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无新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从治理通胀到克服通缩的转向

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1997年展望[1]

中国经济在1996年的表现

1996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通胀率有所下降;区域合作更加活跃,新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形成;主要工业化国家,尤其是美国,在高增长和低通胀方面表现良好。在降息背景下,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经济处于复苏回暖状态,发展中国家也保持着增长势头。在亚洲,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这里仍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

世界经济的整体向好,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996年中国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目标,同时通胀率显著降温,宏观经济形势明显改善,总供求基本平衡。中国的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对外贸易稳步发展,政府收入增加,金融系统运行令人满意,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物价涨幅。所有这些成就都表明,自1993年开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之后,中国已经步入稳定增长和低通胀的新阶段。

1995年控制通胀取得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1996年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降低通胀率。为了实现总供求平衡,决策者高度重视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下,货币供给增速已经得到了控制。总之,政府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实现了199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在保持适度高增长的同时降低通胀率。1996年宏观经济管理所取得的成绩,为“九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经济稳定增长

据初步估算,1996年中国GDP达到6.78万亿元,实际增长率为9.7%。三次产业的产出分别为1.36万亿、3.31万亿和2.11万亿元,三次产业的增速分别为5.1%、12.3%和8%。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1996年宏观经济管理得到了加强与改善,这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速在微调中实现了稳定。在当前经济周期中,经济增速的上升始于1991年,随后在1992年达到峰值14.2%。1993年开始增速出现放缓,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本轮周期中,年度增速的极大极小值差异为4.5个百分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平稳的一个周期。第二,尽管本轮周期中出现了增速下降,但总体来说平均增速仍高达11.5%,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平均增速。本轮周期成功避免了过去经济周期中出现过的大起大落。第三,在本轮周期中,通胀率下降速度快于经济增速。换言之,在持续高增长的同时通胀率显著下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对一个转型国家来说难得的成就。去年经济稳定性的增强,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因素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降低通胀率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增速,主要归功于农业等基础产业的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热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及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为了降低通胀率,控制财政支出、收紧货币供给量,以及限制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为调整经济结构,对农业、能源、运输和交通等基础产业给予优先支持。同时,对于生产、管理高效、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1996年的新增信贷总额当中,农业部门的占比上升至10%。近年来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也在不断增加,所有紧迫优先的项目资金都如期到位,面向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金融服务得到了改善,同时企业的支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工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第三,在政策的时机和松紧度把握方面,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使用变得更加灵活。信贷温和增长、利率调降,两者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减少了企业的利息负担。所有这些,都为1996年的稳定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

经济稳定增长的总需求视角观察

(1)1994年到1996年,固定资产投资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速为22%,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速相当。固定资产投资的 GDP占比约为35%。一方面过度扩张的投资需求得到了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投资增速仍稳定在适度水平,从而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2)过去几年,消费需求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1994年到1996年,社会消费的实际年均增速接近11%,与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相当。社会消费的稳定增长是1996年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3)1994年到1996年,中国的年均出口增速高达40%,这也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在1996年,出口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中国政府鼓励出口的政策变得更加稳定,外贸企业的管理更加完善,所以1996年后期出口增长动能开始强劲回升。

保持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

199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增长6.1%和8.3%,比1995年分别降低8.7%和8.8%。

1996年,月度通胀率呈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剔除基期效应,则上述两个指数在1996年的增速分别为3.7 %和5.2 %。推动整体物价水平上升的最重要因素来自服务业,食品价格对物价指数也有较大影响。1996年,食品价格上涨了7.6 %,其中谷物价格上涨了6.5 %,农村地区的价格增幅稍高于城镇。1996年,农业生产价格指数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仍是过去三年来最低数值。

1996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是控制通胀。1994年,通胀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胀形势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过热。1992年到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速高达42.6%,同期家庭货币收入年均增速是35%,均大大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到1996年年底,流通中的货币总额当中,有56.7%是在1992年至1994年期间投放的。此外,经济结构不平衡和基础建设薄弱,尤其是农业部门的瓶颈,都是导致通胀恶化的重要因素。图1数据显示,在1991年到1996年,通胀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流通中的货币量,三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过去三年来,稳定通胀率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一些行政手段,比如行政价格管制、财政补贴等措施的干预大幅减少。不过,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决策部门也对一些基础产业的产品价格进行了干预,比如食品、原油、电力、铁路交通、邮政服务以及通信等行业。

