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典型国家电力经济发展报告(一):全球综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发展概况

2017年,受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石油输出国组织达成石油限产协议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稳步回升。全球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加快,投资、制造业和贸易进入周期性复苏阶段。

以美国为代表的典型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复苏。美国在宽松货币政策、住房销售和零售稳步增长等因素推动下经济继续复苏,2017年GDP增速达到3.3%,超过全球GDP增速0.1个百分点。同时,通胀率也在平缓回升,逐渐达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失业率不断下降,达到2007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美联储开始逐步紧缩货币政策。欧元区货币政策仍以宽松为导向,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德国和法国GDP增速均高于2016年水平,欧元区国家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整体保持上升趋势,达到2011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失业率逐渐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金砖国家经济情况不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资源、环境等已经不能再支撑这样的高速增长。于是,中国经济增速主动由之前的高速增长切换至中高速增长,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列全球第二,同比增长6.9%,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强制造、强基建、强外交”的“古吉拉特模式”在印度大放异彩,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2017年受“废钞令”影响,印度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仍高达7.1%和6.6%,保持全球最快经济增速。巴西政治格局紧张,贪腐问题严重,自新一任总统特梅尔上台后,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之下,经济虽然依旧萧条,但出现了复苏趋势,2017年GDP由2016年的下滑3.6%转为增长1.0%,但失业率依然较高。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联合经济制裁,经济一路下滑,卢布大幅贬值,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走低,依赖原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2017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货币宽松政策影响,俄罗斯经济同比增长1.5%,走出衰退。南非经济陷入低增长甚至是接近零增长、高失业、贫富悬殊的困局,标准普尔(简称标普)、惠誉国际对南非的主权债务评级为“BBB-”。在大宗商品市场低迷和国内严重旱灾的影响下,2016年南非经济下滑0.3%,为10年来最低值;2017年,受益于农业增长强劲和商品价格上升,南非经济重归正增长,达到1.3%。

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东盟国家是最有条件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速也普遍放缓。各国积极出台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15年,东盟正式宣布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以应对国际市场需求萎靡和典型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大规模资金撤离。2017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加快,多数国家经济保持中速增长,东南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7年,“一带一路”典型国家经济增速升至8.1%。1995—2017年各类型国家GDP及增速变化如图1-2所示。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是全球发达国家的代表,这6个国家在全球GDP总额中占据很大份额,1992年达到62.3%。2008年,典型发达国家(澳大利亚除外)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较深,经济下滑严重,GDP占比首次低于50%。随着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和东南亚各国的快速发展,典型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额的比重逐年降低,到2017年,6个典型发达国家GDP总额占比降至42.7%。

img

图1-2 1995—2017年各类型国家GDP及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000年以前,金砖国家在全球GDP总量中所占比重低于9%,2000年以后,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国家经济迅猛发展,金砖五国GDP占全球比重从2007年的13.4%增加至2017年的23.3%。其中,中国GDP占全球比重呈持续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6.1%增加至2017年的15.2%;印度、巴西占全球GDP比重有所增加,分别从2007年的2.1%和2.4%升至2017年的3.2%和2.5%;俄罗斯、南非占全球GDP比重出现萎缩,分别从2007年的2.2%和0.5%降至2017年的2.0%和0.4%。

“一带一路”典型国家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经济体量有所增长,在全球GDP所占比重平稳扩大。近十年来,“一带一路”典型国家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由1.9%升至3.0%。1995—2017年各类型国家GDP占全球比重如图1-3所示。

img

图1-3 1995—2017年各类型国家GDP占全球比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且体量较大,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1995年以来,典型发达国家GDP增速大多低于全球GDP总体增速,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

自1993年以来,金砖国家平均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球增速,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仅印度和中国经济表现良好,经济增长引领全球。

“一带一路”典型国家经济体量偏小,经济相对落后,在贸易全球化过程中,这些国家通过出售资源和吸引投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整体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但低于金砖国家。1995—2017年各类型国家GDP增速如图1-4所示。

img

图1-4 1995—2017年各类型国家GDP增速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二、人均GDP情况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人均GDP为10714美元;典型发达国家平均人均GDP为49742美元,是全球人均GDP的4.6倍;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典型国家人均GDP水平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金砖国家为6000美元,“一带一路”典型国家为3730美元。虽然人均GDP水平较低,但1990年以来,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典型国家人均GDP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分别为8.0%和8.2%,远高于全球1.5%和典型发达国家2.9%的年均增长水平。1990年、2000年和2017年各类型国家及全球人均GDP情况如图1-5所示。

img

图1-5 1990年、2000年和2017年各类型国家及全球人均GDP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三、对外投资及吸引外资情况

