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方法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截至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9.8亿,微信月活跃用户也已达到8.06亿,2016年天猫“双十一”的1207亿交易额中移动端占比82%。

对于企业而言,移动互联网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这对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些企业认为,只要开发一个APP就可以拥抱移动互联网了,我认为这种思路是不正确的。移动互联网最该解决的是场景化应用和围绕LBS提供服务,这也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区别。至于是否是通过独立APP完成的服务,并没有那么重要。目前很多企业的服务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完成,如国家电力通过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很多服务是我们平时去窗口才能获得的。O2O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APP的推广成本非常高。

我和我的团队经历了互联网的兴起,也经历了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整理成文字,也经常与行业内专家沟通,互相切磋,终成此书。

我们不缺少对理论的了解,缺少的是实操经验。本书结合行业最新发展现状,按照各营销策略将零散知识归纳总结,从多方面解读移动互联网营销。书中经验都是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并非理论性的泛泛而谈。在写作过程中,我将这些经验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各位读者在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我个人比较崇尚“授人以渔”,就像我们上大学,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本书除了告诉大家移动互联网营销要怎么做以外,还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思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在学会怎么操作的同时,也学会如果遇到同类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当然,也建议大家在学习方法的同时认真分析,是否还有更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

本书结合O2O、微博、微信、社交软件、自媒体等目前移动互联网最新热点,通过相关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摒弃已被淘汰的产品和方法。移动互联网主流产品基本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产品进行营销的思路和流程。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自媒体作者,或者自媒体营销专家,我建议你也认真阅读一下本书,本书有几章节内容与此相关,其中大量的经验是我实践过程中总结的。随着以“今日头条”为首的自媒体平台不断发展,各大平台对自媒体作者的争夺和鼓励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如果你想成为其中一员,现在是非常好的机会。即使你很头疼写作也没关系,本书中有写作速成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们基于20多年平面媒体经验独家总结出来的,这种方法也成功地培养了多个优秀的平面媒体主编。在此之前,我利用公众号进行了小范围写作培训,反响非常好,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帮助非常大。只是时间有限,写作培训只进行了几期就中断了。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有朋友问我,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图书还有人看吗?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我的观点如下。

虽然现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都已成熟,甚至VR、AR都已经开始应用,但文字依然是文化传承最好的方式。我们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阅读都是浅阅读,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泛泛而谈,不会一步一步告诉大家怎么操作。只有翻看图书的时候,大家才会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所以图书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也只有图书才能深入浅出地将很多问题说明白。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与两个朋友一起合作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公众号。

写作并不能局限于自己现有的知识,而是要不断学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内容,不枯燥。所以写作是快速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捷径,没有之一。这其中,要感谢封立鹏先生,作为朋友兼兄长,确实是我写作的良师。

本书能够得以出版,还要感谢“推一把”营销学院创始人江礼坤先生,作为多年好友,他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还要感谢多年来与我一同共事的同事们,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

滕大鹏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