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3讲 做到极致:如何好好赚钱
作为创业者或者企业老板,终极目标都是把企业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四类老板做不大
我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各类老板,我的3个微信号加了10000多位财税行业的老板,几乎每天都要回答各类老板的问题。总结下来,有四类老板,我知道他的公司一定做不大,除非他们改变认知和价值观。
怨天尤人型
他们抱怨员工不努力,抱怨客户麻烦多,抱怨同行挖客户,就是没有找自己的原因。
战略混乱型
看不清他们对企业的规划,他们习惯走到哪里是哪里,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方向,团队也就没有目标感,效率也会很低。这类老板数量并不少,他们要把公司做大,除非谦虚地学习,提升认知。
单打独斗型
没有核心团队,抑或是从他们和员工的沟通中能明显感受到,他们无法信任别人。这类老板或者是受过伤之后不再相信别人,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伙人,或者不知道如何跟互补的合伙人沟通和互相协同。这类老板很难把公司做大,除非他们真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并掌握基本的组织管理技能。
野蛮经营型
不讲科学方法论,凭经验和自己的爱好管理公司。这样的老板也很多,他们之前获得了些许成功,多少产生了优越感,习惯用之前的“成功经验”,甚至是自己的爱好来管理公司。他们是低认知且自傲的一类老板,这类老板如果不虚心学习,就会被这个时代无情淘汰。
赚钱的冰山模型
那么如何才能好好赚钱呢?
我用这个冰山模型(图1-6)来说明。

图1-6 冰山模型
首先,好好赚钱,就是收益增长。经营公司,当然要追求财务指标,包括营收、利润,还有公司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值。
其次,好好赚钱,就必须实现价值增长。其实,收益增长只是冰山上容易看见的部分。在漂亮数字之下的,才是达成增长的原动力。冰山下的部分就是价值增长,它支撑了冰山上的业绩。
冰山模型非常形象,90%的内部动力,驱动了10%的外部业绩。也就是说,对每位老板而言,更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内部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内部动力,上面的业绩不可能实现,或者说,即使短暂实现了也无法持续。
四类老板如何做大
在冰山模型下,我用四类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认知,来对应解决前述四类老板的问题。
关于价值观
首先是老板的价值观,正确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这不是一句敷衍的空话。
员工的问题是老板的问题,因为员工是你招聘和培训的,也是在你的激励机制下变成现在这样的。
客户的问题更是老板的问题,因为客户的需求是真实的,当你无法满足时,客户可以去找别人为他服务。况且难搞定的客户可以提升你服务的标准。当然,老板们能做的只有让自己的公司更有竞争力,而无法干涉竞争对手。
所以,当你认为所有问题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时,你就会开始反思,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大部分问题都没有那么难解决。记住这句话:“为了你热爱的事业,谦卑地活着,这是成熟企业家的标志。”
这是冰山下方价值增长的“价值观”,对应解决上面第一类老板的问题。
关于战略
关于战略,我先抛出两句金句:“战略就是选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很多人看起来很忙,但是忙的效果并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人懒于思考,甚至还自觉非常聪明,在小事情上很认真,在重大事情上反而很随意。比如,当公司的销售业绩不佳时,老板们往往纠结于销售人员个人的业务能力和销售工具或是销售技巧。诚然,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售业绩,但作为老板,应该从战略层面思考销售的问题,包括产品定位、销售策略等。相对于考察销售人员的个人业绩,思考战略和产品,还要执行到位,是一个痛苦和困难的过程,所以很多老板选择忙于做简单的事情。因为懒于思考,有时候做选择反而容易,所以,看起来很勤奋,但是选择不对,也会导致效果不好。
如何做选择?下面这张著名的三环图非常经典(图1-7),愿景(想做什么)、能力(能做什么)、资源(外部力量)三者的交集,就是你该选择的,也就是战略。

图1-7 三环图
这是冰山模型下方价值增长的“战略”,对应解决上面第二类老板的问题。
关于组织
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主席讲的是干部问题,也是组织问题。党的组织能力值得所有组织学习,当然也包括公司这样的组织。
对公司而言,组织包括合伙人、核心高管团队、中层和基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
这是冰山下方价值增长的“组织”,对应解决上面第三类老板的问题。
关于科学方法论
公司管理是理论工具与人情的结合,但首先是科学。我们这里讲的科学方法论,主要强调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碰到问题之后,不是仅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要找到背后的“真问题”,从而建立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如果核心团队能建立这样的思维习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强。
这是冰山下方价值增长的“科学方法论”,对应解决上面第四类老板的问题。
【课后作业】
思考题:你是上述四类老板中的某一类吗?