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贵州省各行业就业发展状况
一 农林牧渔业工资水平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1831元增长到33680元,而贵州省全行业平均工资则由42815元增长到62924元,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偏低,且与贵州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工资收入差距由2013年的20984元变成了2017年的29244元,绝对差距扩大了8260元(见图4-17)。2013—2017年,城镇单位农林牧渔业行业年均工资的年均增长率为11.45%,高于贵州省全行业工资增长水平,对稳定或扩大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有促进作用。

图4-17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由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影响了该类群体的工资水平,整体工资相对较低,且与贵州省平均工资差距逐步拉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20年以来,我国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规模在逐年减小,由于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和农学教育教学与实践脱轨,我国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从业人员为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较少。
二 采矿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众所周知,采矿业曾经作为我国的重点发展产业,同时也是战略性的发展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带动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采矿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巨大,其生态效益损失严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采矿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转型发展之路。
产业转型发展的背后是企业主营业务范围、生产经营方式、企业产品技术、产品生产设备的转型与升级,因此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规模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2013—2017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单位采矿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趋势,与全省总体就业规模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城镇单位采矿业从业人员规模呈逐渐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84%;而在此期间,采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则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83%(见图4-18),行业不景气、智能化投入加大与行业较低的工资水平,对就业岗位产生了“挤出效应”, 2013—2017年,城镇单位采矿业从业人员规模减少约10万人,这种就业岗位持续减少的状态将持续,到2020年年底预计将减少5万—6万人。
三 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19.06%下降到2017年的17%(见图4-19),预计到2020年年底占比将降至16%。分析显示,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贵州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作岗位数量呈负相关,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制造业许多岗位被机器替代。此外,贵州省制造业从业人员整体工资水平低于省内全行业平均水平约20%,同时增速也低于省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的薪酬水平及薪酬增长速度,对贵州省制造业从业人员产生了“挤出效应”。

图4-18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采矿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图4-19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制造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制造业从业人数比重下降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制造业规模效益扩大,劳动和技术生产率提升,导致制造业用工规模总体下降;二是因为第三产业点多面广,新增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成为劳动者就业的“蓄水池”。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第三产业的薪酬水平具有一定优势并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产生“拉动效应”,从业人员由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
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规模占省内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3.57%下降到2017年的2.21%(见图4-20)。其中,从业人员规模2013年为14.21万人,2017年下降到9.93万人,规模降低了43%,就业岗位减少了4.28万个。目前,该行业就业岗位规模变化面临的压力与张力如下:

图4-20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1)压力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基础能源与水资源需求增速减缓,对该行业人员从业规模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2)张力方面。城镇化进程加速,对公共资源供给需求规模增大。但该行业整体工资水平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4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趋于平衡。公共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与供应的智能化生产、远程故障诊断与报警、远程抄表与网络缴费服务系统投资完成后,后续投资可能将趋缓,就业岗位缩减速度也将趋缓。
(3)压力与张力交织。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该行业的智能化生产与服务水平提升,进而推进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缩减,同时2013—2017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就业规模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情况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呈高度正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对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具有短期拉动作用。
五 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省城镇单位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总体增长约为25.81%,但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总量呈增长趋势,但占全行业从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贵州省城镇单位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速度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见图4-21)。

图4-21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及占全行业比重
六 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批发和零售行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规模逐渐增大。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3.7万人,近两年增速加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加,预计到2020年占比达到6.50%左右(见图4-22)。

图4-22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规模及占全行业比重
七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2.1万人,2017年占城镇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例达到3.48%(见图4 -2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人们也改变了自己的购物方式,从以往的线下实体店消费到大量的线上购物,随之带来的是快递、物流运输业务的快速增长,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可能将持续增长。
八 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从业者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普遍增大。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物质生活需求逐渐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需求也在快速提升,人们越发憧憬慢生活,注重休闲养生之道,进而带动了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住宿和餐饮业所需要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求不高,住宿和餐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贡献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

图4-23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约10%,虽然2015年占比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见图4-24)。到2020年,城镇单位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规模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比重将达到2.60%左右。

