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就业特点与趋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贵州省总体就业问题

把握贵州省劳动力就业形势、分析劳动力就业背后存在的问题,是贵州省就业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通过对就业形势的整体分析,发现现阶段全省总体就业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 贵州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转移就业规模较大

2013—2017年,贵州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总体呈逐年负增长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占全国规模比重从2013年的4.88%增长至2017年的5.4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高达5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98%)近1倍。要达到全国2017年的平均水平,预计贵州省有约600万的第一产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较大,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与压力并存。

二 贵州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规模惯性增长,但增速降低

2013—2017年贵州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第二产业从2013年的264.32万人增加至2017年的365.99万人,复合增长率为8.5%,与全国2013—2017年平均水平(-1.2%)相比呈逆向增长趋势。其中,贵州省就业规模增长存在的推力与阻力如下:推力是贵州省经济与社会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有承接东南沿海制造业转移需求,也有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强大需求,这将推动贵州省第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阻力是贵州省推进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大数据战略,导致第二产业就业岗位缩减,因此,第二产业就业规模变化趋势相对复杂,未来三年可能存在就业规模惯性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降低。

三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占全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GDP 的比例由2013年的36.45%提升到2017年的57.8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效应持续提升,但仍然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巨大。同时,贵州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见图3-18),需要重点关注。

图3-18 2013—2017年贵州省各类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比重

四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增速放缓

2013—2017年,贵州省外出就业规模逐年增大,但增长速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有887.28万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其中跨省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为615万,占总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69.3%,省内就业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规模远高于返乡回流劳动力规模,但增速趋缓。

五 贵州省民间习俗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入产生挤出效应

通过对贵州省10个地、市、州的107家企业座谈调研数据显示,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从沿海回迁的企业,均面临着这样的困扰:由于本地民族节日较多,或是本地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本地的劳动者无论企业同意与否,均会请假、旷工或辞职参加。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地制约企业生产效能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很多企业在生产旺季时不得不额外储备15%的劳动力应对突发情况,导致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很多企业也因此外迁或不招本地职工,贵州省的民间习俗,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了强大的“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