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看劇活學活用語文
看電視、看劇集是否浪費時間?那要視乎你的“選擇”。有些電視劇集真箇值得收看,有些電影也可一看再看,有些節目更是學習語文的“上佳材料”。
張黎導演的《走向共和》便是一個好例子。同學可以一邊看劇,一邊重溫“甲午海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中國近代史事。此外,你也可以在觀賞時“增加”一點難度以挑戰自己:試試聆聽演員的普通話對白,看看自己能理解多少,再快速“核對”字幕以加深記憶。看,這不是“聽”、“讀”的“活動教材”嗎?還有,看字幕的時候,也可注意一下遣詞用字。慈禧斥責七爺“修園子”不力:“搪塞拖延。”七爺嚇得哭着臉說:“肝腦塗地也無以為報(慈禧大恩)。”翁同龢與光緒論政、論字說:“意在筆先。”同學將這些字詞“積學儲寶”,日後在寫作課上便可派上用場。
優秀戲曲也是上佳材料
除了劇集外,優秀的戲曲電影也是學習語文的好“拍擋”。唐滌生(1917-1959)改編的《紫釵記》(1957年首演)和《帝女花》(1957年首演)便是表表者。《紫釵記》改編自唐傳奇《霍小玉傳》(蔣防作)中,霍小玉對李益說:“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這段絕命誓詞便字字鏗鏘。《帝女花》改編自清代黃燮清的同名劇作,寫明思宗女長平公主被父砍臂及國破家亡之事。唐滌生筆下的長平殉國、殉情,亦體現了“帝女花”—即菊花“卓為霜下傑”(陶潛《和郭主簿》)的“傲骨”。
學習語文不是件枯燥的事情,同學大可將從劇集、電影中“活學”到的知識,“活用”到日常的語文運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