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拔节孕穗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践智慧](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3/35782023/b_35782023.jpg)
红地毯,俏英姿,满园新色春已来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建构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发展的机能、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的设计创意在于将积极心理学观点和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做到设计活动“有意”,推进活动“有情”,以此积累师生积极情绪,唤醒师生的积极个体优势,做到人人行动——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情动——感染积极情绪;人人心动——激发内心成功需求,让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老师在参与中体验、感受、领悟,积聚成长的力量。这一设计创意(见图1)体现了笔者所在学校——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对教育的理解: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有多大的成长空间;给孩子多大的指导,他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以智慧的方式传递对教育、对老师、对学生的爱,让“爱”这股能量在校园中积聚、传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2B406/19106610501279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0_0001.jpg?sign=1738873195-J5CdFMrTLYr6yRCyTQX3yF3rCgFtBz7D-0-3279f5f7c7490a263ce98b08fa322961)
图1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设计创意示意图
一、设计意图
(一)积极组织,设计活动“有意”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校园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命名为“成长进行时”,体现的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以爱润心,以情导行,让师生在教育生活中走向成熟。整个活动以建设校园艺术节与欢庆“六一儿童节”为背景,经历“整体设计—全面布局—分层推进—综合展示—小结反馈”五个环节(如图2所示),搭建起学生个体、班级集体、年级全体、师生群体互动平台,通过积极组织,力争取得最大化、最优化活动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2B406/19106610501279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1_0001.jpg?sign=1738873195-miZ5mAOkevlrf5mATChE8ok9hzgq6nWu-0-4173fed56eacbb4cfdc91d90de3fe5e4)
图2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流程设计示意图
(二)引导心流,推进活动“有情”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这一概念:人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到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当人们进入“心流体验状态”时,完全被所做的事深深吸引,而后产生的成功幸福感得以持久,并有益于个人才能的成长。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他建议,用“明确目标”“即时反馈”“匹配难度”三个原则来改造一些任务,使人能在其中产生更多的心流体验。如图3所示,心理学理论给了我们生动的启发。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2B406/19106610501279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1_0002.jpg?sign=1738873195-BqnQevgNBSTwNzhanBFZKjoEbS4MEDXf-0-82f80edc3ca2f89e52e9103a9a6e8595)
图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心流示意图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在行进的过程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策略全程支持活动,通过建立清晰的目标,让师生明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及时积极反馈,增强师生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即时积极沟通,了解行动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帮助,以控制任务难度;让师生的经验获得与成长幸福感在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
二、活动目标
(一)为学生提供秀出自我才能的舞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做阳光少年,过健康生活”的一条途径。我们认为,人的成长即是人格的成长,是身体机能、心理健康、学识能力、艺术才艺等多向指标的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学校学生发展的具体目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做知孝懂礼、正心诚意的好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勤思好学、乐于创造的小学生;养成爱劳动、能健体、会交往的生活习惯,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小主人。“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为学生精神风貌、行为习惯、艺术才能提供了评比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秀出才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满足感。
(二)为师生打造情感交流的平台,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是践行我校教育理念“以爱润心,以情导行,让师生在教育生活中走向成熟”的一个平台。我们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叩开了孩子的心灵之门,取决于孩子们是否在活动的参与中成长起来。影响这两个“取决”的主导因素则是师生间的情感。因此我们提出教育生活的内核是爱,外延是以智慧的方式传递爱。“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设计了师生共同活动的多层次板块,通过精致化创设活动情境,体现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与教师发展的共生共赢。
三、实施步骤
(一)整体设计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努力构造“会动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践行我校教育理念——“以爱润心,以情导行,让师生在教育生活中走向成熟”的通道之一。以校园艺术节和欢庆“六一”为活动背景,设计活动方案,发挥学校艺术教师、班主任教师、年级组长等条线教师作用,组织各层面活动,组成多层次活动板块,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二)全面布局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是一个整体性校园文化生成的过程。在经过比较细致的整体设计后,学校以校园艺术节开幕为启动契机,开启个人才艺、课本剧、合唱等艺术条线比赛项目;开启班级风采展示、年级拉歌比赛等集体展评项目,号召师生共同加入“成长进行时”活动中,在活动中成长。历时一个月,多彩的五月成为师生挥洒热情的一月,以“六一”集会的形式进行成果展评。整个主体活动经历启动—行动—展演三个阶段。
(三)分层推进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是一个全员参与、逐步推进的过程。这项活动的主线由三条子线构成。一条线由学校艺术组教师负责,编排学生艺术节目和组织学生参加区课本剧、合唱比赛。第二条线由班主任带领班级同学进行创意设计,开展班级风采展示的排练。第三条线由年级组长负责开展年级拉歌训练。三条子线分别指向学生的艺术才干、行为习惯、精神风貌,勾画出师生不同层次的活动情景,分层逐步推进,确保人人参与活动又避免人员冲突。
(四)综合展示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经历了一个月的准备,丰硕的成果在“六一”集会上得以展现。经过教师精心训练的才艺小达人纷纷登台亮相,班级风采展示亮出了各班的创意设计,热情的年级组歌声将集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把快乐还给孩子,把教育的成就感送给教师,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五)小结反馈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落下帷幕之际,我们及时进行反思,归纳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将比赛结果反馈给全体师生,大家一起分享“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活动带来的成长幸福感。
四、收获展望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探索校园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它的建构引导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们更深入地探求教育的内涵与真谛。
(一)从生命发展的视角看教育
社会的发展呼唤对人的关注。通过积极组织,着眼于建立人的积极情绪、唤醒个体积极优势,使生命个体能幸福地面对生活、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出自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
小学时期属于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魏书生老师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的内在潜力是无穷的,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我们要看到并重视这股内在的力量,学校是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通过积极组织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发挥师生自身积极力量,不断运用并发展这些积极力量,在精心设计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中,让师生体验到成功和成长的价值感与快乐。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学校教育相融合,开创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师生共同成长途径,是我们设计“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的初衷,也是我们探索教育内涵的追求。
(二)从理论到实践促成长
“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在设计与行动中体现了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情境体验、活动参与为主的原则,体现了全员参与、突出自主发展为主的原则。我们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将积极心理学策略运用到学校主题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基本找到了一条适宜的师生共同成长途径,并将其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成模式。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幸福的三个要素——乐趣、参与和意义。乐趣通常表现为兴高采烈的外在情绪表现形式;参与是指对家庭、工作、业余爱好等方面的投入程度;意义则意味着个体对行为或事件产生深层价值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我的力量,达成超越自我之上的目标。开展“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让幸福充满校园生活,充满活力的笑容在师生脸上绽放,幸福在师生的心田流淌、涌动,活动赋予校园生活更深层的意义。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师生在“成长进行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中一种投入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学上所描述的“心流体验状态”,这将进一步激发师生个体的发展;看到了每一个孩子在红地毯上走过并表演的活泼身影,这活泼的身影,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具有“我能行”的积极力量,这种宝贵的自我成功感会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成长的渴望;这俏丽的英姿,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积极力量,发挥教师和学生身上的这种积极力量,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更加精彩;看到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以爱润心,以情导行,让师生在教育生活中走向成熟”正由理念转化为科学、真实的行为。红地毯,俏英姿,满园新色春已来;心呼唤,身行动,校园成长进行时!
参考文献:
[1]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