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十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九地篇(5)

有了粮还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同时还要加强思想工作,增强士气,提高战斗力。要注意用计谋,不能蛮干,要掌握与运用在战场心理上形成的巨大精神力量,要坚决禁止祈求鬼神等迷信活动,做到一声令下,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像专诸、曹刿那样永往直前。

孙子认为,禁祥去疑能使士兵直至战死也不会退避。古时军中经常利用各种迷信活动占卜出师日期的凶吉、作战的胜负,甚至将士之间的功过是非。这种做法不仅不科学,而且还会带来恶果。迷信活动还会助长谣言四起,造成人心惶惶,互相怀疑,瓦解士气。除此之外,将帅嫉妒部下的功绩,疑神疑鬼,也是动摇军心,发生内讧的重要原因。

【战例】

曹操率军远征

东汉末年,有一次曹操率军远征,留下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将领屯守合肥,以防孙权进攻。三位领将之间一向不团结,曹操担心他们因积怨而误大事。出发前,给合肥护军薛悌留下一封密信,信封上写着“等敌人到来时再启封”。不久,孙权果然率领十万大军逼近合肥,薛悌把张辽、李典、乐进三将找去,当众打开曹操密信,上写:“孙权领兵到来,由张、李两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不得出阵。”大家一看,都不明其意,因为守城部队总共只有七千余人,留下一部守城,能出城作战的部队也只有五六千人。敌我兵力悬殊太大,宜守而不宜攻,曹操却让他们出城作战。张辽反复看了密信,弄清了曹操的意图。他说:“我看曹公的意思是,让我们乘着孙权的大军尚未齐集的时机,先出城冲杀一阵,挫其锐气,提高我军守城的信念,然后据守里城,就可以保全孤城了。”谁知张辽说过之后,李、乐二将军各打各的算盘,谁也不吱声。张辽郑重地说:“胜败的关键,全在于不失时机。诸位如果还有怀疑,那就只好由我一人领兵出战,一决胜负了!”李典听张辽这么一说,很受感动,表示放弃私怨,团结对敌。张辽、李典紧密配合,灵活出击,终于以区区几千人的部队,打败了十万大军。

罗马共和国的无冕之王——凯撒大帝

在罗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凯撒大帝,于公元前62年出任西班牙总督,率军征服不少部落,让官兵都发了财。部下对他感恩戴德,宣布他为“英白拉多”(意为“胜利的统帅”)。为了夺取最高统治权,他与另外两位统帅克拉苏和庞培于公元前60年结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两年后,凯撒出任高卢总督。在此后的几年间,凯撒不仅征服了高卢(今法国、比利时、瑞士的大部和荷兰的一部),两度渡海入侵不列颠,而且积聚了巨额的财富,统率的军团达到十个,威震四方。克拉苏和庞培对此妒火中烧,三头间的同盟关系渐渐变得名存实亡。

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同东方帕提亚人的作战中被打死。庞培对战功赫赫的凯撒非常嫉妒,必欲除之而后快。公元前49年,庞培联合元老院中凯撒的政敌,宣布解除凯撒的兵权。凯撒得到这一消息后,知道这是庞培搞的阴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拚死一搏。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他毅然率部南下,来到意大利与高卢诸行省的界河卢比孔。根据罗马的法律,没有元老院的命令,行省总督不得率军跨过卢比孔,否则将以谋反论处。凯撒来到河边,对部下大声喊道:“骰子已经掷下去了!”(意思是说,泼出的水收不回了)然后,打马跃进河流,部下纷纷跟随前进。大军很快跨过卢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罗马。庞培闻讯大惊,根本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好仓皇出逃。

庞培虽然丢掉了意大利,但在巴尔干和西班牙,他仍拥有强大的兵力,足以同凯撒相抗衡。但他行动迟缓,忙于在东方诸行省招兵买马,耗费了宝贵的时间,拱手让出了主动权。凯撒在意大利站稳脚跟后,首先出兵西班牙,经过四十天的战斗,打败了庞培的两个部将,解除了进军东方的后顾之忧。公元前48年1月,凯撒率军三万人渡过亚得里亚海,成功地在希腊西海岸登陆。庞培枉有六百艘战舰,却未采取任何行动加以阻止。同年7月,双方在巴尔干进行第一场会战,即杜尔拉奇乌姆会战,凯撒吃了一个大败仗,他本人也差一点丢了性命,庞培军一天就夺取了三十二面军旗。但是庞培没有组织追击,结果又一次使凯撒获得喘息之机。难怪凯撒在会战后的当天晚上对朋友说:“如果敌人中有一个懂得兵法的话,战争今天就结束了。”

