复跑的现象仍然存在,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仍有不少提升空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实现“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成为服务改革不断深入的“数字引擎”。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工程,打破了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政务数据之间的共享共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浙江省在部署“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初,就将旨在实现部门间规章制度对接和流程整合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作为改革的主抓手,要求材料精简、标准明确、流程优化、联合审批、业务协同,以此倒逼网上审批、市场准入、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改革。辖区内各政府通过推进“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从制度层面推动“流程优化、业务协同”,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同政务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浙江省政府部门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推进全省政务数据汇聚,建成了省市县一体化的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施行数据“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的原则,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政务数据的共建共享共用,打破了传统以部门为视角的办事模式,以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为视角的“一证通办一生事”正成为现实。原来分散在各级各部门,每个人的生育、就学、就业、婚姻、养老等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被梳理整合,包含了人社、民政、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等10余个部门的250余项事项。市民凭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从出生、上学、就业、结婚、购房直至死亡的绝大部分涉民事项,无须提供其他证明材料。办民宿、开超市、开餐馆……原来都要去多个部门办理,如今可在统一信息平台“一体化”审批,实现一件事情“最多跑一次”。一年多来,浙江省着力解决了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条块割裂、网络互联互通不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问题,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以强烈的改革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数据共享和网上办事,实现了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3.4 大数据让城市生活更加智能
大数据充斥着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无论是交通、医疗领域,还是教育、金融等领域,数据随时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为潜在消费市场与特定服务人群带来便捷。如今大热的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新兴的各式各样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承载的方式。大数据在商业上的应用和价值早已有目共睹,然而对于普通人,它究竟又能有哪些作用呢?
对许多开车去上班的人来说,路上堵车经常让人抓狂,但是有了大数据以后,上班之路轻松了不少。当我们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里的地图软件,按照地图的指示,避开用红线标记的拥堵路段,按照规划的绿色行车路线前往公司,虽然绕了一些路,但因为避开了拥堵路段,用的时间却更少了。软件是怎么知道哪个路段出现拥堵的呢?一是大家随身携带的手机,会每隔几秒钟与基站联系一次,当大量手机在某个路段停止或缓慢移动时,基本可以判断该路段出现拥堵;二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可以直接看到路段的拥堵情况,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会及时在拥堵路段进行标记,并提供数据给相关服务企业;三是在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的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也会在因事故等造成的大型拥堵事件中派上用场。这是利用交通大数据来方便公众的出行。
在上班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来自外地的陌生号码,手机上的软件显示该号码被130人标记为“骚扰电话”,你果断按下了拒接键。通过收集全国手机用户所做的标记(如保险推广、诈骗电话、骚扰电话等),记录在数据存储中心,当某一部手机接到已被标记的号码来电时,手机软件可以在大量数据中找到这个号码,并根据标记内容提醒用户。这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让公众免受恶意或推销电话的骚扰。
登录淘宝网,想为自己买双鞋。由于之前浏览过类似的商品,一打开电脑,网页上便自动跳出了此类商品的广告,所列出的鞋子正好是适合你的型号和价格区间,极大方便了客户的选购。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你曾经买过的商品价格,分析你的消费水平,同时根据你最近的浏览和搜索,分析你当下的需求,二者结合,进行针对性非常强的推销。只要个人账户不变,每个人的数据都会被积累,形成隐形的“消费水平变化曲线图”,并据此自动调整广告内容。这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精准的营销,减少了客户的选购时间成本。
生病了去医院,医生将病人的化验诊疗信息输入电脑,立刻得到了病人的患病情况和诊疗方案,医生可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快速给出具体的诊疗措施。医疗行业拥有大量的病例、病理报告、治愈方案、药物报告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将会极大地辅助医生提出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早日康复。特别是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成熟,可以根据病人的基因序列特点进行分类,建立医疗行业的病人分类数据库。医生在诊断病人时,可以参考病人的疾病特征、化验报告和检测报告,参考疾病数据库来快速确诊病人病情。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医生可以依据病人的基因特点,调取相似基因、年龄、人种、身体情况相同的有效治疗方案,制订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的人及时进行治疗。这是利用医疗大数据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出去旅游,在旅游网站或App上输入出发日期、出发地、目的地、返程日期,就能快速得到一条经过优化的旅游线路,然后让游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条件检索,选择不同的出行线路、交通工具,选择不同价位、不同星级的宾馆,选择不同景点并预定门票,到了出发日期直接带上身份证和手机,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论走到哪里,打开旅游App,周边吃、住、行、玩等方面的信息都会立刻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可以实现网上下单,到店享受的极简服务流程。这一切,都是因为打通了交通行业、酒店业、旅游业、餐饮服务业之间的信息通道,让数据实现了共享,并以游客为中心把旅游全程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安排妥当。这是利用旅游大数据来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大数据已开始深深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美好。
1.3.5 大数据让城市应急管理更加从容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几乎扰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对人员进行检查、管控、隔离等对于每一个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一项严苛的任务,大数据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帮助城市管理者进行人员的搜寻、跟踪及后续的隔离观察。
浙江省在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数据采集、状态研判、精准治理、应急管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省会杭州更是利用城市大脑(城市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城市精准管理,后文会具体介绍)的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了对整个疫情的有效管控。下城区利用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实现疫情信息实时上通下达,准确将人员信息标注在三维地图上,分时段动态显示综合分析结果,及时通报预警情况,为快速精准决策提供依据。富阳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利用城市大脑研发富阳区疫情防控大数据监测系统,将各乡镇汇总的防控工作日报、企业复工日报、群防群治日报以及各管控点的实时情况统一平台报送给区防控指挥部,实现了疫情期间的全面精准调度。钱塘新区充分运用杭州城市大脑智慧门禁场景和“智安小区”建设成果筑牢了社区、小区防线,利用智能化手段不仅有效提升检查速度,而且确保了区域内人员自身安全,取得了防控实效。
随着企业逐步复工,杭州安恒信息公司基于城市大脑,为某行政区快速搭建部署疫情复工分析平台,通过收集企业复工审核信息以及相关区域、人员情况,结合辖区管控措施要求,快速分析排查风险,确保疫情的可知、可防、可控。同时提供疫情监测,基于云端数据实现区域疫情信息一屏通览,快速掌握地方疫情防控实时动态,简单高效方便。此外,各运营商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和要求,使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疫情防控工作。
不管老百姓是否已经清晰意识到大数据的影响力和生产力,大数据早已深深地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像2020年年初的这场“突发疫情”的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资源调度、指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