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范士融:“要以全社会的利益为标准”
[北京“三·一八”殉难烈士、早期共产党员]
1926年3月18日上午,26岁的共产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范士融带领同学前往天安门集会,反对帝国主义限令北京政府撤出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最后通牒。范士融手拿中国国民党北京市第七区党部党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头,面对军警的刀枪棍棒,他毫不畏惧,勇敢地带头前进。当军警的枪声大作,他被压倒在人堆中,在倒下的人堆中挣扎着站立起来后,手中依然高举着爱国集会前进的大旗,最后反动军警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前额,他满怀悲愤地猝然倒下,以生命和鲜血染红了前进的旗帜……
范士融,1901年生,云南昆明人,原名范士荣,字子仁。早年就读于昆明县立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后志愿到昆明郊区农村小学任教,其力求教学内容与乡土情况相结合,为当地民众服务,坚持认为“要想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况,没有先进的科学是不行的”。1922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远赴北京,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国文部。到京后,接受进步思想,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文学、社会科学书籍及《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解说》等,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他在日记中写道:“余之人生观建设在一全为社会之观念上,非满现在之社会,乃以社会进步的理想归为依也……我以为人生是多方面的,家庭的幸福,不过是人生的一面,而且是最小的一面。我们的最大努力和奋斗,是要以全社会的利益为标准的……真革命家不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尤须天性不能系,恩爱不能溺。”
1924年经中共一大代表、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高君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年加入云南旅京进步组织——革新社,并任国民党北京市第七区党部执行委员。同时还担任云南旅京学会评议会主席、云南教育研究会理事、周刊主编等。他严于律己,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工作。他心怀家国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不满意现状的云南同乡学生,只有两股路可走:一是做叛徒,一是做逃兵。叛徒是回去将这现状推翻,另创局面;说不定要牺牲生命,更不能保证自己活着时就得见其成功。做逃兵……如果大家都是如此想,如此做,则将来不久云南必定要化为安南……若不能住在经自己出力弄好了的云南,就牺牲在现在的云南也好!”
范士融牺牲后,1929年3月,爱国学友在北平和平门外北师大校园内立起了范士融纪念碑,并刻有“为民族解放运动而牺牲”的碑文。
1985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园内为“三·一八”殉难烈士范士融、杨德群、刘和珍重建了一座镌刻着“碧血丹心”四个大字的汉白玉锥形纪念碑,并在碑上刻下了烈士的生平。
1929年北京立《三·一八烈士墓表》铭文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国民军奋斗于畿郊,因见忌于帝国主义者,而有大沽口炮舰入港事。北京民众反对八国通牒,齐集执政府前呼号请愿,生气勃勃。乃以佥壬弄国,竟令卫士开枪横射,饮弹毕命者四十一人,横尸载涂,流血成渠。其巩目睹心痛,愤慨至今。及革命军克服旧京,奉命来长北平市,追念逝者,为请于中央准予公葬。葬事告竣,奉其姓名、籍贯、职业之可考者,得三十九人,其无从考证亦死斯役者二人。又负伤或因伤而致残废者,多不得纪。志士埋名,深为遗憾。会此役者,或为青年女子,或为徒手工人,或为商贾行旅,皆无拳无勇,激于主义,而视死如饴。世以“三·一八惨案”称之,以其为三月十八日事也,其巩既揭于其阡,记其事以告后之览者。
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十八日何其巩谨撰书
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十八日北平特别市政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