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大概四五岁时,我便记住了长辈教给我的第一首歌谣,它便是二十四节气歌谣: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当然,各地的节气歌谣有所不同,但都是本地物候、农桑和风俗的浓缩和写照,既有地域特征,也有时代烙印。今天,我还是时不时地将记忆中随时蹦出来的一些节气常识与天气播报去做验证,细细想来,这绝非单纯是为了进行科学上的精准验证,而是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古人那般飘逸思维的好奇和崇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毫无造作。没有什么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实际上,这样的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自然和谐之道,就是最早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倡导的道法自然。
而我之所以这样看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恰是因为我也与很多被城市化的步伐追赶得气喘吁吁的朋友们一样,格外向往万物共生、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
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希望能够寻到一个自然环境生机勃勃的“十里桃花”之所,安坐树下,呼吸花香,细细聆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找到久违的自己。
这就是本书的立意之本,我努力以虚拟的寺院师徒几人的生活为载体,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描述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变化,力求依靠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世间万事的反思,来辅助自己完成自我寻找之旅,逐步引领读者朋友反思自己在现实中的诸多烦扰,从而客观看待自身所需解决的人生问题。
正如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所写的一段话: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希望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四季律动中,感悟和记录内心的点滴变化。
当然,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千百年来的传承过程中,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人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
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但在不同的眼睛里,它们却有不同的意义。在我们的祖辈眼中,一年并非只有简单的春夏秋冬,而是用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
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从本民族到全世界,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开始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挖掘养生、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今天,节气与时间的常识也早已超越农耕意义,它更利于我们反观自身的生命成长,在打捞丰收的果实时,抵抗诱惑、感受时光轮转循环。
也正如作家余世存在《时间之书》序言里面的一句话: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当然,这本小书的着力点不是要将二十四节气的常识科普给大家,而是试图以较为风趣、生动的笔调来呈现出它所具有的提示生活节奏、调节生活方式的指导意义。
唐代诗人李涉有诗曰: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最后一句最值得长久玩味!所谓浮生,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幽雅脱俗的半日之闲,居然是诗人“偷”来的,是在竹院中听到僧人话语后的顿悟所得。
那么,也真心希望你我的这次遇见,你也能在我的故事中“偷得”那惊喜可贵的半日之闲。如同夏日傍晚,悠闲的竹椅上,微眯双眼,在一盏清茶的氤氲中细品人生各种况味,进而自觉地尊重自然和生命节律,让自己从机械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尽情享受色彩斑斓的生活,享受生命时光的分分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