图4-24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九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约40%, 2017年规模总量为5.53万人,占贵州省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例为1.23%,规模总量仍然较小(见图4-25)。随着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软件业未来有望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4-25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随着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规模快速增长。同时,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对全行业的渗透性强,各细分领域形成了行业壁垒,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专业性强,竞争激烈导致该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薪酬较高;此外,由于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与流失风险大等因素,导致该行业更倾向于人才引进而忽视人才培养。因此,虽然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业整体薪酬较高,从业人员规模也快速增长(40%),但是与全省全行业从业规模相比总量仍然较小。
十 金融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金融业就业规模增长趋缓(见图4 -26),未来吸引就业能力有限。预计城镇单位金融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可能会出现拐点,总体规模变化不大,未来三年对新增就业的吸纳能力有限。

图4-26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金融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行业政策红利期已经结束,未来的金融监管越发严格,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会大幅度降低;二是金融业创新难度大,没有持续的活力,缺乏想象空间力;三是金融业从业压力大,如银行业的存款任务压力大、没有贷款订单;四是垄断地位被打破,特别是银行业的垄断。近几年,在银行、证券、保险这三个金融行业的细分领域,政府已经新批准一些新的公司成立,同时还批准一些互联网类型的保险公司、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券商的成立。这些新进入行业的强势竞争者,必然会对金融行业的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十一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比例呈上升趋势,从业人员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7%(见图4-27),贵州省城镇单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比重近年来快速增长。此外,统计数据显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工资水平比贵州省平均水平低约30%,可能成为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的阻力因素。

图4-27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十二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速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滞后于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速,贵州省科技从业人员规模增长有待加速(见图4 -28)。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3年的43733元增长到2017年的71927元,年均增长率为13.25%,高于贵州省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长率(10.1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整体高于贵州省平均工资,可能对从业人员规模增长有拉动作用。
十三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公共设施管理业为社会公共事业类,为非竞争性或低竞争性行业。据统计数据显示,受制于行业的特殊性,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规模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而平均工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为13.53%,略高于贵州省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长速度(10.10%)。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全省平均工资差距有所缩小,但仍有约40%的差距(见图4-29)。

图4-28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图4-29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工资与贵州省平均水平对比
十四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占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重由2013年的0.84%增加到2017年的1.2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01% (见图4-30)。总体规模也由2013年的3.35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5.66万人,规模累积增长了68.96%。

图4-30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2540元增长到34584元,年均增长率为11.30% (见图4-31),高于贵州省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长率,但是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比贵州省平均工资仍低45%,是贵州省全行业最低工资水平,工资水平低进而影响从业人员的稳定性,这将成为制约贵州省城镇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十五 教育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提升,也对教育规模与质量的需求逐步提升。随着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与推进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社会各界对教育行业的期待将持续提升。

图4-31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贵州省平均工资水平对比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教育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及年均工资都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贵州省城镇教育行业从业人员规模从2013年的49.9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58.0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85%;贵州省城镇单位教育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13年的46202元增加到2017年的77419元,年均增长率为13.77%(见图4 - 32),高于贵州省的平均工资年均增长速度(10.10%)。贵州省城镇单位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总体高于贵州省平均工资,且有拉大差距的趋势,高工资水平对教育行业就业规模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十六 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状况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校医药学专业的在校生的数量逐步增加;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一项专门的人才类别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残联等1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民政部等12个部门于2016年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民发 〔2016〕 186号),贵州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员会、省民政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社会工作就业岗位快速增长。

图4-32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贵州省平均工资水平对比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卫生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规模从2013年的18.56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25.95万人,规模占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例从2013年的4.66%上升到2017年的5.76%,年均增长率为8.73%。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卫生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比全省平均工资高23% (见图4-33),且差距逐渐拉大,该行业工资待遇持续增长,对就业规模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图4-33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贵州省平均工资水平对比
十七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并且从业人员规模有望快速扩大。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5%。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占贵州省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重由2013年的0.80%增长到2017年的1.03%(见图4 -34),从业人员规模总量以年均增长率为9.75%的速度增长。
十八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变化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3%。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占贵州省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比重由2013年的11.67%增长到2017年的12.57%(见图4 -35)。相比于其他产业,其从业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较大,虽然增速不大,但仍是贵州省未来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重点领域。

图4-34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

图4-35 2013—2017年贵州省城镇单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及占全行业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