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建言献策篇
建言献策
2009年6月22
方妍,你好!
党委要求党员“建言献策”,能写成书面的更好。为此,我写了一个《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的长篇发言(见附件),寄给你作为我的“建言”,并请将其转送给大学党委。如果知道陈希同志的E-mail地址,也请代转给他,因为他在教育部工作,影响更广。
我一生的经历都是“育人”,学习阶段是学校“育我”,工作阶段无论在大学还是中学,主要从事的工作是“育人”。
退休后,恰逢孙女诞生,我又参与了对孙女的“育人”。我深感“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总感到,无论是家长、教师、干部,还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很多人对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他们关心的是“考分”“升学率”“论文”“排名”……
蒋南翔校长和当时的党委把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作为政治上的最高层次目标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效果已得到历史的检验。
附中的万邦儒校长也始终贯彻“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做人”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同时也促进了“为学”和“健体”。
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都有良好的“育人”传统。但在近年作为附中参加大学党委改选的两届党代会的代表,我在党委工作报告中没有听到对学生培养目标中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目标要求,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如何引导的方法。更使我吃惊的是我经常在聊天中听到学生思想中和行为中反映的各种问题,但在列席的大学教代会上,提案小组汇报中竟然没有一条关于学生思想工作的提案,这反映了学校领导的导向。当时我曾把我的看法提出过,但都没有听到回响。这促使我这次写这个长篇发言。但愿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至少能听到破砖落地的声音。
也许有的领导认为我们的思想工作已经很不错了,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或者认为“人生观、世界观”太抽象,从何着手,或者认为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学校也无能为力。的确,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当今世界,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条件下,难度确实很大。但是,马克思和白求恩都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大环境下能产生一大批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革命前辈。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不少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阻力,但也在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为国为民的英雄模范人物。我坚信,在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我们党领导下,学校在培养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思想明确,坚持探索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冯庆延 200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