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忠生活随笔向死而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3/35109773/b_35109773.jpg)
第172章 小的时候,只回过一次老家
人生就是这样的真实和无奈。相比,那些美丽的风花雪月只是如虚假的华丽外衣,而生而为人的诸般滋味,如今的我也已深深的有所体会。以前,从来没有体谅过妈妈的苦衷,从来没有安慰过坚强的妈妈。妈妈是我心中永远高不可攀的存在,妈做到的,我永远都做不到,直到现在。
那时候很小,还没上小学,如今四十多年了过去了,记忆还很清晰。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是很难抽出时间回山东老家看望父母的。那时的条件差,经济不宽裕;那时候只能做火车,似乎都没听说过什么叫做飞机;那时候的火车很慢,单程从哈尔滨到山东的诸城县也要两三天的路程,中途还要倒来倒去的。
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里有四个孩子,如果妈妈不在家,那简直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妈妈好多年都没能回娘家。妈妈能回老家探看父母唯一的可能就是当赶上父母生重病了,这时候就是面临生死离別了,这时妈才可以不顾一切的放下自己的家和孩子,才会踏上返乡之旅。那次有幸把我也带了去,这也就成了我长这么大唯一的一次老家之旅。
记忆里的老家是绿树成荫,到处花红柳绿的,门前不远就有小河小溪的,再闷热的天,只要把双脚伸入河水里,就立马远离了心情上的烦躁。
走在田间地头,随意的用脚轻轻碰触就会看见红薯的影子。
记忆里的房子是石头拼凑的,房前房后都是大朵大朵的粉色桃花,充满了花香。
主食吃的是煎饼卷白糖,粉皮总是在热水里捞出来,冒着热气,一张接着一张没完没了。
也记得老家的风,是躁热的。小朋友说的话也是听不懂的,全都是陌生如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只是每天黏着妈妈,行影不离的跟在妈妈屁股后面。
后来渐渐习惯了,就和二姨家的表弟表妹在一起玩,偶尔的也会很开心,但听后来妈妈说,那时我是天天的和妈妈嘟囔着,吵着,要回家。
直到回家后,才开始有了对老家的记忆:就是闷热的空气,风都是热的,到处是满眼的绿色和粉色的桃花。小河的声音很好听,一直哗啦啦的响个不停,清凉的河水可以让那个幼小的我暂时忘了对家的想念,也让闷热的心情暂时可以冷却下来。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就和妈妈回到自己天天想念的家了,眼前也从花红柳绿变回了灰黑黯淡。又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哥哥姐姐,大家都围过来凑热闹,问这问那的。而我则变成了说山东话的小孩,被哥姐嘲笑的山东小孩。当然如果不是哥姐在刻意的模仿我的山东口音,我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已经变成了说山东话的小孩了。
后来的很多年里,妈都没有机会回娘家了,即使回去我也没机会跟着一起回去了,因为上学了,就不那么的自在了。
以后陆续的,姥爷姥姥都来看望过妈妈。如今妈妈八十多岁了,依然掂记着老家,依旧梦想回老家。虽然如今姥爷姥姥都不在了。如今的妈妈依旧是无法脱身,无法自由,因为如今爸爸躺在床上,需要妈妈的照顾。
真的不敢想太多,真的会自责,为什么自己无力为妈妈分担一些呢,直到如今还是一样一样。我心里知道,我没长成妈妈心里期待的那个样子,但妈不会怪我,可是我却会在心里自己责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