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成长进阶指南:提升硬技能+练就软实力+选择好行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产品经理的现状

2019年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和腾讯问卷联合发布的《2019产品经理生存报告》揭示了当下产品人的生存现状,如表1-1所示。

表1-1 《2019产品经理生存报告》的相关数据

55229-00-024-1

这份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当前产品从业者中存在的以下几种现象。

(1)2019年,流量获取越来越困难,B端、后台、平台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方向,也是从业者最多的三类产品经理。

(2)年龄在22~30岁的从业者数量占据整个行业从业者的七成,“90后”占据的比例有所上升,“95后”也在不断袭来。

(3)工作年限上,大部分产品经理处于1~5年,用人企业对产品经理的经验要求越来越高,而8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已经开始准备转型或创业。

(4)对于不同经验的产品经理,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产品、需求、项目管理是大部分产品经理主要的工作内容;而对于5年以上的产品经理来说,产品策略、项目管理、团队管理有着更高的优先级。

(5)行业分布上,虽然互联网、软件行业仍然是就业主流,但新兴的教育、金融、通信等领域也占据了不少份额。

(6)北京、深圳吸引了大部分的产品经理就业。与2018年相比,其他城市的比例下降了8.2%,产品经理逐渐向一线城市集中。

该报告比较详实地揭示了当前阶段产品经理岗位的分布现状,本书只挑选其中行业、城市、工作重点及方向等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2018—2019年,流量获取和人口红利持续收窄,所以产业互联网、后台及平台不仅是新的领域和战场,也是大批产品经理择业的方向。虽然从业人群中很多“90后”“95后”不断涌入,可在浪潮来临之时也正是这一批入行不久的新人被迫面临新的选择,与之对应的经验丰富的成熟型产品经理已经成为用人企业迫切期待人群的中坚力量。而从产品从业者自身来看,经过5~7年的沉淀和积累,他们已经步入了相对稳定的职场层级。甚至8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已经开始考虑第二职业。从工作内容上看,入行较短的产品新人通常会承担一些锻炼基本功的基础工作。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他们会更偏重于决策和管理方面的软实力体现。这也和产品经理的发展进阶相吻合。

在这份报告发布后不久,时间就进入2020年。这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临,很多企业被迫缩减成本,节省开支,而身处大环境之下的产品从业者们面临的就业环境更严峻。我身边处于不同层次和阶段的产品人,有的为了一份工作被迫转岗,也有的因为需要收入而进入外包公司做产品,更艰难的甚至半年多一直处于求职之中。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又在迫切寻找有行业背景和资深经验的专业级产品经理。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在产品从业者人群中,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断层。

首先,行业方向的转变使大众型消费互联网领域的产品经理过剩,而能从C端顺利过渡到B端的产品人少之又少。其中有行业专业性的原因,也有不同类型产品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差异。所以,如果不能顺利切换,很多产品经理会因迷茫而无所适从。

其次,做B端产品往往需要专业积累,以及和企业自身业务的深度融合。当产品经理进入一家以业务为主导的公司做产品时,通常会被当成业务需求的实现者。业务是核心,是需求的来源,也是产品经理工作的起点。而沟通对接过程中的种种不顺及始终为业务人员服务会让很多产品人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总有一种在公司内部当乙方的感觉。这不仅是对产品经理技能的考验,也是对其心性和视野的磨炼。

再次,以往的产品经理供给中,很多培训机构可以批量化产出产品从业人员,这也是C端与B端领域门槛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而在消费互联网下行、产业互联网成为趋势时,很难有培训机构可以很好地输出相应的培训内容,毕竟B端产品各有不同。即使相同类型的公司,其内部结构和业务划分也有可能千差万别。所以,培训机构对B端产品经理的培训内容很难全部覆盖。

最后,在于产品人自身思维的转变。严格地说,产品人在习惯了做C端产品之后,转入B端会有很多不适应,而以往C端岗位的细分也很难满足B端产品的综合性要求。例如,在做C端产品时通常会有两个产品经理分别负责前台和后台,而在B端产品中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则更高,不仅前台和后台都要懂,很可能一整条业务都需要梳理并了解透彻,如此才能做出满足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