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京
身为历史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对于“古都”的特殊情结。说到“古都”,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的四大古都——BJ、洛阳、西安、南京。大学三年,在BJ也生活了将近三年。三年,不长不短,却让我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感受它浓郁的古都气息。既然提到了四大古都,就不妨再多扯一点,再来提一下十三朝古都洛阳。
洛阳,一个很美的名字,之所以会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是因为听到周董那首烟花易冷中的歌词“那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很美的一句歌词,整首歌也带有着一种很古典深邃的意境,它还有一个歌名叫“伽蓝雨”,故事的背景来源于杨炫之所著的《洛阳伽蓝雨》。参观洛阳博物馆时,有幸看到了北魏洛阳伽蓝图,又不禁想起了那段凄美的故事。提到洛阳,也不禁会想起一句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确,除了“魏书洛阳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那国色天香的牡丹……
而对于西安,我至今还未曾去过,所以,也自然谈不出多少自己的感受。
好吧,既然这样,就开始进入正题吧。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我到底有多爱南京。
南京这座城市我来过不止两次,每次都有新的故事和体验,每次都让我对它的爱愈发深沉。庆幸的是,身边有不少朋友也都很喜欢南京。大家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历史悠久斑驳、景色如画、生活节奏慢,还有就是美食很对胃口……同样作为沿江城市,有人将武汉同南京相比,觉得武汉少了一种历史厚重感,少了一点深邃的内涵;同样作为大城市,有人将上海同南京相比,觉得上海少了一份南京特有的舒适安逸,纷繁的大都市多少有些过于喧嚣……
这些年,在家人或是朋友们的陪伴下,走过很多城市,见过很多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却真的很少有哪座城市能像南京一样,会让我念念不忘、魂牵梦萦。或许除了家乡天津之外,也只有南京。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对南京的感受,因为,那种感受,真的太复杂,里面包含着我太多酸甜苦辣的情绪,尽管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记忆并不完全都是好的,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我喜欢它,也不会改变我愿意在这里停留的心。有时候,喜欢什么,或许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follow your heart,就好。
在真正来到南京之前,曾经不止一次路过这里。记得有一次,我妈对我说,“以后有机会去南京玩”。对南京最初的深刻印象,就是那块蓝色的路牌。只可惜,路牌上的那些路名,对于我真的太过陌生。南京,原谅我当时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南京大屠杀”。当时的我,从来没有试图想象过这座城市的模样。而执念要来这里,或许只是因为吃了一顿很合我胃口的南京大排档。
记得大二那年考试周,初中闺蜜月儿来BJ,我带她吃了凯德精品购物中心的南京大排档。那时候,我对她说,“等你暑假回来了,我们一起去南京。”她毫不犹豫地说,“好,我们去南京。”庆幸的是,这个愿望终究实现了,尽管它推迟了将近一年。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对于南京的记忆中,有那个我深爱的女孩的存在,这已经足够。
有人问过我,那么多家餐厅,为什么那么偏爱南京大排档。笑,我又哪里知道……我只记得,这家餐厅,我和好几个朋友都来吃过,去上海的时候璕璕打算请我吃,结果没有吃成;回BJ之后,第一次是和南瓜吃的,之后和月儿、Laia分别来过两次,和傻咩、小楠、阿芳、唐、郭都来过(当时心想,如果天津开分店的话,我会带更多人去吃)。而每次我最喜欢吃的是古法糖芋苗,然后是美龄粥、酱香田螺什么的。于是,到南京之后,还是阻挡不了我吃南京大排档的心。本来是抱着要吃出来和BJ分店里的有何不同的心态,结果……有一次是在狮子桥湖南路总店吃的,就室内布置而言,的确有种“大排档”的意思。
此外,友情推荐莲湖糕团店和芳婆糕团店这两家店。
唠完美食,开始来谈美景。“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洲”。提到金陵,就必定会提到那沉淀着六朝心事的秦淮河水。
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是小学读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而如今的秦淮风光带,减弱了几抹古典,多了些许商业气息。或许,就是因此,会有不少对这一景区有所失望的人。但无论如何,那静静流淌着的秦淮河水,还是诉说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正如朱自清所说,“秦淮河,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见识过那灯火辉映的河面,迷人则已,却觉得它失了本来颜色。秦淮河合该是纤柔的。留下过秦淮八艳的影迹,又怎么会不沾染上她们的气息。”
无论是怎样的秦淮河水,都曾经深深映入了我的眼帘,甚至清晰地刻入了我的脑海。