初战失利后,凯撒认真地总结了教训,认识到在敌人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在海边作战于己不利。于是,他决定率军向内地转移,以诱使庞培远离其军事基地。临行前,他集合全体官兵,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说:“士兵们!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大家不要惊慌失措,命运之神对我们是厚爱的,我们应该感谢她。我们兵不血刃夺取意大利,不费吹灰之力征服西班牙,平平安安地渡过亚得里亚海来到巴尔干,难道这不是命运之神的保佑吗?士兵们,失败是胜利之母,决战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他的演讲坚定有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给刚刚吃了败仗的士兵以巨大的鼓舞。士兵们高呼:“您下令吧!我们服从您!”

凯撒率军向北转移,经过十天的急行军,来到北希腊帖撒利亚平原的法萨罗附近,与部将率领的一支援军会师。庞培误以为凯撒兵败北逃,率军穷追不舍。数日后,也追到了法萨罗。杜尔拉奇乌姆的胜利使庞培及其部将完全冲昏了头脑。他们各个得意洋洋,根本没把凯撒放在眼里。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部将们不是讨论如何打败凯撒的问题,而是兴致勃勃地大谈战后的官职和财产的分配问题。两个大将就将来由谁接任凯撒的大祭司一职吵得面红耳赤,有人还建议对依附于凯撒的元老严惩不贷。但是,他们谁也没想到第二天的会战使他们的一切梦想全都化为泡影。

公元前48年8月9日,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法萨罗之战打响了。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庞培占有绝对优势:步兵四万七千人对两万两千人,骑兵七千人对一千人。凯撒的士兵虽然不到庞培的一半,但他们大都是多年跟随凯撒南征北战的老兵,训练有素,经验丰富,斗志旺盛,步调一致,战斗力极强。当天早晨,两军在埃尼派夫斯河北岸排兵布阵。双方均成三线配置。庞培军的右翼紧靠陡峭的河岸,全部骑兵和弓弩手都集中在左翼;庞培企图以优势的骑兵突破凯撒的右翼,然后从侧后攻击凯撒军。当庞培在西北方布阵时,凯撒一直在不远处冷静观察,很快就识破了庞培的意图。针对敌军重兵集结在左翼的阵势,凯撒把仅有的一千人的骑兵全部部署在右翼,并从各军团中抽调三千名精锐的步兵在右翼组成第四线。他将这三千人巧妙地埋伏在骑兵的后面,呈斜交配置,使敌人无法发现他们。他亲自向这些人训话,明确他们的目标,并再三叮嘱说,今天决战的胜负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表现。

凯撒一声号令,全军杀声震天,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东南方向西北方杀过去。当凯撒的士兵接近庞培的队阵时,庞培下令骑兵、投石兵和弓弩手出击。双方你来我往,一场混战,只打得天昏地暗,鬼哭狼嚎。在中央,双方步兵搅在一起,一时难分高下。在庞培的左翼,庞培占绝对优势的骑兵一开始就占了上风,很快把凯撒的骑兵压下去,并乘胜追击,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大有突破凯撒军右翼之势。凯撒看到时机成熟,立即向第四线的步兵发出战斗号令。刹那间,三千名精兵各个手持长矛,如猛虎下山,饿狼扑羊,给敌人的骑兵以迎头痛击。他们挥舞着旌旗和长矛,拼命向敌骑兵的眼睛和面部刺去;敌人遭此突然打击,顿时乱了方寸,纷纷向四处逃散。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失去骑兵掩护的庞培弓弩手和投石兵立即陷入混乱,全部被歼。此时,正面的战斗打得难解难分。凯撒这第四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绕到庞培军的背后,从后面对其实施夹攻,庞培军全线崩溃。

当优势骑兵被凯撒的伏兵打败后,庞培就像高加米拉会战中的大流士三世一样,打马逃出战场,跑回大营,坐等会战的结果。至中午时分,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但凯撒还是亲自督促士兵追击败退中的敌军,一直冲入庞培的大营。庞培见大势已去,便脱下斗蓬,匆匆上马,率少数随从向海边逃去,然后乘船前往埃及。凯撒挥师穷追不舍,将庞培的残部围在一个山头上,切断水源,迫使他们投降。