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典型发达国家承担着资本输出的角色。2000—2017年,典型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大多高于吸引外资总额,对外投资总额在全球的比重也大多高于吸引外资总额所占比重。随着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2016—2017年,典型发达国家吸引外资总额及比重开始较大幅度高于对外投资总额及比重。

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国际投资舞台扮演着重要角色。2000—2014年,金砖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低廉,吸引外资总额高于对外投资总额,吸引外资总额在全球的比重高于对外投资总额所占比重。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大幅增加;相反中国吸引外资额呈下降趋势。2014—2016年,金砖国家吸引外资总额下降,而对外投资总额大幅增加。2017年,情况又出现了反转,金砖国家吸引外资总额比重上升,对外投资总额比重出现下滑。

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近几年吸引了来自中国等较多国家的投资。在2009年以前,“一带一路”沿线8国对外投资额略高于吸引外资额,而随着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思路,吸引投资开始高于对外投资,并且随着“一带一路”理念的深入推进,以及东盟发展互联互通规划的逐步落实,各国间合作深入,吸引投资额将会逐步提高。

2017年,典型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为9075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56.0%;吸引外资总额为5918亿美元,占全球吸引外资总额的30.0%。其中美国是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总额最高的国家,分别为4244亿美元和3487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总额的26.2%和17.7%。金砖国家对外投资总额为1655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07年的3.1%升至10.9%;吸引外资总额为3078亿美元,占全球吸引外资总额的比重从2007年的9.3%升至16.5%。其中中国对外投资额最高,为1019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6.7%;吸引外资总额为1682亿美元,占全球吸引外资总额的9.0%。2017年“一带一路”典型国家吸引外资695亿美元,占全球吸引外资总额的3.5%;对外投资310.4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1.9%(缺少柬埔寨和老挝数据)。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东南亚8国吸引外资占全球比重逐步提高。未来在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发展的进程中,“一带一路”典型国家吸引外资在全球的比重将继续提高。2000—2017年各类型国家对外投资总额和吸引外资总额占全球比重如图1-6和图1-7所示。

img

图1-6 2000—2017年各类型国家对外投资总额占全球比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img

图1-7 2000—2017年各类型国家吸引外资总额占全球比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四、产业结构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典型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日趋完善,土地和工资成本逐渐提高,民众的劳动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在提高,加之资源枯竭,工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企业家开始把制造工厂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发展中国家工资成本低廉,并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更加剧了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进程。

在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是直接受益者,尤其是金砖国家,由于工资成本低廉,基础设施良好,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接纳者。通过吸引外资,金砖各国技术和经济水平都得到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金砖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开始进行优化调整,服务业增长速度逐渐高于制造业,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开始向深加工方向升级转型。

“一带一路”典型国家也在经历与金砖国家类似的发展路径,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红利。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大幅提高,而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家起步较晚,经济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

典型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工业的支撑作用逐步减弱。2000—2017年,以美国为首的6个典型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73.4%升至77.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5.3%下降至21.3%;农业增加值比重由1.3%降至1.0%。

金砖国家也同样将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2000—2017年,金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54.6%增加至56.9%,提高2.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比由34.6%增加至34.9%,提高0.3个百分点。金砖国家工业占比虽然高于典型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但增长趋势明显下降,工业竞争力日益提高,而服务业是工业的延伸,在良好的工业基础之下,服务业也在坚实发展。

“一带一路”典型国家中,由于自然条件良好,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很高,工业水平经过长期发展,有了快速的提高,而服务业水平依然较低。2000—2017年,“一带一路”典型国家农业增加值占比由15.6%降至12.4%;工业增加值占比由43.5%下降至37.8%;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由40.9%提高至49.8%,接近一半。2000年和2017年各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变化如图1-8所示。

img

图1-8 2000年和2017年各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