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活在“侵蚀的纪念碑”上的动物
山有两大类——原始的与蚀成的。原始的山是由地面上的火山及别的物质堆积而成的,或者由于地壳皱缩而成的。日本的富士山、厄瓜多尔的科多帕希火山、墨西哥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以及特内里费岛的泰德峰都是火山类的著名代表。蚀成或遗存的山是较高的地域经过风雨冰霜侵蚀而剩余的部分,所以遗存的山是“侵蚀的纪念碑”,它们是高原或者大岩石堆被侵蚀而成的。英格兰的湖区及苏格兰的高原等处的许多山都是侵蚀而成的。但不论山是怎样形成的,那里总是动物们的寄居所。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岩石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植物,这和动物的繁盛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每一座真正的山都有如下几个区域。最低的地方为树林带,渐渐改变而成为低原的森林与针叶林。其次为没有树木的草原带,有各种牧草,而山坡上常常有很好的畜牧地。我们在瑞士,夏天看到勤苦的农夫将他们的牛羊驱赶到山中的狭岗上,那里的牧草好到出乎人们的意料。最高处是比较荒瘠的高区,只生长坚硬的高山植物;最后赤裸的岩石上,除了些地衣之外,什么也没有了;再高之处也许是积雪。我们观察山上的动物时,可以把它们按照这三带来区分,因此树林带有熊,草原带有山羊,山巅草类特别少的地方有土拨鼠。但我们愿意另议一种山中动物的区分法,尤其是与哺乳纲及鸟纲有特别的关系。我们所分的三种如下:遗存者、冒险的迁移者、避难者。
冰河时期,北方及北极地区的动物会远迁到南方而至欧洲的中部。我们知道此事,是因为它们的骨骼保存于山谷底下。气候变暖之后,冰山消退了,有些北方的动物已死去,其他的如驯鹿可以北迁,还有别的迁到山上去了。后者以娇小的雪鼯为代表,它很少有降到4000英尺以下的;还有阿尔卑斯山上嘶啸的土拨鼠,它通常是较低的草原带上的寄居者;更有山中会变色的野兔,它在冬天白得像雪一般;还有雷鸟,按季变色,在冬天变成白色。诸如此类的动物,发现了高山上和其祖先所居的遥远北方或冰山脚下的低处有着同样的环境,因此就乐居在山中了。
第二种居于山中的动物包含那些冒险的迁移者,它们发现了高处可以谋生。坚毅的动物常常在不停地探索新的机会,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它们生殖过繁,在平地较难谋生,但有许多的例子证实,也可能是为了冒险的精神。饥饿虽是一条锐利的鞭子,但许多较高等的动物是有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的。
第三种的山中动物包括被压迫的动物,因为在低地上生存动物拥挤而竞争过烈,它们搜寻一条避难的出路。我们原不能割开一条清楚的界限,但它们之异于别的迁移者,很大方面在求避居之所,而不在于出奇制胜。它们是劣败者,可用非洲的、巴勒斯坦的及叙利亚的兔子即蹄兔为例。它们都是小型的哺乳动物,算是属于“弱者”,既不甚敏捷又不甚聪慧——只是谨慎,而不是聪明——既无武器与甲冑,又不会掘地而居。有些为了救护自身起见,成为树居者,有些则升至山中,甚至高达10000英尺之处。它们有厚的“外套”可以御寒,它们的脚也适合在岩石中奔走。同样,比利牛斯山的麝香鼠也是一种小型的食虫动物,在英国常常可以见到,也是高山上的避难者。为增加安稳的因素起见,它又变为水居者,并且也是穴居者。它是一种小动物,身长大约5英寸,尾也是如此——真是一种奇异的动物。它有活动的长鼻,仿佛是大象鼻子的雏形。现在我们如果懂得了蹄兔与麝香鼠,我们也就懂得了阿尔卑斯山鼩鼱、西藏的鼩鼱、喜马拉雅山泅泳的鼩鼱以及别的此类动物了,因为它们都是避难者。此处我们也应当将鸟类包括在内,如河鸟等,它们是特爱峡谷的。
现在让我们来简短地说明动物们是怎样适应山中易暴露、寒冷、荒瘠、险峭的困苦环境的。它们有着最厚的外衣可以御寒,如岩羚羊;或有浓密的羽毛,如雷鸟。山兔与雷鸟等的毛羽在冬天会变为白色,这样可以减少动物宝贵的体温的流失,也难以被捕食者发现。
雷鸟较它的不善攀高的表姊妹血雉而言,有一个更强健的心脏,这于跋涉山峰者大有用处。在容易暴露的地方,警号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我们从土拨鼠的嘶啸中可以听到。在岩石中若有特别坚定的立足处,那是很可贵的,这个我们可以用岩羚羊及蹄兔来说明。另一种重要的特征是,它们能吃各种不同的食物,能吃杂食的熊与吃石上地衣的山兔便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