南京的风景名胜很多,历史遗迹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当初来了两次才把那些值得一看的地方勉强看完,却仍觉得意犹未尽。秦淮河、乌衣巷、夫子庙、江南贡院、白鹭洲公园、瞻园、莫愁湖、玄武湖、老门东、明孝陵、云锦博物馆、江宁织造局、1912、总统府、中山陵、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阅江楼、鸡鸣寺、明城墙……不胜枚举。
而南京这座城市,更适合也更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去感受它所具有的浓重却又不失内敛的人文气息。从六朝古都金粉地,到明代应天,再到民国的风云变化,漫步其中,可以依稀感受到她昔日的辉煌,还有那些难以抚平的创伤,勾起了我对那些已然过眼云烟的往事的追惜。短短几天时间,远远不足以去深刻感受和咀嚼她厚重而斑驳的历史,却足以令人印象深刻,足以让我深深地喜爱上这座“金粉地”“帝王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漫步在南京街边,嗅着青草混合的气息,望着一片梧桐树的绿荫,会由衷感叹“南京绿化真好”。据说,那年,因为宋美龄喜欢梧桐树,蒋介石就在整个NJ市种满了法国梧桐……此外,在南京也听到了很多类似的关于蒋宋的故事,不禁喟叹。只是,再浪漫美好的故事,也终究不是自己的故事。既然文章标题叫“南京故事”,那么,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我在南京的一些故事,不够精彩却绝对真实。
南京的一些历史人文景点,认真逛起来也是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说起这里就想到,和月儿去瞻园参观里面的太平天国史馆时,她边看边用手机查资料的认真精神让我这个历史专业的学生都感动了。不过不得不承认,来南京旅游也的确能增长很多知识和见闻,个人觉得,参观古都或历史名迹比从书本上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要有意思得多。
既然刚才提到了瞻园,那么就再多说一点关于那儿的记忆吧。之前去过拙政园和豫园,觉得江南园林也似乎都大同小异。而“异”的地方,恰巧就是不同园林的精妙所在。园林的曲径通幽固然增添了些许游玩的乐趣,却也增加了几分“迷路”的几率。于是乎,在我这个路痴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地迷失在了园林中……迷失着,忽然遇到了一个发调查问卷的大学生打工妹,问卷内容是关于弃婴问题的,出于社会责任感(严肃脸),我们分别很认真地填了问卷,心情稍稍有些小沉重……但美景却是绝对可以舒缓心情的。
嗯,提到美景,月儿一路上都在感叹,“要是带着单反就好了……”对,没有单反。可是,你还有我这个“御用摄影师”啊。说到这里,就更加惭愧了,“御用摄影师”不会取景构图。于是,模特就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教御摄,还不忘时常鼓励……(腾空给献给月儿一个飞吻~mua~)之后去夫子庙,为了摆拍敲鼓的镜头,我们奉献出了20RMB。估计围观游客都一直在看俩宝儿在那里一直找角度凹造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明星给大鼓拍宣传照呢……
在南京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坐地铁,南京地铁算是我坐过比较舒服的了(嗯,舒服的标准就一个,不挤!)不过稍稍吐槽一点,就是南京地铁对景点宣传不够,反倒像是给医院和教育机构打广告……地铁的管理算是比较严格的,之前看到有人在地铁上吃东西,没想到工作人员很快就过来了,给那人发了警告单。
说到这一点,就想到了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当时要坐地铁到夫子庙,大家应该知道南京的地铁卡是蓝色硬币状的,所以本身就容易弄丢,当时还这么提醒自己来着,结果……玩着玩着,真的不见了,怎么都找不到。于是,出站的时候就补了12块钱(南京地铁最高票价是12RMB,你妹!)连工作人员都劝我节哀……是该节哀(本来也就2块钱的路程……说多了都是泪)
当然,我在南京干的丢三落四的事儿不止这一件。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当时耳机坏了,看到路边的名创优品,就进去买了个耳机。我习惯买完耳机就马上拆开,拆完就把耳机盒直接扔了,本来就是小事儿,也根本没有在意。只是,等到进地铁站准备买票的时候,发现找零的那十块钱又怎么也找不到了……这时候才意识到……(你们应该也猜到了==)
这两件事都是第一次来南京时的事儿,估计有了这些“光辉事迹”,南京也不想再让我来了==可是,这阻挡不住我对它的爱啊!于是,不到一年之后,某个不靠谱的傻X又来了……
第二次来南京时,真的就像是回家一样兴奋啊!不过这次过来,地铁公交坐的少了,打车多了。个人觉得坐地铁固然方便快捷,但另一方面,缺少了观赏沿途美景的机会。火车站到宾馆,打车!宾馆到鸡鸣寺,打车!鸡鸣寺到夫子庙,接着打车……连夫子庙到老门东,我们都在打车……不过,交通住宿已经破费了,景点门票就省着点儿吧。因为月儿的学生证丢了(当然,也不敢确定美国学生证是不是能在中国用),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我拿校园卡,让她拿我的学生证(当时就心想,我俩长这么像一定没问题啦^_^)正常人懒得想这破办法……不过,这在用学生证都要花15RMB的六朝博物馆,确实行通了……但是,在总统府就没那么幸运了,尽管自认为很机智地去了不同的检票口,可是人家买学生票要刷身份证。结果,就发生了尴尬的一幕……(算了,不说了T^T)
这张是和月儿在秦淮步行街的星巴克里吃着在路边买的米糕的合影……哈哈,又想你了,顺便感谢一下你把我从头请到尾的南京之旅(除了酒店之外,真的是QAQ)……一直都会记得,那天晚上和你跑到酒店20多层的餐厅中俯瞰南京的夜景,那一刻,整个城市似乎都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最后,很想说,感谢那年南京有你,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