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合作研发的内容
合作研发是指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基金会和政府等组织机构,为了克服研发中的高额投入和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应对紧急事件的威胁、节约交易成本而组成的研发方式。它以合作创新为目的,以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优势资源互补为前提,通过契约或者隐形契约的约束联合行动而自愿形成研发组织体。
本书研究立足于新产品生产商,研究对象是生产商与上游供应商(或研发方)之间的合作研发契约设计。合作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供应商向生产商提供关键技术、低碳部件等的技术型合作,另一种是资金雄厚的供应商向有资金约束的生产商提供研发资金的融资型合作。本书将提供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供应商、研发合作伙伴、研发供应商统一表述为研发方。
(二)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不完全信息即信息不充分,不仅包括绝对意义上的不充分,即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人们无法获得完全的信息,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也包括相对意义上的不充分,即市场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特殊情况,主要指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存在掌握信息的差异,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对称,是人与人之间信息分配的关系。信息不完全则体现的是人与特定市场环境的关系。
创新研发过程中研发结果的不确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都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在研发方和生产商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如研发成本系数、低碳研发技术水平可以视作研发方的私有信息,新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可以作为生产商的私有信息。
(三)契约机制
本书探讨的契约机制主要是在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生产商的合作研发中,采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不对称信息进行甄别,对不完全信息进行更新,并对双方的努力进行激励,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基于上述对现有理论政策、生产实践及经济环境因素的背景分析,本书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生产商在选择合作研发伙伴时,作为供应链的领导者,应如何通过契约激励机制对拥有私有信息的研发方进行甄别。
根据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不对称信息主要构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11]。在合作研发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上述两类风险,首先在创新产品研发契约签订之时,研发方有隐藏自己真实能力水平和碳排放信息的逆向选择问题。其次,在签订契约之后,研发方的努力行为不可观察,其有不遵守约定、偷工减料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生产商要通过契约机制的设定来激励研发方透露真实的信息。
第二,契约条款签订和实施的时间对研发合作双方的决策有影响,当存在不确定信息时,博弈的领导者应该选择在何时给出契约条款,在多阶段中是否进行契约更新,以及如何更新决策变量。
在研发合作中,存在努力水平这种只能被一方观察到的变量。完全契约下的最优契约并不是最佳的,因为完全契约理论在最大程度上明确规定未来所有状态下各方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契约是完全的,将来各方不需要对契约修正或重新协商。这与实际的研发过程并不相符。在现实中有许多因素不能明确写进合同中,尤其是在多阶段研发契约中,双方很难在最初的契约中对所有的研发结果和责任做出规定。
在契约设计中将时间作为一个参考系受到量子力学理论的启发。量子力学的波迭加理论告诉我们:事物处在变化过程中,假若它可能有两种状态a或者b(波迭加),但是一旦在某一点对其进行观察,它就被确定称为a或者b(塌缩)[12]。这个观察的动作来自人的意识,因此从哲学角度看,从不确定的状态变成确定状态,一定要有意识地参与。联系本书的研究,在多阶段的研发合作中,生产商对于研发方的技术水平和努力程度都不确定,但如果生产商要对研发部件的结果进行阶段性的测量,在这个观测点后,生产商就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研发方的类型,同时研发方会逆向推算出使其利润最大化的努力水平。所以,契约签订和实施的时间节点是运营管理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三,在新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景下,如何构建金融机构和有资金约束的生产商之间的供应链融资契约模型,使得双方利润最大化,并降低供应商的融资风险。
生产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关键部件采购、生产线更新、市场销售推广等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通常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解决资金链问题。由于缺乏抵押资产,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其对创新产品的市场价值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而生产商却能掌握更准确的产品价格和需求信息,因而形成了产品价格的不对称信息。
第四,当研发方参与废弃产品回收过程的闭环供应链时,其在研发和回收阶段的努力能否被更好地激励,不对称信息对契约双方利润和减排效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考虑废弃产品的回收问题,在生产商延伸责任制度下,生产商有充分的动力激励研发方加入低碳回收过程,并以低碳回收为目标对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设计研发。这时,生产商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根据双方在不同阶段的谈判能力,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而研发方也要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和所达成的契约,决策其在两个阶段的努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