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区域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县域经济,它是大中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主战场,对解决大部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推进新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传统意义上,县域经济以县行政区划为标志,规范和分配县内所有资源,该区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县级行政区划特征。但是,随着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受到影响,县域经济的行政区划特征不断被打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县域经济通过优质资源整合发展符合县域资源特点的优质企业和产业,消除同质化竞争,实现县间资源互补,不断向泛县域经济发展。而产城融合出现了跨县域的现象与需求,县域产城融合有向泛县域产城融合演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泛县域产城融合能够解决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即县际间产业同质、资源不合理使用、开放合作水平滞后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要注重协同发展。正是基于此背景,提出了要从泛县域视角研究产城融合共生路径,实现县域产城融合向泛县域产城融合发展,泛县域产城融合向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发展。据此,本书从以下九部分展开了研究:

第一章:导论。本章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新情况、城镇化发展新趋势、县域产城融合新方向的背景,提出了县域产城融合需要向泛县域产城融合转变,产城融合共生需要向智慧产城融合共生转变。因此,研究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通过对县域经济、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并归纳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生态、产业区位、核心—边缘等理论基础,为深入研究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对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二章:产城融合文献追踪与拓展。国外并没有明确提出产城融合这个相对新兴的概念,对于泛县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也未见有针对性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时期,对产业发展及其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性阐述,以此间接反映出产城融合的思想。本章从对原有产城融合研究的总体分析和结构分析两方面着手,找出了已有关于产城融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优点与不足,为我国产城融合共生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探索空间。根据文献综述,在研究范围上提出了产城融合从城市—县域—乡镇—村庄的逻辑拓展过程;在研究内涵上提出了县、镇、村产城融合需要拓展到县、镇、村产城融合共生发展。

第三章:国内外典型区域产城融合路径的比较分析。本章基于对国内外产城融合实践的典型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三类国外产城融合典型模式(即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以政府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欧洲各国家、以政府为主导的日本)和五个国内产城融合典型区域(即成都天府新区、桂林市临桂区、上海市紫竹高新区、常州市武进区和广东省佛山市),并介绍了这些典型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基本情况,从城市、产业、人口角度对各区域的产城融合实践路径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区域产城融合路径进行优缺点和可适性分析,发现实现产城融合要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力,充分总结科学统筹产业布局、以城带产、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都农融合城乡一体等经验,以促进城市、产业、人口的良性融合。

第四章: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城融合调查。本章提出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向概念经济转型与升级、向产业市场化成长与发展、向区位定位化与空间完善化发展等新特点,县域经济向泛县域化发展、城乡脱离向都农融合演变、孤立发展向开放合作转变、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等新趋势,但也具有发展结构不合理、速度滞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投资机制不健全、开放合作不够等新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各县域产城融合发展情况,本章通过实证调查,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产业发展对于县域产城融合贡献最大。同时,运用SPSS17.0软件对我国百强县产城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依据产城融合水平由高到低将这些区域划分为三组梯队,通过分析得出:现有产城融合路径难以解决县域间的产城融合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实现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章提出了县域产城融合要向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发展的新路径。

第五章: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概念模型。本章首先阐述了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共生发展、特色发展、智慧发展演化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城融合如何向泛县域产城融合、产城融合如何向产城融合共生演进。然后对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提出其本质属性包括共生主体、共有资源和共生价值,而这三个指标也是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实现标志。同时,从城市化、开发区、产业园区、城市新区、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研究视角对产城融合概念进行辨析,以表明本章相较于其他文章的独特之处为“共生”和“泛县域”两个理念,而且符合当代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趋势。

第六章: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系统构建。本章首先通过对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文献判断和实证调查,发现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影响因子较为重要的有七个,分别是共有资源、共生开发、县际园区、循环园区、生态共生社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辐射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和共享发展四个维度的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七个影响因子出发,阐述了产城融合共生的作用机理;最后,本章通过Vensim仿真软件,系统构建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泛县域优势资源培育、优势资源共生开发、产业合作与跨区域工业园区、循环园区、生态共生社区、产城融合共生区和产城融合辐射区形成路径和因果关系。

第七章: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实证检验。本章首先对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路径进行实证模拟,依据前文梳理出的7个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的影响因子,将共有资源的影响因子设定为原材料因子、投入要素因子、资源重新配置因子、绿色产业因子并提出22个假设,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些假设均通过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此外,本章选取浙赣边际“衢饶”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吉安吉泰走廊和鹰潭智慧新城6个示范区,对其基本概况、发展方式进行介绍说明,试图在实践层面为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第八章: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本章选取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主体作为基本分析对象,尝试从演化博弈角度出发,探讨共生主体在利益权衡下如何决策以影响区域产城融合共生水平,旨在深入研究产城融合共生主体间的合作机制。与现有的相关文献不同,本章的创新之处有:第一,运用演化博弈模型考察各共生主体影响产城融合共生的内在机理,剖析影响产城融合共生主体的动态演化路径,探寻其影响因素,试图打开产城融合共生研究的“新大门”;第二,以往的文献侧重于从中观或宏观的角度研究产城融合共生问题,而本章选择从微观视角分析产城融合共生主体合作问题,设置合作机制,探讨共生主体内部相关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产城融合共生发展。

第九章: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优化建议。本章主要针对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路径提出优化建议。首先,为了扩展泛县域经济共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共生发展的目标,从县际联动、资源共享、污染共治、生态共生、功能互补、宜居宜业6个方面对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路径进行优化策略的阐述;其次,本章试图构建协商机制、互动机制、评价机制、协调机制来建立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的合作机制。

本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学术价值方面,一是通过研究泛县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把“县域产城融合理论”扩展到了“泛县域产城融合理论”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泛县域产城融合理论框架。二是从学理上归纳了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规律,把“产城融合理论”扩展到“产城融合共生理论”的研究范畴,提出了产城融合共生发展的基本内涵、理论本质和实现标志。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理论突破,提出了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的理论路径——共有资源—共生开发—县际园区—循环园区—生态共生社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辐射区。②在应用价值方面,一是为县域政府制定和实施“跨县域产城融合”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制定跨县域产城融合规划,为县际间城市与产业发展中同质竞争、重复建设、资源分割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思路。二是为县域政府推进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提供了路径支持。即从跨县域的整体角度出发,基于共同的生态资源和经济利益,提出了泛县域产城融合共生的实现路径——资源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观化—景观城区化—城区共生化—共生智慧化。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泛县域视角下产城融合共生路径研究”(16BGL212)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完成。该书的出版得到了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钟昌标博士科研启动金的出版资助。在课题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文献,并得到相关课题项目的支持,在此对文献作者和相关课题组表示深深的谢意。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黄小勇 于洪城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