此战,庞培数万大军转眼间便灰飞烟灭。庞培本人逃到埃及后被杀,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而凯撒则乘胜进军埃及和叙利亚,转战小亚细亚,打败与庞培结盟的本都国王法尔纳凯斯。此后,他又平定非洲的叛乱,镇压了庞培两个儿子在西班牙的反抗。到公元前45年,凯撒终于如愿以偿,成了罗马共和国的无冕之王。

诺曼底登陆战役

1944年6月6日上午,两支美军特混舰队和三支英军特混舰队,在不间断的空中掩护下,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这次登陆战役作为“霸王”作战计划的第一步,经过四十二天的作战,于7月8日基本结束。盟军推进到了来赛——佩里斯——圣洛一线,基本上实现了“霸王”作战计划的预定目标,为发动陆上的全面进攻创造了条件。经过一周的准备,盟军于7月25日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发起了全面进攻,并形成了追击作战。

8月19日,由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军第三集团军(隶属第十二集团军群)在巴黎西北五十公里处渡过塞纳河,并于8月25日解放了巴黎。美军第一集团军(隶属第十二集团军群)也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全部渡过塞纳河,向东推进。8月29日,第三集团军渡过马恩河,8月31日渡过默兹河,9月7日前进到摩泽尔河一线。第一集团军也于9月3日渡过默兹河,到达德国边境。与此同时,英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群于8月31日渡过索姆河,9月3日占领布鲁塞尔,9月4日占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尔后推进到荷兰边境。但是,也正是从8月下旬开始,盟军作战出现了补给危机。

按照原定的“霸王”作战计划,盟军的进攻速度是比较稳健的,即在登陆战役发起之后的三个月内,占领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的整个地域,作为实施陆上大规模进攻的基地。至8月24日,盟军基本上达到了“霸王”作战计划的目标。但是,部队没有在塞纳河停止进攻。当时,由于法国境内的德军实力已大大削弱,并开始溃逃,因此盟军统帅部于8月19日做出决定,在后勤保障允许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追击溃逃之敌。至8月中旬,当盟军越过塞纳河,超出了“霸王”作战计划的范围之内,也就同时超出了原计划的补给范围,从而给后勤保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各集团军的储备几乎告罄。这并不是因为诺曼底滩头的后勤基地没有物资,而主要是因为运输线越来越长,运输工具不足,物资补给跟不上部队的推进速度。至8月底,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资都堆集在滩头基地的仓库里。而在诺曼底至各集团军的四五百公里的距离上,没有任何物资储备。

盟军在塞纳河以西地区作战时,盟军后勤为各集团军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物资补给,有力地保障了作战需要。但是,盟军渡过塞纳河之后,采取四个集团军(共计一百五十万人)宽正面、快速度的战法,部队推进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了“霸王”作战计划预定的进攻速度和目标。特别是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在其“不管后勤,只管前进”的命令下,追击得最快,前进得最远。由于一味追击,没有考虑后勤保障能力和后勤基地的转移、前伸以及运输线的抢修、延伸所需的时间和条件,致使物资补给与部队作战出现了脱节。第三集团军由于离后勤基地最远,因此得到的补给最少。8月28日,该集团军领到的油料为490吨,8月30日下降到86.8吨,至9月2日只有68.9吨。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该集团军不得不拦路“抢劫”友邻部队的物资来补充自己。对此,巴顿将军抱怨说:“我的官兵没有粮,可以吃皮带;可是,我的坦克没有油就开不动了。”

9月初,盟军的追击速度达到了顶峰,有的部队每天前进六七十公里,甚至一百多公里,后方基地和运输线都被远远地抛到了后面。此时,美军第一、第三集团军日申请物资分别达五千吨和六千吨。但是,实际送达第一、第三集团军的物资只有三千七百吨和二千六百吨。

那么,盟军为什么会出现补给危机呢?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部队进攻速度太快,补给线迅速延长,后勤难以跟上部队,只能穷于应付。

二是部队密度太大,后勤保障能力有限,在短时间内难以提供巨大的需要量。

三是未能及时夺取布列塔尼半岛的全部港口,降低了盟军后勤在布列塔尼半岛的物资卸载量和通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