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养育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PREFACE

为什么写这本书

先给大家讲一段我的故事。

我出生在四川北部的大巴山区。小时候,父母每隔两三年就会带我和二姐去姥姥家。姥姥家离我们家很远,在另外一个县城里。

每次到姥姥家后,很多亲戚都会去姥姥家串门聊天。每当亲戚们来串门的时候,父母就会认真地叮嘱我们这个是谁、那个是谁、应该怎么称呼他们等。

这些亲戚们很有趣,每次都会特别热情地抓着我和二姐问:“还记得我们是谁吗?”然后就眼巴巴地望着我和二姐,期待着我们能准确地说出对他们的称呼。

因为当时我们年龄小,来的亲戚又太多,我和二姐总是分不清他们到底谁是谁,所以傻乎乎地叫不出来,搞得对方很尴尬。这时候父母就会冲过来,当众训斥我和二姐不长记性、没礼貌等,羞得我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是,这样的训斥并没有什么作用。大概是因为更紧张的缘故吧,每次姥姥家来亲戚时,我们还是记不住对他们的称呼,所以父母对我们的训斥也就更“凶猛”了。慢慢地,父母的训斥给我和二姐造成了一些心理阴影。

本以为这样的经历会随着自己长大就被淡忘了。可是,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每次我在社交聚会的时候,只要聚会的人一多,我就会本能地紧张起来——因为害怕记不住别人的姓名。然而一紧张,我就真的记不住了。

这种记不住别人的姓名不是一般情况,而是一种非正常的情况。例如,有个同行曾跟几位朋友一起到我家做过客,但在下次再见到她时,我居然毫无印象,对方直呼不可思议,惊讶得差点儿掉了下巴。

在拜访客户的时候也是一样,只要人一多,除了单独联系过多次的人,我都很难记住其他人的姓名。所以经常有客户嘲笑我说:“大家一起喝过好几次酒,你都还记不住人家的名字,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后来,我干脆放弃了努力,遇到人多的场合,我都会提前跟对方说自己的这个毛病。理由很简单,只要消除了对方的误会,我就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彻底“躺平”。直到现在,我还是如此应对。

讲完了我自己的故事后,我再给大家讲一段我儿子的故事。

2011年9月,我和妻子开开心心地把儿子送进了小学。没想到的是,入学没多久儿子就被老师“投诉”了。原因是他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儿、玩橡皮擦,还跟别的同学说话。

我儿子是2005年8月底出生的,入学时刚满6周岁,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他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都相对弱一些,我们怎么说教他都没有效果。

儿子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二十几年前:我当时由于同样的原因被退了学,那时候没有幼儿园,所以我又当了一年“混世魔王”,在快8岁时才上小学。一想到这个,我眉间的“川”字纹立刻又加深了一些。

就在我们无计可施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决定跟儿子玩过家家的游戏,看看能否启发他一下。

于是,我和妻子搬着椅子并排坐好,扮演听课的小学生,让儿子扮演老师,给我们上课。在他讲课的时候,我和妻子就模仿他听课的样子:假装走神儿、玩橡皮擦,还互相说话。

这可把“小老师”给气坏了,他瞪着眼睛,气冲冲地对我们喊:“你们干吗呢?老师在讲课,你们怎么不好好听课呢?”

我假装被吓坏了,就举手悄悄地说:“老师,我是跟你学的,你就是这样听课的。”我一边说一边指了指他。

“就是就是!”妻子也附和着说。

“小老师”一下子呆住了,小眼睛里显现出一片茫然。

我赶紧趁热打铁地问他:“假如你真的是老师,看到你的学生这样听课,你是不是很难受呀?”

他愤愤地说:“是呀!气死我了!”

“那以后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呀?”妻子问。

“专心听课呗!”

“那你走神儿了怎么办?”我问。

“我看着老师的眼睛就不会走神儿了。”

“那你想玩橡皮擦了呢?”

“我把它放在铅笔盒里!”

“那如果有同学找你说话,又怎么办呀?”

“我不看他,假装听不见就可以了。”

我和妻子喜出望外。我又有了新的灵感,赶紧提议:“太好了!那现在妈妈来当老师,我和你当学生,我们多练习几次,好吗?”

“好的!”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我们三个人就这样反复模拟和练习了很多次。

从那以后,我和妻子再也没有接到过老师类似的“投诉”了,儿子的学业也一直很顺利。他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品学兼优,还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

我们对比上面两段故事就会发现: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我的父母当时采取的是严肃批评的管教方式,我和妻子采取的是游戏式的管教方式。这两种管教方式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的父母采取游戏式的管教方式,我和二姐可能就不会有那些心理阴影;我可能也不会被退学,早一年上学,我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我和妻子对儿子采取了严肃批评的管教方式,那会对儿子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呢?他长大后会不会也出现一些像我“记不住人”的问题呢?他会不会也选择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彻底“躺平”呢?

同样,在你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常用的管教方式是怎样的呢?这些管教方式又可能会给你的孩子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呢?

如果这些问题引发了你的思考,你想了解并掌握游戏式的管教方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这也正好是我写作这本书的目的,真心希望它能帮助到你。

张善风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