图1 通胀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流通中的货币量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

增强和稳定农业生产能力

在中国,食品对于整体物价水平波动的贡献率超过50%,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是稳定总体物价水平的关键。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增加粮食供给和夯实农业基础,价格是这一政策的关键所在。第一,1996年两次大幅上调粮食收购价,政府为粮食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第二,中国连续两年取得粮食丰收,但仍然充分利用国际粮价处于低位的机会,进口了更多的粮食。第三,为促进粮食生产、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增强农业产量的稳定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部门的投入。第四,通过健全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使市场价格机制在稳定粮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以上举措,1996年粮食价格实现稳定,这对整体物价水平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控制过热的投资需求

经验表明,导致通胀的最重要因素在于投资需求过热。1993年下半年,政府开始着力加强、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在抑制投资过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限制新开工项目,整合重大、优先项目资源,优化筹资体系等措施。因此,投资增速从1993年的61.8%逐渐下降到1995年的17.5%,过度投资由此得到了控制,并在1996年趋于稳定。与过去经济周期有所不同,这回政府成功地降低了通胀,同时还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避免了以往那样增速大起大落的波动。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为控制通胀,政府在1996年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3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实施了税制改革、预算外资金清查以及其他一些措施,财政状况逐步获得改善。到1996年,预算收入的增长已经超过了预算支出,同时预算赤字也被控制在预设范围内。199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各种金融调控工具,使货币供给增速逐渐放缓,并改变了不合理的货币结构。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项举措,便是回笼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以冲销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控制基础货币的增加。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第二个重要措施,是1996年两次降息,以增加企业的流动性,促使货币结构合理化。第三项政策是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其结果是,尽管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资金大幅增加,货币供给的增长仍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这些政策举措,为稳定通胀率创造了重要条件。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近三年来,中国政府加强和完善了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尤其是着力调整了经济结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首先,农业部门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1991年到1996年,农、林、牧、渔业以及水利工程方面,国有部门的投资年均增速高达45%,这一增速远超所有行业的平均增速。银行部门的信贷、财政部门的补贴,也为农业部门提供了充足的支持。过去连续两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地区。1996年农村人口平均净收入为1900元,实际增长率为8%,比1991—1995年的平均增速高出了3.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1996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3200万亩,粮食产量增长仅次于1990年的历史纪录。其次,能源、交通、邮政、通信等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得到了极大的缓解。1996年,上述基础产业的增速都高于其他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1996年,包括京九铁路在内的125个重大优先项目落成竣工,这一竣工数量也是近年来最高的。早在1996年年初,当时计划的完工数量仅为97个。毫无疑问,这些项目的完工将极大增强中国的发展动力。最后,投资的区域结构也得到了改善。过去两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了东南和沿海地区。鼓励外商投资流向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在这些区域的发展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总之,1996年中国经济领域,甚至更多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政府收入增速有所回升,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国有企业改革加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出口动能保持强劲,利用外资规模有所扩大。除此之外,科技、教育及其他一些领域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农村和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得到了极大的巩固。

1996年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如下: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是结构性问题在变得更加突出。因为追求产业结构的全面性,同时忽视规模效应,所以重复建设、盲目投资之风盛行,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部门仍显薄弱,水利建设依然滞后,农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旧存在。政府预算赤字相对较大,且正在威胁到金融稳定。由于效率低下,一些国有企业在管理和生产环节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困难反映了市场机制与国企传统管理体制的不兼容性。因此,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同时,深化改革、培育企业竞争力等释放微观经济基础活力的措施也至关重要。

1997年中国经济展望

1997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背景是:1996年中国经济取得的进展,为新一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前文所述,1996年宏观经济取得的主要成就可概括如下:总供求实现平衡,经济增长稳定,通货膨胀明显降温,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财政和货币形势稳定。此外,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050亿美元,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所有这些成就,为1997年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997年的主要宏观经济目标如下:GDP增速达到8%;通胀率低于1996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8%—20%,投资率为32%左右;进一步理顺投资结构;消费的实际增速应当略高于经济增速。

