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透视房地产泡沫,做空日本
成功预言美股崩盘,并借此大赚一笔后,罗杰斯觉得应该奖励自己一下。
这一次,他选择骑行穿越东亚,先横穿中国,再跨海去日本。正是这次旅行,不仅让他体验了古老中国迸发的勃勃生机,更实地感受到了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1988年秋天,在中国逗留了19天之后,他们从北京飞往东京。在东京成田机场,面对带着德国产的摩托车,从北京飞到东京的两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成田机场的海关人员有点犯晕。经过一堆忙乱的手续后,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两人办好了过关手续,并在一连串“哈依”声中递上了加班费收据。尽管如此,日本人认真、尽责的服务态度仍让他很乐意为此埋单,他认为这也是日本人富裕的原因之一。
《水晶球》一书的作者,这样描述罗杰斯与女友同游日本的感受。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1987年10月股灾后,日本股市没有像其他股市那样长时间萎靡不振,而是很快就走出底部,开始震荡攀升。罗杰斯到日本时,日经指数早已超越1987年股灾时的高点,不断创历史新高。当年,日经指数大涨39.48%,完全是大牛市的样子,哪里有一点熊市的影子。
但实地考察让罗杰斯发现,日本股市走牛的基础并不稳固,更多的原因是过剩的流动性冲进市场激起的泡沫。特别是1985年美国与日本等五国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兑美元汇率升了一倍。日元升值引发了日本经济的畸形繁荣,日本产业资本迅速从生产领域流向楼市、股市,导致泡沫经济泛滥。
几轮考察后,罗杰斯坚信,繁荣背后的日本经济中很多问题已积重难返,日本牛市很难持久。因此,从1988年起,罗杰斯就开始着手准备做空日本。
其实,早在量子基金时,罗杰斯与索罗斯就利用日本市场的火爆赚了不少。单飞后不久,他就开始在纽交所做空日本股票,比如日立和索尼。美日关税贸易谈判开始后,他进一步加大了做空的力度。
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多项贸易法案,其中包括针对美日贸易关系的“超级301”条款。1989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美日贸易报告中提及日本经济的问题。报告中引用自由贸易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关于日本经济的评论:“我认为我们‘踢一脚’日本政府是完全正确的做法,正如我们的政府告诉人们购买美国货一样,让日本人购买外国产品是个好主意。”
对美日这轮关税贸易谈判,罗杰斯判断日本赢的可能性不大。他分析,日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在很大程度上开放市场,要么对自己进行贸易限制。不管哪种方式,索尼与日立这两家家电巨头都会受损,库存较高的高保真音响巨头先锋也会亏钱。
做空日立与索尼,只是罗杰斯大肆做空日股前的火力侦察。在重要场合公开唱空日本,他还是选择了全球瞩目的《巴伦周刊》年度投资论坛。
1990年1月,《巴伦周刊》年度投资圆桌会议再次吸引了全球金融大咖。成功预言1987年股灾的罗杰斯,当然是重要嘉宾之一。会上,罗杰斯语惊四座,他公开看空日本股市:“日本股市的市场宽度极度恐怖,只要查看一下日本公司的股价走势图就可以发现,很少有公司的股价真的上涨,这一情况极像1987年的美国股市。我所知道的是,如果我赚的钱都是靠卖空赚来的,那一定是出了问题。”
罗杰斯断言,现时正是做空日本证券的良机。他大胆预言:“日本股市的泡沫太大,不出意外的话,日经指数将从现在水平下跌超过50%。”
1987年股灾后,股神巴菲特曾称赞罗杰斯“对大势的把握无人能及”,因此,罗杰斯的这番话影响很大,很多人意识到日本股市存在大量泡沫,开始像他一样做空日股。但这番话传到日本后,也引起当地证券分析师的强烈不满。
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本证券分析师的辩护没能阻止日经指数的下跌。
1990年2月19日,日经指数下跌0.63%。第二天,日经指数跳空低开,继续下跌,之后便一路下行。
5个月后,当罗杰斯来到日本时,日本股市已经从38000点附近跌到了29000点,市场人气涣散,投资者一片恐慌。当地一家杂志社专门找到他采访,询问股指是否还要接着跳水。
罗杰斯坦言,日本股市还要大跌,其原因在于日本的投机泡沫还在继续。
“一天前,报纸上报道东京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席位均价已经达到100万美元。这简直是疯了!用100万美元去买一个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席位?另一方面,日本皇宫附近的地价高得离谱,甚至超过了整个佛罗里达州的土地价钱。”
而据他调查,1990年,仅东京地区的地价以美元计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一块澳大利亚人25年前以25万美元买的6万平方米的土地,当时居然在东京以4.5亿美元的天价成交。这些不是泡沫是什么呢?
罗杰斯告诉这位日本记者,日本银行正在收缩货币供应,表示要挤掉投机泡沫。这就是一个市场要发生重大变故的信号。
之后,日股震荡一段时间后,下半年继续大跌,最低曾击穿20000点,触及19781.7点。1990年日经指数大跌38.72%,这让罗杰斯这样的做空者赚得盆满钵满。
预言并做空日本,是罗杰斯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操作之一。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日经指数自此开启长达十几年的大熊市,从而拉开了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