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医案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治疗冠心病
李某,男,48岁。
初诊:2014年10月26日。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年余。患者两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在某医院做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平时口服西药“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仍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有乏力、睡眠差、口干等症状,为求系统治疗,遂来我院就诊。诊查:症见胸闷、气短,活动后伴有心前区隐痛,食少纳呆,疲倦乏力,大便不规律,偏溏,小便少,舌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弦。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阴两虚,血脉瘀滞。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拟方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15g,瓜蒌30g,薤白20g,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何首乌30g,甘草10g,降香5g。7剂,1日1剂,水煎服,1剂分2次口服。
二诊:2014年11月4日。仍有乏力,口干,胸闷发作,有时心前区疼痛,怀疑是冠脉痉挛引起,舌红有瘀斑,苔微黄,脉沉细。调方如下:党参20g,黄芪20g,丹参20g,赤白芍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玄参15g,瓜蒌30g,薤白20g,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甘草10g。7剂,1日1剂,水煎服,1剂分2次口服。
三诊:2014年11月10日。服前方7剂后,仍有乏力、胸闷,心前区疼痛缓解,查舌红,苔微黄腻,脉沉细。调方如下: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瓜蒌30g,薤白20g,半夏10g,何首乌20g,赤芍15g,桃仁10g,生地黄15g,山药10g,柴胡15g,枳壳10g,甘草10g。7剂,1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
四诊:2014年11月18日。患者感左肩背隐痛不适。查舌偏暗,边有齿痕,脉沉弦,上方党参加至30g,红花10g,以加强益气活血之力。
五诊:2014年11月27日。自觉胸闷发作好转,小便不黄,大便不干,查舌尖红,有溃疡,少苔,脉沉弦。调方如下:上方加竹叶10g,灯心草6g,栀子15g,牡丹皮10g,以泻心经之热。7剂,1日1剂,水煎服,1剂分2次口服。
六诊:2014年12月5日。服上方后,舌尖溃疡已愈,患者精神佳,心前区疼痛再未发作,食纳正常。舌红苔薄白,脉略细涩。上方有效,守方继服,以巩固疗效:黄芪30g,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20g,瓜蒌20g,薤白10g,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泽兰20g,枳实5g,甘草5g。7剂,1日1剂,水煎服,1剂分2次口服。3个月后复查,患者病情稳定,未见异常,无心悸、气短现象,余症痊愈。
【按语】
本案患者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发作特点是发无定时,活动后一般发作频繁。初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选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症状虽有改善,但劳累后仍气短、心悸。后加用党参、黄芪以扶正益气,加丹参、赤芍活血化瘀,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原方加重补气之品,气短、心悸缓解,心前区疼痛渐愈。此案说明,治疗冠心病,不能一味地强调活血化瘀,应根据脉证,权衡调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整理:保继琼;审阅:王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