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河患
景成二十六年七月。
刚刚下过一场暴雨,清凉殿前的两颗古松,松针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满眼都是苍翠的颜色。
南川端着茶盘走到御书房门前,被青岚拦了一拦:“南川公子,陛下现在正在和几位殿下议事,稍等等再进去奉茶吧。”
“是,岚总管。”南川也不多问,又端了茶盘退了回去。
此刻,御书房内。
景成帝沉着脸:“老三,樊州段的运河年年淤堵,年年请朝廷拨款,征集民妇疏通,你来说说怎么回事?”
元琦上前一步:“玉河水从上游的庭州,流经泽州沂州丹州,这三州土地土质松散,易被水流冲刷。玉河带来上游大量流沙,到了樊州时,和运河水交汇,河底沙土含水丰富,流动也快,加之运河在樊州段河道变窄,淤堵的可能大大提高。”
这个解释景成帝已经听了几年,并不买账:“早些年玉河就不带着大量泥沙了?怎么那时候樊州段不堵呢?这几年花在疏浚运河上的银两有多少?每每漕运船队到了樊州,就难以继续北上。运送的粮食货物,不是改走陆路,就是积压在樊州的转运仓里。樊州以北的粮价是南边的数倍,这个问题不解决,樊州北段的运河,朕岂不是白修了?”
面对这样的责问,元琦答不上来。
樊州段的运河连着淤堵了数年,年年花费数万白银进行疏浚,有时甚至一年疏浚几次,但淤堵的情况并没有改善。元琦跟着工部尚书诚亲王元显出京查访,樊州刺史的确组织民妇疏浚,朝廷的拨款也没有贪墨,尽数发放到了百姓手中。
“太女,你怎么看?”
元琮思考了一番:“母皇,此事关系到樊州以北的霞州津州还有京城的粮价物价,是民生大事,儿臣自请出京探查,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不可,”元琦反对,“皇姐身份贵重,千金之女坐不垂堂。母皇,儿臣身为水部司郎中,自当做好分内之事。”
“十八妹,你是工部尚书,这件事你怎么说?”
元显对这个问题显然是思考良多:“陛下,河工一事涉及范围甚广,不仅仅是玉河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臣与三皇女都去过樊州几次了,疏浚一事没有猫腻,臣怀疑,问题还有可能出在樊州段运河上游,也就是升州。臣昨日让屯田司查了升州的田亩情况,又寻了户部的陆尚书询问了升州的税收人口。升州这几年,田亩数量、税收、人口都大大增加,升州刺史胡世吉也因此连续几年都得了吏部的上佳考评。”
景成帝稍一深思,隐约有些明白。
大周实行均田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然而土地的数量有限,人口却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升州这样富庶之地。景成年间,几乎没有什么战事,稻种和耕种方式改良颇多,人口增长很快,均田制的弊端迟早会出现,土地不够分配。
这些年,景成帝用提高商人的地位、鼓励发展手工业、扼制士族兼并土地等措施,延缓了均田制的弊端,但这个问题还没有被彻底解决。升州能保持田亩人口税收同时增长,只有不断开垦荒地这一条。
“升州臣妹了解,周围多是富庶的村镇,并没有大片的荒地可以开垦。倘若是伐了林木充作良田,土地被雨水冲刷带入河道,便有可能造成运河的淤堵。”元显接着道,“圣人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陛下,倘若真的是升州伐林造田,致使樊州运河淤堵数年,必须予以严惩。”
不违农时的道理谁都懂,但是上游伐木下游淤堵的情况,景成帝也是第一次知道,若是因此严惩胡世吉,恐怕会寒了朝臣的心。
景成帝看向元显:“十八妹,你带着老三去升州查探,是不是伐林导致的淤堵。要定罪,也得有证据。”
二人领命退下。
青岚觑着个空子,招了南川进去奉茶,正与离开的二人遇上。
“见过诚亲王,三殿下。”
元琦满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找到证据,不说给胡世吉定罪,至少也能找出错处来。
胡世吉是四皇女元瑾的门人,吏部的考评又是六皇女元琅负责,二人少不得也要受到些责难。
对南川的行礼,只是点一点头。
反倒是元显笑着说:“好香的茶,皇姐也太吝啬了些,如此好茶竟等到我们都走了才上。”
元显是景成帝唯一受到重用的妹妹,早些年主持修凿运河有功,颇有些地位,所以才能如此调侃皇帝。
南川笑着道:“诚亲王殿下若是不嫌弃,奴才稍后为殿下煮一碗茶。”
元显却摇头:“看来皇姐又赏你好东西了,可惜本王有要事在身,等回京后再来喝你煮的茶吧。”
闲话了两句,南川端着茶盘进了御书房。
元琦蹙着眉,回了官署。
元显拍拍她的肩:“不要愁眉苦脸的,这不是还有你十八姨呢么。我敢跟皇姐说是升州的问题,就是有把握的。”
元琦勉强一笑:“胡世吉算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了,倘若因过度伐林造田而获罪,我实在于心不忍。可若是情况属实,她又着实造成了运河上的巨大损失。思来想去,竟是左右为难。”
元显不赞同道:“圣贤教导不违农时,独她胡世吉没做好闹出乱子,怪的了谁?再说,究竟是勤政爱民,还是为了政绩好看?你别跟我那大侄女呆的久了,学了她的滥好心。”
元琮身为太女,体恤臣子,怜悯百姓,极为仁善。
这也是景成帝对她不满的原因之一。
身为帝王,若是心地太软,不免会懦弱。诚亲王元显,深得景成帝重用,揣测帝心,自然也对太女颇有微词。但元显是长辈,她可以表示出来,元琦却不敢。
“太女姐姐仁善,不愿任何人遭受不白之冤。倘若胡世吉真的是为了政绩,盲目伐林造田,我自当秉明母皇,依律处置。倘若她是为了百姓生计,又怎么能让这样的官员蒙冤呢?”
元显嗤笑一声,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