为实现1997年的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必须妥善处理许多问题。第一,通胀压力犹存;第二,一些企业还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形势;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仍然艰巨;第四,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五,需找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上述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关键是要理顺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意味着增长战略应强调增长质量的改善,同时在新的增长点形成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经济结构优化所能起到的基础作用。

1997年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保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

低效率、收入分配不平衡、预算软约束等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持续面临的挑战,而且这些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在投资需求方面,未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0亿元。为保持当前的建设规模,需要维持相当高的投资增速。在消费方面,多年来居民部门的货币收入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但是如何稳定居民的货币收入增速却仍然缺乏有效措施。近年来,粮食、棉花、能源、原材料,以及交通等基础产业的产品价格飙升,结果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然而很多企业无法通过提升效率来抵消成本的上升,相反,这些企业反而提高产品价格、试图将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这两种通胀率的驱动因素同时存在,使得货币供给增速的压力较大。因此,1997年必须维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1)在农村,保持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该制度的特点是,将收入与产出挂钩,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当前还需要继续改善为农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促进农业生产。(2)需要动员社会资源,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还需要在土地保护、水利建设方面做出巨大努力。(3)依法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稳。(4)继续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粮食收购资金到位,对农民出售的农产品全额收购,确保农民在丰年增产增收。(5)对农产品采购制度进行改革,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完善对粮食、棉花、食用油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体系。(6)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严禁对农民的乱收费行为,努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7)以科学为基础推动农业生产发展,通过推广普及农业技术来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8)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为农村脱贫提供帮助。

继续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个考虑是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空间分布。1997年,应该根据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空间分布,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提高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根据市场情况,大力培育和支持产业联系广泛、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推动发展住宅建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出口企业。第二个考虑是,优化投资项目管理。在1997年,投融资体系、招投标体系,以及相关的监督制度将陆续到位。对于投资预算编制和项目的准备期,将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使投资取得更好的成效。第三个考虑是,投资制度本身的改革。在1997年,中国将加速推进投资者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推进建立法人制度,对审查和批准投资项目的权力机构进行适度集中。

促进公共部门的经济结构改革

公共部门的资本结构调整,是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这一调整涉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整合大量的重复建设项目(这些重复建设的项目,恰恰是因为各地追求产业结构的全面性,而忽视了规模效应),尤其是通过公共部门企业的资产重组以实现递增的规模收益?1996年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线应该是:一方面提高大型国企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放松对小型国企的控制。

提高国企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在改革、重组、转型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管理。优化公共部门企业结构的基本手段,是通过鼓励收购和兼并、强化市场竞争,为破产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的生存取决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努力减少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并为失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为使企业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需适度注入资本、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有更加全面的改革方案。1997年,政府将把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城市增至110个。在这些城市,将推进国有企业存量资本的结构优化试点,政府将为这些国有企业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以帮助其调整资本结构。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裁撤冗员、提高效率,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规范破产流程,鼓励兼并和增强市场竞争等。在此过程中,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覆盖范围将扩大到500家企业和100家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所需的运营资金能够得到保障。为了使政府能够有效控制和监管国有资产,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体制机制。为此,将在三个行业对国有控股公司进行试点。通过跨地区和跨行业的投资建立新的企业,有选择性的注资、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过竞争性的兼并和淘汰,优化国有企业的存量资本结构。

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不同类型的成套设备生产企业。这样做,就可以使分散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专业化企业重新组织起来,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得以提升整体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结构调整过程也是劳动力再分配、再就业的过程。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就业压力也大。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就业问题将越发尖锐。在1997年,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会陆续制定、实施和同步完善。同时,需要寻找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将失业人员转移到新的工作岗位。在此过程中,要减轻裁员、退休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要通过社会公共体系承担更多这方面的成本。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社会安全网管理方式的改革,消除该管理体系内部存在的差异。总之,要加快将企业的社会功能与生产功能分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